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2015-10-21刘晓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糖尿病

刘晓芳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取原则分为结合组129例和对照组12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及降糖药等降糖法治疗,使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对照组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西医治疗,结合组在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红花注射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 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但结合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中西医治疗糖

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有效调节血糖及血脂水平,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

【中圖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4.0.02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1]为临床上常见的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若延误治疗病变可累及足背动脉等双膝下方的小血管,造成患者预期生存时间缩短及劳动力丧失等严重后果。目前,西医在治疗方面缺乏有效药物,临床多采用调节血脂水平、调整血糖[2]、抗血管炎等临床综合治疗。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此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研究。现选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7例,采取单纯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类疾病,并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2型糖尿病;常规做下肢动脉超声血液动力学、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符合临床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肢体温度下降、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足部溃烂、静息痛等症状;其中男201例,女56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1.25±12.36)岁;病程4~16年,平均病程(7.68±2.12)年。采取数字抽取原则分为结合组129例和对照组1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及降糖药等降糖法治疗,使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1.2.1 对照组

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 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1次/d,连续治疗2周。

1.2.2 结合组

在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红花注射液治疗。用药具体方法:红花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4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包括: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PBG)、载脂蛋白ApoB与ApOA1。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肢体温度下降、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足部溃烂、静息痛等症状消失,血糖及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显效:患者肢体温度下降、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足部溃烂、静息痛等症状明显减轻,血糖及血脂水平得到一定控制;有效:患者肢体温度下降、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足部溃烂、静息痛等症状有所缓解,血糖及血脂水平不稳定;无效:患者肢体温度下降、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足部溃烂、静息痛等症状无缓解,血糖及血脂水平较高。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7%,高于对照组的7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但结合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3]是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吸烟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前列地尔可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液粘稠度[4],改善红细胞变形能量,具有抗炎作用。中医认为此类患者是气阴两虚导致血液停滞,最终引起脉络瘀阻。应用红花注射液,可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扩张血管、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5]、抑制血小板异常凝集、提高组织血流量,促进受损血管内膜修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得知,联合应用中西医治疗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有效调节血糖及血脂水平,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丽萍,周艳霞,于洪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2014,94(20):3100-3101.

[2] 王余红,张平林.老年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医药,2013,78(23):850-851.

[3] 于洪涛,孙丽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效果与进展[J].中华基层医药,2014,57(65):955-956.

[4] 王佳红,张景驹,李 菊.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66(31):978-980.

[5] 毛利军,王惠君.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69(99):1003-1004.

本文编辑:徐 陌

猜你喜欢

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小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山楂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干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