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新闻采写方法与技巧探讨

2015-10-24王瑶

科技传播 2015年16期
关键词:报纸新闻采访写作

王瑶

摘 要 随着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报纸新闻作为传统的报道方式不得不进行反思。在新技术上,报纸的运用相对较差,要想提高报纸新闻的竞争力,只能从新闻的文字质量方面着手。本文对报纸新闻的采访、写作进行探究,研究如何进行采写才能提高报纸新闻的质量。

关键词 报纸新闻;采访;写作;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5-0015-02

报纸新闻即通过纸媒质媒介传播信息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在信息的传播上作出重大的贡献。除此之外,报纸新闻还具有反应与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1]。

1 报纸新闻现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速度更为迅速,网络新闻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迅猛冲击着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相比,报纸新闻不如网络新闻形式的多样,网络新闻可配以音频、声频的形式进行传播;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也快于报纸新闻;随着电视机、电脑、手机的普及,网络新闻的传播范围也相对较广。因此,要提高报纸新闻的竞争力,报纸新闻要从文字上入手,在采访与写作环节进行突破,提高其内容的质量[2]。

2 新闻采访

2.1 发掘新闻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对新闻具有敏感的捕捉能力,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善于挖掘潜在的新闻。可在与群众的交流、政策法规以及各种会议材料中提取新闻素材、发现新闻线索。来自于群众的中的新闻丰富多彩,多与群众进行沟通,有利于新闻的素材的挖掘。如2012年有记者去山东省利津县刁口乡做采访,采访结束后与村民闲话家常。在聊天中,村民提到了村里的一个身残志坚的医生,在村里救死扶伤几十年如一日,深受村民的爱戴。记者从中发现了新闻价值,立即对该名医生进行采访并发表,由此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乡村医生模范代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外,新政策法规的出台一般都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惠民政策也是潜在性的新闻素材。如2009年家电下乡工程的实施,可对村民以及电器生产商进行采访,调查该政策给村民及商家带来的影响等。

2.2 采访现场善于观察

现场采访是记者进行新闻撰写的基础,只有善于观察的记者,才能写出好的新闻。报纸新闻出现枯燥乏味多数的原因在于记者对现场的观察不细致,资料收集不全。粗略的现场观察会导致素材的粗糙,甚至真伪得不到保证。该情况下的新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模糊、真实性有待考究的事件。形象化、立体化、真实的新闻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在现场采访中要对现场进行仔细的观察,做出详细的观察、记录。同时现场采访是进行新闻写作的基础,保证新闻的真实性[3]。如2011年11月24日,京华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市教委叫停“希望杯”数学竞赛》的新闻,相同的事件,北京晚报的新闻标题为《市教委没有叫停“希望杯”》。令人更加疑惑的是2011年11月25日北京青年报针对相同事件发表的新闻标题却为《市教委叫停希望杯数学竞赛》,几家报社出现了相左的新闻,误导读者,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上述事件中,记者未进行仔细的采访、调查即进行新闻写作,导致了新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也对报社的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2.3 确定最佳观察角度

在采访的时候,确定最佳的观察角度有利于记者较快地进入采访状态,同时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访工作。如在天津塘沽爆炸事件爆发后,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在采访中,根据报道的主题确定采访的最佳角度,如要表现消防战士的英勇,则应观察消防战士不畏烈火进入爆炸现场灭火、消防战士不眠不休坚持消防前线甚至是穿着厚重的消防服累倒在大马路上的消防战士等。通过最恰当的角度观察,为新闻的写作提供详实的素材[4]。

3 新闻写作

3.1 标题的拟定

看报看标题,新闻标题在简明扼要的同时也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如2014年,引起国人关注的李娜在澳洲网球赛夺冠事件,国内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为《李娜再夺大满贯》、光明日报的标题则为《李娜澳网夺冠》等,所拟标题均凝炼、简洁,区区几个字就告知大众想要知道的赛事结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标题的拟定也不可太枯燥、单调。2015年3月有一篇标题为《为航天梦织造天羽的人—记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砷化镓太阳电池组》在人民日报发表,与《李娜再夺大满贯》不同的是该标题修饰语较多、凝炼度不够,但是却令标题更为生动、形象。此外,该标题下还有一个小标题“是女神,也是女汉子”,运用了大众广泛流行的网络语言。“女神和女汉子”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也对在砷化镓太阳电池组中工作的女性进行了赞扬,生动、形象地对女性科学家的精神进行了诠释。在拟定新闻标题的时候,除了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也要注意读者对标题用词的理解、接受能力。

3.2 创新写作模式

与平常的文章相比,新闻不要求内容的丰富、用词的华丽,只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完整表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与结果。我国新闻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大多数遵循在一个固定的写作条框内进行写作,缺乏个性化的写作模式。要提高报纸新闻的竞争力,就要在体裁上有所创新,借用文学体裁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新闻的撰写,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如在2012年11月26日一篇标题为《“航母style”走红,祖国强大振奋人心》被发表,在新闻内容中适当地融入了散文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获取新闻信息,也能受到文章的感染,增加爱国热情、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其它文学体裁的写作方式也可以运用于新闻写作当中,也有利于增加新闻写作模式的丰富性。

3.3 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价值

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是新闻的最根本的价值。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除了基于事件本身的客观、真实,在一定程度上与记者的写作有关。记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客观性。西方记者大多直接引用人物原话,对新闻人物的名字均已真实的进行报道,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同时,避免一些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词语,使用确定的词语如具体数字等也有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的阅读价值。

3.4 多种写作手法配合,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新闻的目的在于传播消息,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报纸新闻传播信息的效果。有时候,新闻简洁式的写作方式并不能令读者获取有效的信息。因此,如在新闻中出现读者未曾接触或较少接触的新事物、新产品等,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术进行表述,提高读者对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利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写作,提高新闻的趣味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人民日报在对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成员进行报道时,将其比作“为航天梦织造天羽的人”,不仅提高了读者对该职业人员的了解,也增强了新闻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报纸的

销量。

3.5 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一般新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以及结语五部分组成。新闻的主要部分为标题、导语及主体,辅助部分则为背景及结语。在新闻写作中,标题要简明的同时要具有吸引读者眼球的能力;作为新闻正文开头要简明地将新闻的核心内容进行描写,主体则用充足的事实进行表述;背景与结局可以略写,详略得当,提高新闻的层次感,使新闻色内容更具有条理性。

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从个人问题延伸至大问题分析上,由点到面,深化新闻主题。

4 结论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新闻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撼动着报纸新闻的地位。由此,要提高报纸新闻的写作质量,在新闻中,采访与写作两方面都要抓,两方面的质量都要保证。采访能为新闻写作提供基础,新闻写作是采访效果的直观反映。新闻有真实、时效的要求,因此记者要保持敏感的新闻度,能够及时挖掘新闻线索,采用有效的采访方式进行采访,保证新闻素材的真实、可靠性。因此,报纸新闻的每个部分都要详略等当,选取最佳的描写视角、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进行新闻写作,展现报纸新闻的文字魅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爽.论报纸新闻叙事的发展及前瞻[J].理论观察,2015(5):118-119.

[2]周芳洁.概述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308.

猜你喜欢

报纸新闻采访写作
报纸新闻可视化编排的反思与操盘策略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