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大棚栽培技术研究

2015-10-21陈满峰赵娜汪凯华缪亚梅王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播期密度

陈满峰 赵娜 汪凯华 缪亚梅 王学军

摘要

[目的]为设施蚕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通蚕鲜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棚不同播期、密度试验,分析该品种株高、始荚高度、单株有效分枝数、始荚节位、节数、单株产量(鲜荚)、小区鲜荚产量等。[结果]通蚕鲜7号播期处理11月2日产量最高,通蚕鲜7号密度试验以37 500株/hm2产量最高。[结论]鲜食蚕豆可采用大棚栽培,播期可在11月初,密度在37 500株/hm2左右。

关键词 鲜食蚕豆;播期;密度

中图分类号 S6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3-083-02

Renserch on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Fresh Faba Bean Tongcanxian 7

CHEN Manfeng,ZHAO Na,WANG Kaihua,WANG Xuejun* et 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along the Yangtze River,Rugao,Jiangsu 226541)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faba bean. [Method]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lant height, the first pod height, the branch number per plant, the node position of first pod, the node number, yield per plant, plot yield of fresh pod were studied by using Tong can xian 7 which were planted at different seeding time and different density.  [Resu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ngcanxian 7 had maximum yield with 37 500 plant /hm2 when sowed at November 2. [Conclusion] Plastic greenhouse cultivation is appropriate for fresh eating faba bean, the sowing-time is the beginning of November and the best density is 37 500 plant /hm2.

Key words  Fresh faba bean; Seeding time; Density

基金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9);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CX(13)3084;南通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化(HL2013016)。

作者简介

陈满峰(1982-),男,江苏建湖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豆类遗传育种及栽培研究。*通讯作者,研究员,从事豆类育种及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209

鲜食蚕豆营养丰富,其在江苏南通地区蚕豆种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该地区主要出口创汇蔬菜之一。该地区种植品种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育成的日本大白皮、通蚕鲜系列蚕豆为主。南通地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占蚕豆面积的30%左右。

在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一批优良鲜食蚕豆品种中通蚕鲜7号表现尤为突出。鲜食蚕豆是冬季作物,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可提早采摘期,增加鲜食蚕豆的经济效益。为此,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豆类研究课题组于2010~2011年开展了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的大棚栽培技术研究,为鲜食蚕豆的大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鲜食蚕豆品种通蚕鲜7号。

通蚕鲜7号原名“通03010”,是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93009/97021)F2/97021經回交选育而成的鲜食蚕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07年育成,201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鉴定定名,属秋播鲜食大粒中熟蚕豆新品种,播种至青荚采收期为209 d左右。苗期生长势旺,中后期根系活力较强,耐肥,秸青籽熟,不裂荚,熟相好。株高中等,约96.7 cm,叶片较大,茎秆粗壮,结荚高度中等。单株分枝约4.6个,单株结荚约15.2个,单株产量约263.8 g,每荚粒数约2.27粒;百荚鲜重约2 500.4 g,鲜籽百粒重约379.3 g。2009~2011年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2年区试平均鲜荚产量17 777.4 kg/hm2。中抗赤斑病、较耐白粉病和锈病,抗倒性较好,收获时熟相好。

1.2  试验方法

2010年在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开展了不同播期、密度试验,参试品种为通蚕鲜7号。大棚宽6 m,长36 m,棚内起垄种植。播期试验行距75 cm,株距20 cm。播期处理设4个水平:A1为10月22日(对照 CK),A2为11月2日,A3为11月12日,A4为11月22日。每处理小区面积为6.0 m2。密度试验播种期10月22日,设5个密度处理水平:B1为30 000株/hm2,B2为37 500株/hm2,B3为45 000株/hm2,B4为52 500株/hm2,B5为60 000株/hm2(对照 CK),各处理均为3次重复。试验统一施过磷酸钙9 000 kg/hm2,复合肥4 500 kg/hm2。12月下旬上棚膜。2月中下旬现蕾进入蚕豆始花期,4月20日前后开始收获鲜豆荚。

1.3 测定方法

于鲜荚采收期每处理取5株考种,记录株高、始荚高度、单株有效分枝数、始荚节位、节数、单株产量(鲜荚)等,收获每小区鲜荚计产。利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记录大棚及露地温度,测定时间间隔为30 min。

1.4 统计方法

在Excel中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计算各农艺性状平均数、有效积温,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各个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与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通蚕鲜7号大棚播期试验

通过表1播期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株高在处理间变幅为114~117 cm,最高处理为A2、A4,最低为A1;始荚高度在处理间变幅为24~25 cm,最高处理为A2、A4,最低为A1、A3;单株有效分枝数在处理间变幅为4~10个,最高处理为A1(对照CK),最低为A4;始荚节位在处理间变幅为5~7,最高处理为A2,最低为A1、A3;节数在处理间变幅为14~19,最高处理为A1、A3,最低为A4;单株产量在处理间变幅为636~713 g,最高处理为A1,最低为A4。

2.2 通蚕鲜7号大棚密度试验 通过表2密度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株高在处理间变幅为98~107 cm,最高处理为B4,最低为B3;始荚高度在处理间变幅为18~31 cm,最高处理为B5,最低为B1;单株有效分枝数在处理间变幅为4~7个,最高处理为B1,最低为B5(对照CK);始荚节位在处理间变幅为4~6,最高处理为B5(对照CK),最低为B1、B2;节数在处理间变幅为16~18,最高处理为B4,最低为B3;单株产量在处理间变幅为441~806 g,最高处理为B1,最低为B5。

表2 密度试验单株考种均值

处理株高

cm 始荚高度

cm单株有效

分枝数∥个始荚

节位节数 单株产

量∥g

B1 105 18 7 4 17 806

B2 104 20 6 4 17 735

B3 98 19 5 5 16 488

B4 107 25 5 5 18 488

B5(CK)106 31 4 6 17 441

方差分析表明,密度试验单株考种指标中始荚高度、单株有效分枝数及单株产量在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2.3 不同处理通蚕鲜7号产量表现 由表3可以看出,播期试验中鲜荚产量最高的为A2处理(11月2日),比对照增产19.12%,A3、A4处理均减产,A3比对照减产29.15%,A4比对照减产30.37%。密度试验中产量最高的为B2处理(37 500株/hm2),比对照增产16.77%,B3比对照增产9.38%,B4比对照增产1.83%,B1减产12.48%。

表3   小区鲜荚产量

处理 小区

产量

kg/6.0 m2鲜荚

产量

kg/hm2增产率

%处理 小区

产量

kg/6.0 m2鲜荚

产量

kg/hm2增产率

%

A1(CK) 20.8 34 692/ B1 15.7 26 099-12.48

A2 24.8 41 31819.12B2 20.9 34 82316.77

A3 15.2 25 257-29.15B3 19.6 32 6189.38

A4 14.5 24 156-30.37B4 18.2 30 3661.83

B5(CK) 17.9 29 822/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最适宜的播期为A2处理(11月2日),最适宜的密度为B2处理(37 500株/hm2)。随着播期推迟,株高、始荚高度、始荚节位差异不明显。产量性状随着播期推迟逐渐降低。随着密度加大,株高、始荚节位、节数差异不明显,而始荚高度逐渐升高,单株有效分枝数逐渐降低,单株产量也随之下降。說明随着播期延迟,植株的发育进程落后,影响有效分枝的形成,降低了产量。随着密度加大,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下降,导致植株疯长,结荚高度提高,无效分枝加大,从而影响产量。

2.4  积温对比

由表4可以看出,利用全自动温湿度记录仪记录数据,设施条件下鲜食蚕豆发育需要积温要高于露地栽培。

表4   积温对比(>0 ℃)

鲜荚采收期开花期

棚内3 7502 345

棚外2 7551 980

3 结论与讨论

(1)大棚蚕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种植密度试验表明,鲜食蚕豆大棚栽培适宜播种期为11月2日前后,其大棚栽培合理密度为30 000~37 500株/hm2

(2)该试验播期最早为10月22日,与露地播种时间同步。耿玉华等[1]研究表明,大棚蚕豆播期可适当提早10~20 d,应增加早播与极早播处理。

(3)根据生产实践,鲜食蚕豆大棚栽培需做到以下几点:①适时播种:棚栽蚕豆的播种期可适当提早,提高分枝数,提高产量。②保证全苗可采用双粒下种、出苗后间苗,采用垄作栽培。③及时上棚膜:棚内蚕豆所需积温大于露地生产所需积温,因此日平均气温低于0 ℃时应及时上膜。④开花结荚期棚内温度不得超过30 ℃,田间湿度不得超过80%,温度湿度较大时应及时换气通风,防止徒长。⑤病虫害防治:大棚蚕豆的害虫以蚜虫为主,防治方法同露地一样,可用毒威等进行防治,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棚外深埋。⑥肥水管理应高于露地栽培管理方式,这样有利于植株平衡发育,有效分枝理想,产量高,因而效益也好。

参考文献

[1]

耿玉华,孙志栋,余乾儿,等.慈溪大粒1号蚕豆大棚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178-179,195.

猜你喜欢

播期密度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播期、密度及施N量对宽柄芥3个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