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

2015-10-25张建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700

关键词:青紫强心心肺

张建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700)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

张建国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700)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5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内科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全身以及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若条件成熟或是内科疗效不明显应实施外科手术。结论 内科治疗对于缓解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预防感染有一定的效果。

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诊断 内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其自身特殊的临床表现而很难被诊断[1]。因为很难被诊断,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所以对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对于降低病患儿的死亡率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57例进行治疗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5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35例。早产儿10例,足月小样儿2例。所有患儿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①心脏杂音,出生后几天内可闻及单纯收缩期杂音可提示肺动脉狭窄或主动脉狭窄。②青紫,可表现为中央型青紫、周围型青紫以及差异性青紫。③呼吸急促。④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表现为呛咳、浮肿、躁动不安、喂奶困难。⑤不明原因的苍白以及生长缓慢或体重不增。辅助检查:①胸部X片,法洛四联症有时可见靴型心、完全性大血管转为有时可见卵圆形心。②心电图,有一定的局限性。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④心导管以及心血管造影。

1.2 方法

由于病因不同,现就不同原因导致的先心病提出治疗方案。①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少且无症状时可观察一段时间,有可能自愈,分流量较多时可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治疗。②室间隔缺损:强心药物、控制肺部感染。③房间隔缺损:若有心衰,可给予强心药物和减轻心脏负担药物。④肺动脉瓣缩窄:首先使用前列素E,增加肺血流量[2]。 药物治疗:①心力衰竭患者:镇静、吸氧、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首选制剂为洋地黄制剂。常用药物有地高辛,速尿为利尿剂首选,酚妥拉明为可减轻心脏负荷。②缺氧:使新生儿成胸膝屈曲位,吸氧后注射吗啡。若无明显改善可使用心得安。③降低肺动脉高压:常用药物有妥拉苏林对于α-肾上腺素能阻滞,有时可合并多巴胺使用。④介入治疗。

1.3 判定方法

主要根据以下几点判断患儿治疗后情况:①缺氧症状的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敏感、过度激惹、频繁吐沫、护理困难、喂养困难、运动发育不灵活。判断为轻度缺氧,中度缺氧还是重度缺氧。②心肺功能[3]:根据新生儿心律、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呼吸频率。判断结果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③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紊乱。④是否发生继发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 19.0对所选取的数据还有结果进行统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大部分患儿的缺氧症状都得到缓解,心肺功能的得到了改善、内环境紊乱得到了纠正,1例患儿病情加重后实施外科手术身体得到好转。见表1、2。

表1 57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n,%)

表2 经过治疗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情况

3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由于其体征各异所以很难对其诊断,延误了治疗,有着很高的死亡率。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提出了一些见解,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中有71.92%均出现了心脏杂音,其次为呼吸急促,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缺氧以及青紫,大部分患儿在辅助检查中都可检查出来。这些对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在治疗方面,轻度左向分流并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不予与治疗,观察3-6个月,此部分患者有可能自愈。在新生儿心力衰竭治疗方面,除了常规的镇静、吸氧、抗感染、控制输入量及输液速度的治疗外,洋地黄制剂为首选制剂。急性缺氧的新生儿患者可采用屈曲膝位并注入吗啡。针对不同原因的心脏病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要纠正患儿体内的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同时可使用药物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其他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使用。经过治疗可以发现,患儿缺氧情况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儿仅为轻度缺氧,青紫的情况也得到改善。心肺功能经由治疗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体内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的稳定可以有助于缓解缺氧的状况,避免了继发感染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生存率。除此之外,定期的随访病人对于治疗也有一定的意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内科治疗对于缓解新生儿缺氧状况,改善新生儿心肺功能、维持新生儿内环境稳态、避免继发感染都有一定的意义。对于维持病情,创造手术条件有一定的意义。我们作为医疗工作者,除了要治疗疾病之外,应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属的负担。先天性心脏病的内科治疗可有效缓解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症状,减轻家属及社会的负担对于临床有着一定的意义。

[1] 张 伟,吴婉芳,高建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特点分析[J].新生儿科杂志,2008,13(1):97-99.

[2] 王慧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J].新生儿科杂志,2005,20 (3):26-29.

[3] 姚 慧,孙允高,叶大田.新生儿心肺功能监护仪的设计与新生儿生理参数的确定[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03(5):1002-3201.

本文编辑:徐 陌

R72

B

ISSN.2095-6681.2015.034.094.02

猜你喜欢

青紫强心心肺
青紫舌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桃子、李子和松子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他能为中华神盾“强心”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单中心视角下杭州都市经济圈内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