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5-10-26郑洪彬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水稻生产问题对策

郑洪彬

摘 要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是指由农业社会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基于此,主要对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中的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健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农业内部分工细化的必然产物,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1]。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水稻生产中的机械化耕作土地、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统测统配施肥、机械化病虫防治、机械化收割和产品加工7个作业环节。2015年,重庆市首次实施了水稻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示范推广,仅江津区的示范推广就达666.67 hm2,成效显著。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试点是党和国家实施的一项新的惠农政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示范推广中,尚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还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步完善,建全管理。

1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资金缺少,硬件设施不完善

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由于缺少资金支持,使合作社在规范发展上处于被动局面。对新式农机具购置较少且不齐全,合作社整体装备提升受到资金限制,不能形成有效的“一条龙”作业服务方式,社会服务方面的群众认同性、服务整体性、作业协同性方面明显不足。特别是收割环节,由于收割机械价格高,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买力普遍不足,造成收割机械严重缺乏,必须外地引进,增加服务组织的运营成本。

1.2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还不满足大面积实施条件

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下,江津区的乡村公路建设迅速、分布合理,各村社均有公路可以抵达,但重庆是邱陵地区,地势高低不平,落差较大,许多农田农业机械要到达还是有非常大的困难,特别是水稻收割机械。因此,还需要建设必要的农业生产便道,才能满足大面积机械生产操作的条件。

1.3 服务价格问题

2015年,重庆实施水稻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的收费标准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2015,年重庆市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费用达到670元/667 m2,其中种子每667 m2大约120元(1 kg种子),肥料每667 m2大约175元(50 kg复合肥)的费用尚未包含在服务项目中。这样算下来农民自筹实际在563元/667 m2,财政补贴402元/667 m2,这项政策农民还是热烈拥护和支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终将推向市场,在财政补贴政策取消之后,农民是否还会接受总计成本为965元/667 m2的服务价格。同时,在有的作业环节的价格超出市场价格太多,如机械化插秧当地现价约在100元/667 m2,机械化收割约在150元/667 m2。

1.4 集中育秧存在的问题

在江津区,机械化插秧技术的育秧采取的是旱地秧盘育秧,在实施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育秧集中,便于管理。每667 m2稻田用秧量约为16个秧盘,每个秧盘需用营养土3~3.5 kg,这就造成了集中育秧时营养土使用量大,秧地的土壤损失严重,几年下来。秧地的耕作层将会全部丧失,完全失去耕作能力。长此以往,育秧所用土地流转到服务组织都会很困难,甚至会造成农民与服务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

2 对策分析

2.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一,建议继续加大对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财政扶持力度,特别是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应根据农业机械品种和价格,适当提高扶持百分比;对越适应当地的农业机械品种、价格越高的,扶持百分比应当越大,以减轻服务组织购置中资金负担,达到完善服务组织硬件配置,提高社会化服务质量,实现高效农业的目的。

第二,建立以县乡农技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农村合作组织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为水稻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操作培训,提高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各类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素质,保障全程社会化服务有效、及时的顺利实施。

2.2 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业机械进出的生产便道建设和灌溉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逐步推进水稻生产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道路,加快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细化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的作业环节

第一,建议试点资金连续加大投入,形成作业补贴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农民投入、财政补贴”的长效投入机制,使党和国家实施的这项新的惠农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第二,深入细化水稻生产的各个作业环节,进一步科学测定各作业环节的作业价格标准,制定出符合市场的作业价格和补助标准。同时,将水稻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全部纳入服务环节中,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更好的统一推广良种良法,更准确的把握农时农事,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出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使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得以规范化、细致化、透明化。

2.4 建议加快专业育秧服务组织的建设

将育秧环节交由育秧服务组织实施,或者加育秧营养土生产企业的建设,将营养土的需求推向市场,这样既防止了育秧地块土壤的损失,又能保证水稻秧苗高品质、高效率的生产。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是稳定我国水稻生产的先进做法,保证了我国的粮食生产面积,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产量。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完善服务条款,使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秀萍,王洋,郭翔宇.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13(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水稻生产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