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巨结肠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比较

2015-10-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7期
关键词:肠管开腹结肠

于 健

(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巨结肠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比较

于 健

(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巨结肠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时间、引流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巨结肠,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小儿巨结肠

所谓先天性巨结肠,是指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发生持续性肠管痉挛,造成粪便淤滞,使局部结肠肠管肥厚、扩张。该病多见于小儿,临床上往往采用手术治疗[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不断应用,在小儿巨结肠的治疗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的。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48例小儿巨结肠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并将治疗效果与同期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临床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巨结肠患者96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0例;年龄7个月~l0岁,平均年龄(4.1 ±0.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 脐缘小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取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小切口,将5 mmTrocar及腹腔镜置入,探查腹腔情况,待切除肠管位置根据冰冻活检结果确定;肠管系膜和相应韧带采用超声刀游离并切除,在盆腔腹膜反折后于齿状线以上0.5~1.0 cm处做环形切口,将直肠黏膜切开,病变结肠肠管由肛门拖出并切除,之后行结肠肛门吻合术。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取左侧经腹直肌做切口并进入,待切除肠管位置的确认与观察组相同,将直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等游离,查找并扩张正常肠段移行区,在距移行区l~2 cm处正常肠段的浆肌层做标志,于直肠上段做环形切口并离断,切除的病变结肠肠管由肛门拖出,之后行结肠肛门吻合术。

1.2.3会阴部操作:所有患者均采用Soave法术式,充分暴露肛门,选择直肠齿状线上0.5 cm左右做环行切口,将直肠黏膜切开,缝线牵引近端黏膜,在环肌和黏膜下层之间将肌鞘分离,从肌鞘拖出切除的病变结肠,结肠和直肠游离端进行吻合,引流管于直肠肌鞘处放置。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时间、引流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

2 结 果

2.1两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切口感染3例,小肠结肠炎4例,并发症发生率14.58%;对照组切口切口感染4例,小肠结肠炎5例,吻合口瘘1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直肠粘连脱垂3例,并发症发生率37.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巨结肠,已逐渐被作为临床治疗巨结肠的标准术式[2];传统开腹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大,大部分操作是在腹腔内进行,易造成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多,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概率高,且患者术后恢复慢。腹腔镜辅助手术对传统开腹手术的缺点有效的进行了弥补,腹腔镜可从不同角度对腹腔内病情进行观察,手术操作更富灵活性,术中视野清晰、宽广且具有放大效果,可以更广泛、更彻底的探查,进行操作时,无需将大量后腹膜组织分离便可以看清腹腔内组织,特别是盆腔内组织,盆腔组织的分离和肠管的拖出完全是在直视下进行,腹腔镜操作可以发现美克尔憩室等并发症并同时切除,同时,不在腹腔内切除病变肠管大大减少了腹腔污染的机会,真正做到腹腔内各项操作的无菌性[3],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本研究证实,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曹闯[4]通过对66例小儿巨结肠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经过比较发现,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肠蠕动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巨结肠,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史浩.腹腔镜下小儿巨结肠手术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6):131.

[2]马志,刘永梁,徐延波.腹腔镜下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54例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1):45-46.

[3]张金山,李龙.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31(10):784-786.

[4]曹闯.应用腹腔镜辅助小儿巨结肠根治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82-83.

R726

B

1671-8194(2015)27-0100-02

猜你喜欢

肠管开腹结肠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