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015-10-21杨胜永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4期

杨胜永

【摘要】目的 观察温阳通痹方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189例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在基础治疗之上,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通痹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痹方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坐骨神经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肢体活动受限情况,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温阳通痹方;普瑞巴林

【中图分类号】R74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4.0.02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疼痛综合征,疼痛区域包括腰部、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以及足外侧等[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常采用手术解除压迫和封闭疗法进行治疗,但疗效常不理想,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笔者经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方剂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坐骨神经痛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中有关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男52例,女4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5.6±12.4)岁;

病程5~25天,平均病程(16.3±6.5)天;VAS评分(8.9±1.7)分。对照组男49例,女45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6.3±12.6)岁;病程7~23天,平均病程(16.5±7.1)天;VAS评分(9.0±1.5)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并给予维生素B口服。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瑞巴林片口服,75 mg/次,2次/d,疗效不佳者逐渐增加剂量至

300~60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通痹方治疗,方剂组成:黄芪30 g,元胡15 g,鸡血丁30 g,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地龙、牛膝各

10 g,丹参、当归各20 g。若腰腿疼痛感加重,加杜仲、川续断各20 g;若肢体麻木,加威灵仙20 g,桂枝10 g。上述药物用水煎服,1剂/d,早晚服用,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之品,少食油腻食物,禁烟酒,保持乐观心情,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

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患者疼痛情况明显减轻,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对日常生活工作无明显影响;好转:患者疼痛症状好转,肢体活动明显改善,但未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仍受影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 论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该病疼痛范围涉及腰部、腿部等多个器官组织,对患者运动功能造成严重障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给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负担。目前,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其发病与机械压迫和化学炎性刺激有关,其中腰椎间盘突出是该病的最主要发病因素。因此,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常采用止痛药和神经营养剂,且治疗过程要求患者减少运动,以缓解肢体活动造成的疼痛感[3]。普瑞巴林是临床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常用药物,能够调节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有效控制神经性疼痛。

中医理论范畴中坐骨神经痛属于“痹症”的一种,针灸、推拿、汤药等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笔者选择服用汤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温阳通痹方是温阳活络、通痹止痛的有效方剂,方中鸡血丁为君药,有补血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与当归、丹参配伍,可增强补血功效;黄芪、元胡和没药有化瘀止痛、通络活血的功效,且元胡对气血凝滞所致的肢体疼痛有显著止痛功效;牛膝能活血祛瘀,在消炎镇痛、行气消肿方面有显著功效。全方各药相互配伍起到活血通络,通痹止痛的功效[4-5]。

综上所述,温阳通痹方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坐骨神经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肢体活动受限情况,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 虹.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臨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9-31.

[2] 朱瑞生,杨 阳,林宇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487-3488.

[3] 闫改霞,邢文堂,高崇林,等.“三才”法刺大肠俞对坐骨神经痛镇痛疗效的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2):366.

[4] 罗福田,张南方.复方灵仙药酒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3,33:600-601.

[5] 李 江.温阳活络汤联合药酒外擦内服对坐骨神经痛的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5):439-440.

本文编辑:李淑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