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及提升行动

2015-11-02顾富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实施

顾富民

摘 要: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实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而这有赖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独特优势,克服传统教育的短板,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此,首先要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构建起“

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金字塔,然后针对金字塔的每一层,提出相应的行动方向,最后进行规划实施。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提升行动;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0001302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金字塔

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要“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1]。

毋庸置疑,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而这有赖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独特优势,克服传统教育的短板,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与具体的课程和特定的学习环境融为一体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就是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来构建全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进而与具体的课程相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处于这一环境中的学生和教师则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这就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金字塔,最终实现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理念与目标。

在《规划》中,针对过去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重“硬”轻“软”的发展思路与特征,提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和“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体现了对金字塔底端的“师生信息素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过去在这方面的缺失,努力提升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与素养则当为重中之重[2]。

在过去的信息化的学与教的环境建设方面,不仅重“硬”轻“软”,而且重“教”轻“ 学”。以往主要着力于教师教学工具的信息化建设,学生的学习工具则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纸笔阶段。因此当前的主要精力是“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同时“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大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与交互的信息化环境。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方面,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背景下,将信息化的学习工具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应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规划》指出要“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并给出了“建设20

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的具体目标。

唯如是,方能真正实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提升行动”方向

由此可见,我们过去的抓“硬”放“软”的建设思路,诚然使我们短时间内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但要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功用,真正实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则需依据“软硬兼施,学教并举”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层推进。为达成此目标,笔者以为必须全面推行“教育信息化提升行动”,具体来说可从“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创设信息化的学与教的环境”“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

首先,要构建科学而又全面的教师信息素养体系并予以实施。通常我们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认识存在误区,一般将教师信息素养简单地等同于教育技术素养。笔者认为完整的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通用素养、职业素养(即前述的教育技术素养)和专业素养三个部分。以往鲜有提及教师信息素养中的“通用素养”和“专业素养”部分,导致教师自身的学习工具依然习惯于纸笔为主,信息化的工具沦为教师的教学中的展示手段和工具,也就无从去引导和影响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去甄别和使用信息化的学习工具了。而对于“职业素养”的职后培训则缺乏行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导致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停滞不前,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

其次,以“信息编程”为突破口,努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检视现行“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得失,不难发现,虽然在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类课程,但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构成并无公认的标准,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能力体系缺乏连续性及递进性,课程内容重复率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与能力也就无法适应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规划》中提出“制订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标准,开发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关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其信息素养则由“通用素养”和“学科素养”组成,在过去往往忽略“学科素养”

,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信息技术,但却无法应用到具体的学科学习上。

再次,根据学校及区域特点,大力引进新技术,通过建立诸如“教师教育互动教学系统 ”“移动学习系统”等项目,创设信息化的学与教的环境,并利用其施行“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智慧学习”等,

结合具体课程争取形成一些较为可行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智慧学习模式等。努力实现学习环境信息化,学习工具智能化。

最后,以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为切入点,对其现有的学科工具进行梳理,大力推广适合各学科使用的学科工具,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使用模式。同时,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发校本特色的学科工具。

三、“教育信息化提升行动”的实施

为实施“教育信息化提升行动”,大致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调研。通过文献调查,网上问卷调查,走进课堂听课,对师生进行访谈,深入学校对教学环境(软硬件)实地考察等途径,收集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材料。重点关注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现有信息化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助力程度,课堂教学中显现的智慧型教学模式。

其次,依据《规划》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分别建构师生的信息素养体系以及能力标准。同时,结合师生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制定教师信息素养的职后培训目标与内容,确立学生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依赖专门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来获得,更要通过具体的学科课程来养成的原则,据此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与革新,提升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愿景。

再次,加大力度将新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并进行合理化改造,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引进与改造模式。目前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何科学地、有甄别地加以利用,真正做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能达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已成为重中之重。否则师生就会沦为信息化环境下的工具,更妄论提升能力了。

最后,结合具体学科课程,力争形成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有目的地创设信息化的学习与教学环境,以环境的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等为旨趣,以学习的互动性、生成性、诊断性等为原则,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构建学习型课堂,建设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规划编制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责任编辑:朱 岚)  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实施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