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麻醉处理体会

2015-10-25韩佩青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3

关键词:时点硬膜外麻醉

韩佩青(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麻醉处理体会

韩佩青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实施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的血液保护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拟行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1例。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即刻(T1)、麻醉后30 min(T2)、手术完成(T3)及手术后1天(T4)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血样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经研究发现,(1)两组患者T1~T4各时点SpO2未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T4时点的MAP和HR明显低于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T3时点MAP及HR明显高于T2时点,T2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1时点: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观察组各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效果显著。

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血液保护;深静脉血栓

据研究发现[1],临床无任何防护措施实施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后发生DVT的几率大约为40%~60%,即使采取预防性治疗,患者术后发生DVT率大约为30%。据研究发现[2],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麻醉方式是影响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为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DVT预防效果,特截选本院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患者实施分组研究,以探讨最佳麻醉方式以利于手术进行,预防DVT发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拟行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1例。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均经彩超或其他检查确诊患者无DVT形成,心电图、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正常;排除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手术禁忌证等。患者均同意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8例,女3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8.5±3.1)岁;合并症:糖尿病4例、高血压3例;对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66~82岁,平均年龄(68.7±3.2)岁;合并症:糖尿病3例、高血压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12 h内禁食、禁饮术前给予0.1 g苯巴比妥钠、0.5 mg阿托品肌肉注射。均于术前1天临睡前清洁灌肠1次,术前12 h给予40 mg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次经静脉注射0.07 mg/kg咪达唑仑、0.3 mg/kg依托咪酯、1.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5 ug舒芬太尼,待患者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并控制呼吸。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9~12 次/min,控制PETCO2在30~40 mmHg。手术中可经静脉泵入丙泊酚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观察组经患者L2~3间隙穿刺置管,待穿刺成功后向患者头侧置入大约3 cm,并经导管注入0.25%地卡因+1%利多卡因8~20 mL;然后根据麻醉平面要求于术中酌情追究剂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即刻(T1)、麻醉后30 min(T2)、手术完成(T3)及手术后1天(T4)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血样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变化[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AP、HR及SpO2变化

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T1~T4各时点SpO2未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T4时点的MAP和HR明显低于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T3时点MAP及HR明显高于T2时点,T2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及SpO2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及SpO2变化比较(±s)

注:与T1比较,①P<0.05;与T2比较,②P<0.05,与T3比较,③P<0.05

分组n  指标 T1 T2 T3 T4对照组 10 MAP(mmHg) 84.7±11.6 78.9±13.0 81.7±14.0 75.1±12.1③HR(次/min) 75.1±9.2 82.0±13.1 84.1±10.9 74.9±11.1③SpO2(%) 96.7±11.3 97.9±11.7 96.7±11.6 97.9±10.2 MAP(mmHg) 84.9±11.1 64.4±11.1① 83.9±13.0② 70.7±10.9③HR(次/min) 74.5±9.1 83.1±11.7① 87.9±11.1② 73.0±11.7③SpO2(%) 97.0±7.9 99.1±13.0 96.7±12.1 96.2±11.7观察组 10

2.2 凝血指标变化

T1时点: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观察组各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T1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凝血指标  时间  对照组(10例)  观察组(11例)PLC(×109/L) T1 214.9±53.1 215.0±52.7 T4 165.9±42.3* 207.1±38.7*#Fbg(g/L) T1 3.6±0.5 3.5±0.4 T4 3.7±0.4 4.7±0.8*#PT(s) T1 11.4±0.8 11.5±0.9 T4 8.9±0.4* 11.4±0.5#APTT(s) T1 31.1±2.7 30.7±2.8 T4 27.9±2.0* 22.7±1.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器械、材料及技术地不断发展,使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得到极大改善,然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人数也逐渐增多,特别是未实施任何预防措施者[3]。研究发现[4],高龄和女性及超重、全身麻醉等对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后发生DVT具有重要影响。但据相关研究发现,应用硬膜外麻醉可降低患者术后DVT形成[6]。

目前临床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的麻醉方式主要为连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患者T1~T4各时点SpO2未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随着麻醉时间延长,患者MAP和HR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说明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性质。T1时点: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观察组各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具有重要作用。然这可能是因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可降低患者血液黏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然全麻则具有相反的作用。此外,硬膜外麻醉可降低纤溶抑制因子激活作用,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不会减少患者阻滞平面以下部位的血液供应,甚至还可能会增加血液供应,降低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速度,不利于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可有利于血液保护,预防DVT形成,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1] 刘喜成,张中军,李亚丽,等.七氟烷复合静脉诱导在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8):1220-1221.

[2] 杨春芳,任雁林,姬宏宇,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Moyamoya病及脑动脉瘤1例[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5):437-438.

[3] 刘喜成,邓武红,张秋丽等.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5,35(14):2193-2195.

[4] 独建库,李冠海,张明德等.成功救治栓塞术中脑动脉瘤破裂并发心室颤动一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10):813-814.

本文编辑:王 琦

R614.2

B

ISSN.2095-6681.2015.034.142.02

猜你喜欢

时点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O2O模式下我国网约车企业收入确认的探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论“前后”的时间义
建造中船舶特定化属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