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7期
关键词:易损罗布颈动脉

刘 霄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二科,辽宁 大连 116010)

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 霄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二科,辽宁 大连 116010)

目的 分析采用普罗布考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确认有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积分、颈动脉IMT与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可得,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IMT、斑块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共1例发生腹泻,但改善用药方式后病情缓解。结论 采用普罗布考进行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值得进行推广。

普罗布考;颈动脉易损斑块;临床疗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各类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均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颈动脉易损斑块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在临床上属于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与主要原因。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调脂与抗栓,但重要靶点氧化应激则是常被忽略的治疗重点[1]。对于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给予氧化应激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斑块情况,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胆固醇水平。普罗布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但对于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则还可以达到抗炎症、预防血管再狭窄、提高血管舒张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氧化的功能[2]。本文就普罗布考对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根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检查确认病情。其中男性患者共36例,女性患者共44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60.0±15.0)岁。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为22.0~28.0,平均为(24.5± 2.0)。对患者的生活习惯与既往病史进行分析可得,其中糖尿病患者为20例,占25.0%,高血压患者为50例,占62.5%,存在吸烟史的患者共40例,占50.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共40例,对照组患者共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年龄、性别分布、既往病史、生活习惯、BMI指数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选取样本的过程中,已排除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3]: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②恶性肿瘤;③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④拒绝参与该项研究者;⑤近1个月内曾经使用过降脂药物的患者;⑥近1个月内曾经使用过抗氧化剂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对于对照组的40例患者,本院采取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口服,剂量为20 mg/d,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不使用其他的抗氧化剂。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不良反应进行动态观察,当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应首先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救治,并中断治疗。

1.2.2观察组患者:对于观察组的40例患者,本院在给予与对照组患者完全相同的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以普罗布考进行治疗,剂量为0.375克/次,每天给药2次,持续治疗12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不良反应进行动态观察,当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应首先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救治,并中断治疗。

1.3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进行测量,观察患者的易损斑块的大小、性质以及形态。本文斑块积分采用Crouse法进行计算,即首先将两侧各个斑块的厚度分别加和,所得的斑块积分再进行加和得到总积分[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并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肝肾功能和血糖变化。

1.4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应用()表示,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性采用χ2检验,数据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应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颈动脉IMT与斑块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颈动脉IMT值可得,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MT值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而通过治疗后,尽管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IMT值与对照组相比改变更明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积分可得,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斑块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尽管有一定的改变,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可得,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腹泻,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5%。通过更换用药方式后,症状得到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与血糖水平均基本正常。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比较 ()

组别 IMT  斑块积分治疗前(mm)治疗后(mm)治疗前(mm)治疗后(mm)观察组(n=40) 1.60±0.15 1.19±0.18 4.90±0.55 2.71±0.50对照组(n=40)1.59±0.16 1.37±0.14 4.87±0.57 3.73±0.62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根据相关研究证实,尽管血管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但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稳定性与缺血性事件的联系更为紧密。超过80.0%的缺血性事件由易损斑块破裂造成,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易损斑块破裂而形成的血栓直接导致的。动脉易损斑块的稳定性与很多因素有关,但主要的因素为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与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与水平主要由以下几种物质控制[5]: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②肿瘤坏死因子;③白细胞介素-1水平;④活性氧簇。当患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形成斑块时,其补体系统会被激活,从而引起炎性印子的释放与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引发斑块破裂。由此可见,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对于控制斑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治疗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的主要药物为降脂药与抗血小板药,尽管上述类型的药物对于患者的病情具有控制作用,但对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的作用相对较小。普罗布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但对于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则还可以达到抗炎症、预防血管再狭窄、提高血管舒张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氧化的功能。其主要机制为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并且增强高密度脂蛋白的亲和力,使得胆固醇逆转运的速度增加[6]。有专家认为,上述机制是普罗布考能够缩小颈动脉易损斑块体积的主要原因。

根据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值可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积分与对照组患者的斑块积分相比,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故本文认为,普罗布考联合常规疗法对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降脂效果明显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拮抗其氧化应激反应,控制炎性反应。两组患者在接受本文所用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除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腹泻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1例腹泻患者经过有效的对症处理与改变用药方式后,腹泻情况得到控制,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需注意的是,由于本文选择的样本数量较小,若需获得更为准确的研究结果,应加大样本容量。

[1]李楠.PAS疗法对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9):451-452.

[2]焦鸿云,郭慧,付伟,等.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2,47(6):69-71.

[3]李志军,谢炳玓.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4,15(1):262-264.

[4]Fang R,Zhang N,Wang C,et al.Relations between plasma Ox-LDL and carotid plaque among Chinese Han ethnic group[J].Neurol Res,2011,33(5):460-466.

[5]陈晓,杨敏,付睿.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424-2425.

[6]李志军,谢炳玓.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4,15(1):220-221.

R543.5

B

1671-8194(2015)27-0082-02

猜你喜欢

易损罗布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探究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价值及危险因素
罗罗布的狂想曲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姜黄素诱协同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与机制
罗罗布
更正声明
罗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