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地区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

2015-10-26杨宁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杨宁平

摘 要 对南京地区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形态特征、危害及发生规律进行介绍,并从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3个方面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当地银杏超小卷叶蛾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02

银杏果又称白果,具有很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该树种适应性、繁殖能力强,在南京种植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随着银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其中以超小卷叶蛾的危害最为严重,该虫害不但能使银杏树叶变黄、脱落,也容易形成枯枝,使银杏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1 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形态特征

银杏超小卷叶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成虫体长3.5~6.5 mm,翅展后长10~13 mm。虫体呈黑色,头部褐色,生有土黄色冠毛,触角呈须状,为暗褐色,且触角很长,腹部则为黄褐色。下唇须为灰褐色,向前伸展,其中第3节很短。前翅狭长,为黑褐色,前翅的前缘自中部至顶角有7对比较明显的白色钩状纹,后缘中部长有一个白色指状纹;翅基部有4组稍模糊的白色沟状纹,在接近内缘的地方,长有1/2肺形的白色斑纹[1]。肛纹明显,缘毛呈暗黑色。而后翅前缘颜色则较浅,为灰褐色。雄虫外生殖器的抱器呈长形;后翅前缘长有一根翅缰,臀脉上具有栉状毛。雌虫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呈棱形,两端比较窄;囊突有2枚,呈粗齿状。

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卵扁平,呈椭圆形,表面光滑,中间略隆起,长1.5~0.65 mm,宽0.4~0.52 mm。初产卵为枯黄色,2节后中间呈现不规则的红色环状纹,少数因一端或两端断缺而成为2条红色条斑纹,纹缘不太整齐,其他部分为乳白色,4节后除红色环纹外,全卵呈淡绿色。

老熟幼虫体长8~12 mm,头壳长1.5~1.6 mm,体色灰白或淡灰色,体上布满褐色的毛片;头部、前胸背板及臀板多为黑褐色,有时色泽较浅则呈黄褐色。前胸硬皮板多为深褐色。各节背板有2对黑色毛斑,各节气门上线和下线长有1个黑色毛斑。肛上板为黑褐色,两侧均有4根刚毛。臀节有5~7根刺。腹足趾钩为双序环,臀足趾钩则为双序缺环。

银杏超小卷叶蛾的蛹长5~7 mm,宽1.8~2 mm,黄褐色,羽化前呈黑褐色,复眼为黑色。腹节背面前缘和后缘都长有刺列,腹部末端背面有几根大的粗刺,腹末下端长有8根细弱的臀刺,位于末端两侧。

2 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危害

目前,发现该虫只危害银杏,一般在4-7月间危害银杏嫩枝,其幼虫蛀入银杏树短枝和当年生长的嫩枝,由外侧向内蛀食,之后进入梢头内部将幼嫩组织咬光,致使短枝上的叶片枯黄卷缩,严重时将致幼果全部枯死脱落,长枝枯断。被害树枝次年不再萌发,对银杏树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严重[2]。

3 南京地区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发生规律

银杏超小卷叶蛾1年1代,以蛹在粗树皮内越冬。一般在翌年3月下旬-4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期,4月中旬是为羽化盛期,羽化期一般为14~15 d,4月中旬-5月上旬为卵期;4月下旬-6月中旬则为幼虫危害期;5月下旬-7月后老熟幼虫转入树皮内呈滞育状态;11月中旬开始陆续化蛹。

银杏超小卷叶蛾幼虫一般在树干中和下部树皮中作蛹室,结薄茧化蛹。蛹室长9~12 mm,宽约2 mm。一般位于树表皮下2~3 mm处。羽化时,蛹蠕动钻向孔口,1/2隐藏在粗树皮裂缝中,1/2露于孔外,很容易就能发现。

银杏超小卷叶蛾成虫羽化时间一般集中在06:00-08:00,成虫翅展后有双翅直立于背部的习性,约经30 min后,即可爬至树干缝隙处栖息,易于捕捉。成虫羽化后的次日中午至傍晚进行交配,交配持续时间可达10 h,2~3 d后开始产卵。卵以单粒散产的方式产于1~2年生小枝上,每枝产卵1~5粒。卵孵化前,其中间的红色斑纹先扩散,后消失,全卵呈暗黄色,并开始出现黑色头壳。卵期约为8~9 d,卵孵化率为80%左右。初孵幼虫体长1.3 mm,爬行迅速,能吐丝并织薄网,多潜伏于短枝顶端凹陷处取食。一般1~2 d后自叶柄基部蛀孔钻入枝内,虫道长达20~50 mm,每条幼虫便可危害两根短枝。危害盛期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中旬,幼虫于5月中旬-6月中旬由枝内转向枯叶,并卷叶静栖,有的还会在夜间爬出取食,但食量很小。之后再爬回树干,蛀入树皮。幼虫多在粗树皮表面下2~3 mm处作薄茧化蛹过冬。

银杏超小卷叶蛾虫害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该虫对老龄树和生长衰弱的树株危害较为严重;因为该虫喜光怕荫,所以林缘危害比林内严重。另外,虫害密度也将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4 南京地区银杏超小卷叶蛾的防治办法

4.1 人工防治

根据银杏超小卷叶蛾成虫羽化后栖息树干的这一特性,3月下旬-4月中下旬每天09:00前对成虫进行人工捕杀;在虫害初发生期,从4月开始发现被害枝上的叶及幼果出现枯萎状时,人工剪除被害枝叶并集中进行烧毁,以彻底消灭枝内幼虫;加强管理,增强树体抗性,以减轻该虫害的危害程度。

4.2 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和保护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天敌,特别是白僵菌,研究发现,白僵菌寄生率高达20%以上,另外还有瓢虫、蜘蛛、蚁蛉等。运用生物防治进行生态调控,能起到维持生态平衡,持续控制虫害的作用。

4.3 农药防治

在4月中旬成虫羽化盛期,用50%杀螟松乳油25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按1∶l的比例混合用喷雾器喷洒树干;在幼虫期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或敌敌畏液喷洒受害枝条或喷施油雾剂,可以杀灭初孵幼虫;在危害期要集中消灭初龄幼虫,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90%敌百虫与80%敌敌畏(1∶1)稀释800~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与40%氧化乐果混合液1 000倍液喷洒受害枝条;于5月底-6月初,用25%溴氰菊酶乳油2 500倍液喷雾,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各1份,分别与柴油20份混合,涮于树干基部、土部和骨干枝上;3月和7月,用加有敌敌畏乳剂的涂白液涂刷树干,可以有效杀灭树皮内的滞育幼虫和即将羽化的蛹。

5 结语

银杏超小卷叶蛾是目前发现的对银杏树危害最严重的虫害之一,随着银杏在南京及其他地区的广泛种植,银杏超小卷叶蛾将来可能还会出现新的生物特征和发生规律,对该虫害的研究和防治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闫创新.银杏超小卷叶蛾的综合防治[J].植物医生,2012(5).

[2]冷鹏,李红,崔爱华,等.临沂市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J].植物医生,2014(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