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地区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田间防治效果

2015-10-21王志华董立坤吕海民康凯丽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效果武汉

王志华 董立坤 吕海民 康凯丽

摘要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方法]对武汉地区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50%嘧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种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圃地病残体是该病的初侵染来源,气温、降雨量及降雨次数与该病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3种杀菌剂在该病发生流行时对其均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其中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稀释800倍效果最好,达到64.5%,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1 500倍的防效达到63.1%,且药后对月季安全,在发病前施药效果更好。[结论]试验结果为月季生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月季黑斑病;发生规律;防治效果;武汉

中图分类号 S43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3-123-02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in Wuhan Area and Field Efficacy of Rose Black Spot

WANG Zhihua, DONG Likun*, LV Haimin et al

(Wuhan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nd Gardening, Wuhan, Hubei 43008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underst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ntrol effect of rose black spot. [Method]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rose black spot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Wuhan area were investigated. 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fungicides against rose black spot were studied. [Result] The wreck of diseased plant in the nursery was initial infestation source of rose black spot. The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were main factors closely related to this disease. The three kinds of fungicides were effective to control this disease and safe to the rose.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50% Azoxystrobin WDG whose effective dose was 200 mg/kg reached 64.5%, and that of 75% Chlorothalonil WP (1 500 times dilution) reached 63.1%. [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ose.

Key words  Rose black spot; Occurrence regularity; Control efficacy; Wuhan

基金項目 湖北省武汉市园林局科研项目[武园(2011)67号]。

作者简介 王志华(1987- ),女,河南新乡人,工程师,硕士,从事园林植物病虫害研究。*通讯作者,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园林植物病虫害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203

月季黑斑病,为世界性月季病害,是国内月季品种上发生普遍的重要病害[1]。该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叶梢、幼嫩枝和花梗。武汉地区该病可从4月份持续危害到11月份,使月季秋季开花遭到毁灭性打击,并严重削弱其长势,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该病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玫瑰、蔷薇、黄刺玫等。目前生产上常选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铵等药剂进行防治,用药量大,施药次数多[2]。嘧菌酯和戊唑醇单剂已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病害防治上,防效突出[3-5],在防治菊花白粉病上也有报道[6]。鉴于此,笔者于2013年对武汉地区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开展了调查,并研究了嘧菌酯·戊唑醇50%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该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旨在为月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50%嘧菌酯·戊唑醇WDG,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产品;75%百菌清WP,广东中讯农科股份有限公司产品;50%嘧菌酯WDG,北京锦和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

1.1.2 供试作物。以观赏月季为供试作物。试验在湖北省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月季资源圃进行,所选月季为盆栽,盆径为18 cm,每盆1株,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肥水管理基本一致。

1.2 方法

1.2.1 发病规律调查。

在2013年分别对湖北省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月季资源圃、武汉市东湖路、汉口江滩等地点栽植的月季进行定点、定时调查。观察并记录该病的在田间的消长情况,以及气象因子、病残体等对该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根据调查分级标准统计病害发生程度。病害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5%;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5%以上。

病情指数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以叶片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组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9×100

1.2.2 田间药效试验。

1.2.2.1 试验设计与施药方法。试验设10个处理(表1),4次重复,共40个小区,每小区3盆月季,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采用工农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按常规喷雾法喷药。发病初期(9月22日)进行第1次施药,9月26日进行第2次施药,10月8日进行第3次施药。

1.2.2.2 调查方法。试验共调查2次,

第1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末次施药后第4天(10月12日)进行最后一次调查,每小区随机选取上、中、下共计25片叶片进行调查,记录调查总叶数、各级病叶数。

1.2.2.3 防效计算方法。

病害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参照“1.2.1”。用最小显著差(LSD)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防治效果(%)=(1-药剂处理区喷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100

表1 试验处理设置

供试药剂施药剂量

(稀释倍数)有效成分量

mg/kg

50%嘧菌酯·戊3 000100.0

唑醇WDG4 000125.0

5 000166.7

50%嘧菌酯WDG800200.0

1 000250.0

1 750438.0

75%百菌清WP500

1 000

1 500

空白对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月季黑斑病在武汉地区的发病规律

2.1.1 月季黑斑病在武汉地区的消长情况。

月季黑斑病在武汉的发病历期为4~11月份,并且表现为春季大发生、秋季小发生的发病特点。4月份开始表现出症状,5月达到发病最高峰。7~8月份该病的危害减轻,9~10月份发病又有所加重。

2.1.2 病残体与发病关系。

2013年对汉口江滩的月季开展了病残体对发病影响的观察,通过对比发现,冬季的殒病落叶是月季黑斑病春季发病的初侵染源,植株下部叶片最先感病,后期病斑逐渐向上面的叶片蔓延。且新叶的发病程度与落叶量关系密切,病害以地表落叶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传播,说明病残体是重要的初侵染源。另外,植株上生长的感病叶片也可在月季生长季节成为该病再侵染的侵染源。

2.1.3 温度与发病关系。通过对比温度和月季发病的变化可知,月季黑斑病发病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 ℃,最适温度为25 ℃左右。在武汉地区该病菌4月份开始对柔嫩的新叶进行初侵染,此时平均温度为20 ℃左右,为病原菌萌发侵染的温度,5月份平均温度上升至25 ℃左右,为月季黑斑病发病的最适温度,因此该病的危害也达到高峰。7~8月份的高温抑制了黑斑病的发展,9~10月份温度有所下降,月季黑斑病的危害又有所上升。

2.1.4 降雨与发病关系。

月季黑斑病除了受温度影响外,主要还与降雨有重要的关系。在武汉地区的梅雨季节该病菌的侵染发展最快,且危害也最重。通过观察发现,每次降雨之后感病的叶片数会迅速增加,且呈现出自下向上侵染叶片的趋势。在7~8月份武汉的气候呈现高温高湿的特点,此时虽然湿度适合该病的发生,但高温又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由此可见,温度对该病的影响更显著,在温度适合的范围内降雨量又成为发病的重要促进因子。

2.2 几种药剂对月季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2.2.1 安全性。3种杀菌剂在试验剂量、施药时间和方法上,对月季生长无明显影响,且未见供试药剂对其他非靶标生物有影响。

2.2.2 防治效果。从表2可知,试验选取的3种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每种杀菌剂的防效与用量基本呈正相关,以50%嘧菌酯WDG稀释800倍效果最好,达到64.5%,75%百菌清WP稀释1 500倍次之,防效达到63.1%,50%嘧菌酯·戊唑醇WDG稀释3 000倍的防效为47.8%。经LSD测验,50%嘧菌酯·戊唑醇WDG 3个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50%嘧菌酯WDG稀释 1 000倍与1 750倍防效差异不显著,50%嘧菌酯WDG稀释800倍与1 000倍、1 750倍2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75%百菌清WP稀释500倍与75%百菌清WP稀释1 000倍之间差异显著,75%百菌清WP稀释1 000倍与75%百菌清WP稀释1 500倍之间差异显著,75%百菌清WP稀释500倍与1 500倍之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观察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在武汉地区的发病历期为4~11月份,并且表现为春季大发生、秋季小发生的发病特点。地表的殒病落叶等病残体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春季梅雨季节的温湿度最适合该病的发生发展,此时该病对月季叶片的危害也最严重。因此,在武汉地区月季黑斑病的防治策略应重点考虑清除地表的落叶等病残體,并且要抓好4月份的最佳防治适期。

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防治月季黑斑病,在发生流行时,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稀释800倍防治效果最好,达到64.5%,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1 500倍次之,达到63.1%,50%嘧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稀释3 000倍防效仅47.8%,不够理想,可能是由于稀释倍数过大,造成防效减弱,因此,建议日后降低稀释倍数,在发病初期5~7 d内连续喷施,叶背叶面枝条全株喷雾,注意喷雾均匀,从而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明慧,林绍光.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及防治试验[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8(2):133-136.

[2] 徐承志,徐东生.农药防治月季黑斑病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6):35-37.

[3] 曲健禄,李晓军,张勇,等.戊唑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及轮纹病菌的毒力和药效评价[J].农药学学报,2007,9(2):149-152.

[4] 董涛海,祝剑波,应海明. 苯甲·嘧菌酯不同药量对早稻纹枯病控制作用初探[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5):58-60.

[5] 王志东,吴常君,朱锡德.75%嘧菌酯·戊唑醇WG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及应用技术[J].上海农业科学, 2012(2):124-130.

[6] 秦韧,邱小燕,梁银萍,等.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菊花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24):77-78.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效果武汉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决战武汉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