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模式”

2015-10-21陈龙

当代经济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中国特色

陈龙

【摘要】 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和研究由来已久,但专家和学者们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主要争议在于有没有形成“中国模式”、有没有必要提“中国模式”、“中国模式”表现出的特性有没有普遍的适用性等问题上。有些学者不认可“中国模式”的存在,而在认同“中国模式”的学者中也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对“中国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很有必要。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中国经验 中国特色

“中国模式”之说并非源于中国,而是外国人的馈赠。这是西方国家用来解读中国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条道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

一、研究缘起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雷默是第一个开始研究“中国模式”的,在《北京共识》一文中他用客观、全面的观点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进行了评述,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适应中国的发展国情的,他把这种模式称为“北京共识”。这篇文章的发表使世界各国开始对中国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中,中国对经济发展作出非常迅速而又有效率的处理方式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模式”的关注。从此“中国模式”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二、存在与否之争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中国模式”有没有形成以及对“中国模式”的不同分析,专家们进行过非常热烈的探讨,一方认为“中国模式”是存在的;另一方则认为“中国模式”的说法并没有什么新意,只是对“中国经验”的一种简单概括。他们主要探讨“中国模式”有没有成型,由此形成了肯定、折中、否定三个不同的派别。

1、肯定论

他们在承认中国模式存在的同时,也从各方面阐释了中国模式的优势和好处。他们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模式”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正是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成就的赞许和认同。

“中国模式”本身并非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正经历着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把它看固定了,那是因为没有用辩证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如果认为“中国模式”一直在变化,则“中国模式”之说也不确切,因为模式一词有不变的意思。那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两点结论:一是世界上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是模式的发展道路,因为任何模式都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二是如果我们只把那种具有一成不变性质的发展称之为“模式”,那也就是说“模式”是不可改变的,这明显是不对的。所以用“中国模式”一词来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还是客观公正的。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取得了非凡的、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而且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西方确实不同,因此将这个道路用‘中国模式一词来概括是毋庸置疑的。”支振锋认为,在中国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有章可循的逻辑模式,其他国家也可以借鉴中国的这种模式来发展自身,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在经济以及综合国力上的出色表现确实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说存在“中国模式”是可以的。

有的学者提出“中国模式”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客观性和规定性。说“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令人可喜的成就;另一方面是与其他模式相比较而言的,如“莱茵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东亚模式”、“南斯拉夫模式”等。实际上,不管人们承不承认中国模式的存在,但是中国几十年的发展道路确实不同于其他国家,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2、折中论和否定论

折中论者认为“中国模式”并没有成型,用“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等词来替代“中国模式”的说法比较贴切。否定论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不存在的。

徐康宁认为,“中国发展的成功,不仅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认真分析和考察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硬生生的把基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发展之路说成是中国模式是非常不妥的。”因此,中国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更不可能形成所谓的“中国模式”。刘君如认为:“讲‘模式,有把某种发展模式定型的嫌疑,这既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事实,同时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很危险。”赵启正指出:“‘模式一词本身就有把事物作为标准、样板的意思,而中国的发展本身却没有这样的意思,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地使用‘中国模式一词,我认为‘中国案例一词更能准确的表达中国发展的道路问题。”

三、“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中国始终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分不开的。但学界中所称的“中国模式”却是一种正在生成、建构尚不成熟的现代化道路,还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1、国内发展压力

(1)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模式”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模式仍显粗放,对外的资源能源依赖度仍然很高。中国长期以来“三高”、“两低”、“一依赖”的不可持续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种发展方式削弱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中国长期的产能过剩、生活水平不高以及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使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很难得到发挥。

(2)在政治发展方面。政府在群众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以及如何使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更加完善是“中国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问题。政府公信力的缺乏体现在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职能履行上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导致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

(3)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模式”面临的瓶颈是环境和能源问题。多年以来,中国以牺牲环境和能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长期的这种低技术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把环境破坏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实现健康发展、绿色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严峻挑战。

(4)在社会公平方面。中国模式在社会层面上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受到威胁等问题。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没有实现扭转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的目标。一旦社会缺少基本的公平正义,极易诱发社会冲突,如果不高度重视,中国模式未来的路会很难走。

2、国际挑战

(1)意识形态的挑战。西方世界虽然接受了中国成功发展的事实,但不承认中国发展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把“中国模式”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或示范作用说成当成是“中国威胁论”、“文化入侵”等。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出“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将取代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而成为未来国家间战争的根源,中国将与伊斯兰国家联合起来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形成挑战,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更是对西方文明的重大威胁”。

(2)承担大国应有的国际责任的期望增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仍然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但面对越来越高的“中国模式”呼声,我们必须承担起大国的责任。这就要求“中国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向世人展示其致力于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诚意与风范,既要有“国内向度”又要有“国际向度”,在国际事务中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四、中国模式的未来

在中国模式未来走向上,沙特阿拉伯学者穆罕默德·本·胡维登认为在未来20年,中国向超级大国迈进时缺乏诸多基础,也面临很多挑战,中国不可能取代美国的国际地位,但可与美国展开竞争。

德国的一位著名学者认为:我们通常认为很成功的资本主义模式尤其是日本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模式,其实并不是完美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行一场切实的改革;与此不同的是,很多资料数据都表明,目前中国实践所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将在不远的将来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肯定论者很有信心,认为中国模式将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他们认为要彻底摆脱当前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困境,就必须有一种替代方案,亦即“还权于民”:让广大的人民自身拥有创造财富的權力和机会,把“以民为本”的方针作为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如果能够通过本国的法律和政策把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向大众的市场经济,那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突破。

否定论者对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很悲观,他们认为中国的发展归功于经济方面,当中国经济从平滑阶段过渡到后期时,出现的问题将比成就要多,因此转型期中国经济出现的“经济奇迹”是短暂的。

五、结语

从上述争论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模式”是存在的,但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十全十美、永恒不变的发展模式,任何一种发展模式成熟后,都不会一成不变,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进行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中国模式不是一个完成时态,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模式以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不能因为它的不成熟而不承认它的存在,我们要以高度发展的眼光,同时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实践,研究和探讨中国社会和经济未来的方向和道路,逐渐探索并不断充实扩大“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和外延。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中国模式”是一个新故事[J].人民论坛,2010(31).

[2] 支振锋、臧劢: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3).

[3] 徐康宁:只有中国道路,没有中国模式[N].环球时报,2011-

08-10.

[4] 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N].学习时报,2009-11-07.

[5] 赵启正:中国无意输出“模式”[N].学习时报,2009-12-07.

[6] 韩喜平:“中国模式”与理论职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6).

[7] 王辉耀:中国模式——海外看中国崛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8] 黄家海、王开玉: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刘冰冰)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