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在入微处

2015-10-31唐惠忠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5年10期
关键词:转椅扶正监生

唐惠忠

学生问:什么是细节描写?写好细节有哪些注意点?

老师答:所谓细节描写,指对人物、环境、物件等的细部所做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人们常说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而细节则是人物的血肉。可见,细节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细节要细。对此,大师们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高尔基认为,它是“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

莫泊桑认为,它是“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细微特征”;

契诃夫认为,它是“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之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整个画面的琐碎细节”;

朱自清认为,它是“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

下面请看三个范例:

1.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有一段描写:“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评析]

这是一处绝妙的细节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儿地伸出两个手指头——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就会使他断不了气,多么高明的画师啊!看似未加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却活生生地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般的细节描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必须下一番苦工夫。

2.作家叶倾城笔下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外婆形象:“幸亏老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么还不放学呢?——其实毛毛的女儿都已经大学毕业了。家人吃准了这一点,以后她再说要回自己的家,就恫吓她:‘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评析]

上面文段中的几个细节(比如“脸上都会露出笑容”“黄昏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等),使每个读者都震撼于母爱的力量——失去记忆的老人,大脑皮层存留的唯一印象就是女儿,并由女儿的高兴与不高兴决定她的行为。

3.《一夜的工作》中有一笔描写:“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走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

[评析]

作者写起身与周总理告辞时“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见了“走过来把转椅扶正”。这的确是一件很小的事,按说,转椅不正,下一个要坐的人再扶一下就行了,坐过的人根本用不着再去扶正——因而作者完全没有在意这些。可是,周总理不是这样想,他在工作了一个通宵,十分疲劳并已起身要去休息这个特定情况下,竟然转回来把它扶正了再离去。我们总听到这样的说法——“于细微处见精神”,那么这个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不正体现了总理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吗?

规律总结

1.成功的细节描写都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感情的有机结合。

2.成功的细节描写离不开作者仔细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

3.成功的细节描写总是将形象的画面与生动的语言结合在一起。

常见失误

1.细节不真实,编造的痕迹明显。这是不留心观察生活,不注意生活积累造成的失误。

2.所选细节平淡,缺乏典型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是辨别、取舍细节的能力较差造成的失误。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转椅扶正监生
计数:飞翔的转椅
健脾扶正法治疗和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卵巢癌疗效研究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画说中医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困了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体重过重,少坐转椅
刘嘉湘扶正治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