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15-10-25拉孜依拉达里汉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新疆塔城832100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人员满意度

拉孜依拉·达里汉(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新疆 塔城 832100)

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拉孜依拉·达里汉
(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新疆 塔城 832100)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评分显著低于照组,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5.59%,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和谐关系,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心理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效果

老年人机体进入到一个逐渐弱化的阶段,各个器官逐渐呈现出老化状态,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为临床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中,从心理护理的角度考虑,结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护理工作,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1]。本文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男49例,女44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73.5±3.01)岁。对照组男48例,女45例,年龄57~83岁,平均年龄(73.2±3.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1.2.2 实验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心理护理模式,主要内容:①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善于站在患者的角度对每位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耐心向患者阐述疾病的发病过程、病因等,与患者进行交谈让患者让护理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同时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充分的认识。②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认识,减轻患者的疑虑。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阐述比较成功的病例,有效增强患者治疗信心[2]。③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想法与问题表达出来,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有问题及时与护理人员交流。让患者多看电视、多听音乐、听戏剧等等,缓解患者焦虑情绪。④考虑到心血管疾病病情反复,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在充分认同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式,鼓励患者通过做喜欢的事情将负性情绪释放出来。⑤护理人员应该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家属与护理人员都要做好疏导工作,多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多与患者聊天,针对患者的喜好陪患者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减少负面情绪。

1.3 评分标准

对比分析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阳性为SDS≥53分,SAS≥50分。我们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进行分析,满意率=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对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

注:组间比较,*P<0.05

组别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9353.26±5.02 33.13±4.05* 55.01±2.0932.29±7.88*对照组 9354.29±6.07 41.22±3.98 54.79±3.12 45.53±6.7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n(%)]

3 讨 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由于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质量,加上心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在经济与心理上加重了患者的负担[3]。由于在心理造成了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如果不加以心理上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治疗效果[4-6]。所以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在临床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是有很大作用的[6-7]。

本次研究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联合心理护理模式,重点从患者心理问题出发,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使患者全面认识自身疾病,从而使治疗配合度得到提升。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护理后观察组评分(33.13±4.05)(32.29±7.88)明显低于对照组(41.22±3.98)(45.53±6.7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还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1] 张友玲.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23):220-221.

[2] 潘小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3(10):1549-1550.

[3] 古永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36例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02):198-199.

[4] 王 萍,何乃艳.心理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工企医刊,2013,29(06):458-459.

[5] 刘 倩.老年心血管疾病例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109-110.

[6] 侯树华.60例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121.

[7] 景 艳.对于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理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12(10):124-125.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6681.2015.034.122.02

拉孜依拉·达里汉(1976-),女,新疆人,主管护师,专科,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心血管护理人员满意度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