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2015-11-01魏萧李东野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心脉顽固性左室

魏萧 李东野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魏萧李东野

目的 评价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脉隆注射液5mg/kg,2次/d,共14 d。结果 心脉隆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37.5%)和总有效率(95.0%)均较对照组(15.0%和75.0%)显著提高(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心脉隆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采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

心脉隆注射液 慢性 顽固性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通过针对病因治疗及常规抗心衰诊治一般能及时快速的缓解症状,但部分心衰症状和体征不能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不见好转及心功能持续处于Ⅲ~Ⅳ级,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衰[1]。如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之一,近期临床开展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于改善重度心衰、提高运动耐量有益,还可降低病死率,但费用昂贵[2]。近年来心脉隆注射液主要作为心肌保护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69.73±2.99)岁。患者经足量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常规吸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后心衰症状未能缓解,均符合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包括冠心病34例、扩张性心肌病2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 6例。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活动性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慢性肾脏病≥Ⅲ期、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90 g/L)、过敏体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自身免疫病合并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其他疾病影响行走能力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加入 100ml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输注,输液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2次/d,共14d。首次使用心脉隆注射液需做皮肤过敏试验且均为阴性。

1.3观察方法 用药期间监测血压及外周氧饱和度,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胸部X线片、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脑钠肽(BNP)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

1.4疗效标准 显效:水肿全部消退,肝脏缩小>2cm,颈静脉怒张消失,双肺湿啰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能平卧入眠,心功能改善≥Ⅱ级。有效:水肿减轻或消退,肝脏缩小<2cm,颈静脉怒张减轻,双肺湿啰音减少,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能侧卧入眠,心功能Ⅰ~Ⅱ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上述症状无好转。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及BNP变化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x±s)

2.3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中出现 2 例低血压症状(1例患者年龄为68岁、另1例患者年龄为71岁),当时静脉滴注约为60滴/min,控制为30滴/min后,症状改善或消失,均可继续治疗。尚有1例患者(女患者,68岁)用药第5天出现轻度头晕,次日头晕症状缓解,继续用药无复发,其他患者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心室功能恶化及心室重塑为特征的综合征,也是心肌细胞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3]。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至晚期的临床综合征,基层医院应用利尿剂及洋地黄、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无明显效果,用药手段较为有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主要目的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再入院率和病死率。

心脉隆注射液(原名心脉龙注射液)是由美洲大蠊干品经过浸渍、减压蒸馏浓缩、洗脱柱提取分离得到的心脉隆浸膏,然后使用适量的20%聚乙二醇生理氯化钠溶液将其溶解后,通过粗滤、精滤、灭菌后制得,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拮抗神经内分泌等功能。研究表明,心脉隆注射液对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4]。BNP主要是在心肌张力升高的情况下释放,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及预后的标志物。本资料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心脉隆注射液可明显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能明显降低血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VEF主要是用来评价收缩功能,主要针对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在临床上已成为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公认指标[5]。由于顽固性难治性心衰患者发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但心衰患者常与心肌能量代谢、钙离子的转运失衡、心肌细胞传导及心肌细胞发生障碍或损坏有密切的联系,本资料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的更高,说明心脉隆注射液可以改善患者LVEF、左心室射血功能,能有效的缓解心衰程度,推测可能通过对心肌细胞的保护进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 98~122.

2颜红兵.美国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79.

3Regitz V,Shug AL,Fleck E.Defective myocardial carnitine metabolism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secondary to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to coronary,hypertensive and valvular heart disease.Am J Cardiol,1990,65(11): 755~760.

4唐晓鸿.心脉隆注射液药理作用和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8,17(6):461~464.

5李全,高阅春,何继强等.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2):734~738.

221000 徐州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

猜你喜欢

心脉顽固性左室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心脉医疗为例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