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高血压取穴规律分析

2015-10-21王伟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针灸高血压

王伟瑛

【摘要】目的 研究并总结高血压采用中医针灸疗法的取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2005年~2015年发表的针灸治疗高血压文献,统计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结果 10年内中国知网中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文献91篇,十四经络取穴28处,包括:主穴196次和配穴104次。主穴中太冲选取率最高,配穴中太溪选取率最高,太冲总使用率最高。结论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取穴,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针灸;高血压;取穴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4.0.02

原发性高血压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上限,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对心脏、肾脏等靶器官损伤严重。原发性高血压是全球健康问题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呈年轻化趋势[1]。临床治疗采取药物控制、辅助运动、中医推拿、针灸等方法。针灸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措施,患者依从性高,无副作用。本文总结针灸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网络检索中国知网2005年~2015年发表的关于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文献,检索词设定为:高血压、中医、针灸、穴位等。

1.2 方法

1.2.1 采集文献纳入标准[2]

文章随机设定对照组和治疗组;文章研究对象确定、诊断标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均符合国家规定、疾病得到临床确诊;文章所得结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穴位确定、针灸方法可实际操作。

1.2.2 采集文献排除标准[3]

综述文章和回顾性分析统计文章;不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临床经验总结文章;穴位介绍笼统和辨证疗法;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的文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文章;同一研究内容,分多次发表的文章。

1.3 统计学方法

将符合采集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法中所取穴位进行归类,设计电子表格,按照穴位分布统计主次穴位和使用次数等。

2 结 果

2.1 检索结果

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中关于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198篇,经过比对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可纳入研究91篇,排除107篇。

2.2 穴位选取频率

共取穴28处,分别用于主穴196次,配穴104次,总使用次数300次。

手太阳小肠经取听宫,配穴2次,使用

2次(0.67%);手少阳三焦经取翳风,配穴2次,使用2次(0.67%);手太阴肺经取太渊,主穴2次,配穴1次,使用3次(1.00%);手少阴心经取神门,主穴3次,配穴3次,使用6次(2.00%);手厥阴心包经取内关,主穴10次,配穴3次,使用13次(4.33%);任脉取中脘,主穴1次,使用1次(0.33%);下脘,主穴1次,使用1次(0.33%);气海,主穴2次,配穴2次,使用4次(1.33%);关元,主穴4次,配穴4次,使用8次(2.67%);督脉取百会,主穴11次,配穴1次,使用12次(4.00%);风府,主穴1次,配穴1次,使用2次(0.67%);足太阴脾经取三阴交,主穴11次,配穴6次,使用17次(5.67%);太白,主穴2次,配穴1次,使用3次(1.00%);足少阴肾经取太溪,主穴9次,配穴13次,使用22次(7.33%);涌泉,主穴10次,配穴1次,使用11次(3.67%);足少阳胆经取风池,主穴21次,配穴10次,使用31次(10.33%);环跳,主穴1次,配穴1次,使用2次(0.67%);足太阳膀胱经取肾俞,主穴12次,配穴7次,使用19次(6.33%);肝俞,主穴6次,配穴5次,使用11次(3.67%);心俞,主穴5次,配穴1次,使用6次(2.00%);脾俞,主穴1次,配穴2次,使用3次(1.00%);手阳明大肠经取曲池,主穴25次,配穴5次,使用30次(10.00%);合谷,主穴4次,配穴2次,使用6次(2.00%);足阳明胃经取足三里,主穴17次,配穴7次,使用24次(8.00%);丰隆,主穴3次,配穴12次,使用15次(5.00%);外陵,主穴1次,配穴1次,使用2次(0.67%);足厥阴肝经取太冲,主穴32次,配穴11次,使用43次(14.33%);曲泉,主穴1次,使用1次(0.33%)。

3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肝、脾、肾阴阳调节失衡,导致气血运行混乱,治疗时要遵循清肝降火、阴阳和气血调和,活血化瘀。中医治疗高血压采取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方法[4],其中,针灸治疗取穴法遵循辨证、循经以及局部的原則进行[5]。辨证取穴,将机体作为整体系统进行调节,如:肝火旺盛、阴虚阳盛取足厥阴,阴阳两虚取足阳明、任脉和督脉,能够有效减轻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伤,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循经取穴,根据经络作用,对症选择,如足厥阴肝经分布长,能够疏肝理气、调和阴阳,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曲池,具有清热祛风、祛风祛火之功效,凉血调和的作用。足三里是人体阴阳调和的穴位,具有扶正固本,三阴交是足部经络汇聚穴位,能够同时调和肝脾肾,具有降压作用。局部取穴是选择头部具有降压作用的穴位配合主穴进行针灸。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高血压主要选用足厥阴和足阳明经络,应用太冲等穴位,有效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 杨灿洪,陈嘉荣,曲姗姗,等.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规律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0):2047-2050.

[2] 刘海华,王莹莹,高海波,等.针灸治疗高血压病选穴规律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4,55(12):1055-1058.

[3] 万基伟,刘 健,樊小农,等.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202-2204.

[4] 张立娟,王康锋,王 平,等.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现状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102-104.

[5] 邢孝民,王瑞臣,孙其伟,等.辨证取穴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4):301-304.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针灸高血压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