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

2015-10-21朱爱民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心理护理

朱爱民

【摘要】目的: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对其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精神科诊治的184例精神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9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几率为15.22%,对照组为34.7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神病护理;心理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12-01

因精神病患者多存在情感障碍,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刺激,自控能力较差,在受到刺激后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出现自缢、自伤、逃跑等多种不良后果,医护人员应注意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精神科诊治的184例精神病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精神科诊治的184例精神病患者,其中110例为男性,74例为女性;年龄在23~66岁之间,平均为(44±5.34)岁;病程在2~12年,平均为(5±2.10)年;疾病类型:86例为精神分裂症,56例为心境障碍,30例为癫痫引起精神障碍,12例为其他;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新入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因无法适应住院环境以及自身角色的变化,多表现出恐惧、焦虑以及猜疑等不良情绪,不愿意在医院接受治疗,吵闹着要出院等等。护士要对新入院的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治疗,对于患者主动沟通,照顾关心其饮食起居生活,认真倾听其内心的痛苦,适当的对患者进行劝导,并听取其解释,当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积极主动的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周边情况、住院制度以及负责其疾病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病房[2]。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如实在无法完成,应通过适当的方法向其解释清楚,争取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原谅。(2)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认为自身所患的疾病无法治愈,不愿与人沟通,生活散漫随意,社会个项功能退缩。这样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患有被害妄想症和妄想的患者,进行交流时要态度和蔼,多对其进行关心,耐心倾听其心理的痛苦;对嫉妒妄想和罪恶妄想的患者要多进行心理疏导,并积极的给予安慰措施;对于夸大妄想的患者决不可与其激烈争辩;对于钟情妄想的患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言行举止要稳重;对于幻觉较为丰富的患者要注意对其突发行为进行认真观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对于躁狂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诱导,不可出现刺激性举止和刺激性语言;对于严重兴奋躁动的患者要将其隔离开来,密切观察其行为,必要时给予保护,护士在面对这类患者时要镇定,动作要机敏,语言要诚恳,立即组织人员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同时向患者讲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人身安全[3]。(3)出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出院前的心理活动最为复杂,应运用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针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有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担心出院后无法适应社会,把自己的前途看的非常渺茫,自认不能面对家庭成员,无法胜任以前的工作,怕被人指指点点,失去过去的社会地位,害怕疾病再次发作,以前的朋友和同事不在信任自己,甚至一些患者想到自杀行为,这时首先应缓解其害怕疾病复发的恐惧心理,为其制定合理的修养计划,同时根据机体心理护理中关键问题,帮助患者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心,逐步帮其回归家庭和社會[4];对出院患者的家属、社区以及工作单位人员实施健康教育,请这些人坦然的面对患者,接受患者,帮助其维持疾病的治疗,得到家庭及社会的双重支持下,患者的自信心明显的提升,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复发,确保身心健康。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几率为15.22%,对照组为34.7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变化,护理模式也逐渐的出现转变,由原来的生物护理模式变为社会心理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身心素质、道德修养有所提升,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加快患者恢复健康。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多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病情容易反复,应对其实施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尽量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这对治疗疾病至关重要[5]。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除了对其实施一般的护理措施外,还应对其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保证患者身心愉悦和轻松,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总而言之,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倩.人文护理对68例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4(05):123-124

[2]龚海虹,付文霞.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0(01):754-755

[3]谢荣仙,吴金花,谢素芳.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14(12):130-131

[4]刘荣珍.浅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33(07):562-563

[5]孟文峰,蔡红霞,程俊.基础护理查房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0(22):582-583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心理护理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