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5-10-21李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并发症人性化心肌梗死

李婷

【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的人性关怀为核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人性化;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4..02

心肌梗死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危急,稍有处置不当就会危急患者生命[1]。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效果和预后。我院临床护理人员给予心肌梗死患者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3.25±3.74)岁;其中合并心肌梗死5例,前壁16例;后壁15例;侧壁14例;下壁10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53.09±3.83)岁;其中合并心肌梗死5例;前壁17例;后壁15例;侧壁14例;下壁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护士每天巡查病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按时送药,提醒患者用药剂量和次数;解答患者疑惑,告知患者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措施贯穿患者康复的全过程,具体措施如下。

(1)营造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

护理人员应为心肌梗死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修养康复环境,病房整洁干净,舒适温馨。护理人员应在病房放置一些家居装饰物品或绿色植物,努力减少医院环境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病房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温度控制在23~26℃,平均湿度60%~70%[2]。病房的布置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最大限度的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

(2)用药干预

给予心肌梗死患者用药干预,让患者认识到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患者不能严格遵守医嘱,即私自停药或减小药量,严重影响心肌梗死的疗效,致使反复发作。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心肌梗死患者的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的治疗原理、作用、不良反应;提醒患者用药次数和剂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同时,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用药后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做好处理工作。

(3)心理干预

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治疗后常常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疗效,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4]。因此,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让患者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为患者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疑虑,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4)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治疗手段、康复禁忌等。护理人员应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讲解,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认真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态度应亲近友好[5]。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参考心功能NYHA分级评价标准,将其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或以上;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心功能无改善情况,甚至出现恶化[6]。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67%(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胸骨疼痛、心律失常、心脏功能衰竭与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具有发病快、病情反复、死亡率高的特点[7]。本文在归纳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发病特点的基础上,以预防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提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亲近友好的新型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临床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家属通报患者的病情,当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或出现恶化时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认真细致的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积极搭建患者与临床医师沟通的桥梁[8]。

参考文献

[1] 何文姬,鲁闻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01:77-78.

[2] 许淑娴.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04:155-156.

[3] 程寶珍,张小红,牛 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05:9-11.

[4] 朱志华,黄 敏,王 娜,赵红玲,刘 英.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0:5917-5919+5889.

[5] 黄丽君.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312-313.

[6] 张 利.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24:75-76.

[7] 周雪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钠变化与预后关系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0,11:1001-1002.

[8] 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06:13-15.

本文编辑:李淑雁

猜你喜欢

并发症人性化心肌梗死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