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5-10-21李启红

延边医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手术治疗

李启红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1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情况。结果: ①急诊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5.29%)显著高于择期手术治疗患者(5.88%)(P<0.05);②左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3.33%)显著右结肠癌患者(6.06%)(P<0.05)。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全身情况、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手术治疗;肠梗阻;结肠癌;效果

作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肠癌是结肠粘膜上皮因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造成恶性病变[1],而肠梗阻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15%的结肠癌患者会发生肠梗阻[2]。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严重损害,同时还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对2010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1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51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为(64.67±6.82)岁;病程11h-5d;左半结肠癌33例,右半结肠癌18例。

1.2 方法

1.2.1 术前治疗

患者入院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常规治疗,比如胃肠减压、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针对存在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疾病患者,予以对症治疗。

1.2.2 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比如全身状况、病情等)选择手术时机。在本组51例患者中,17例行急诊手术,34例行择期手术。本组患者的治疗中,有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Ⅱ期手术吻合术以及造瘘术。①Ⅰ期手术:对患者进行开腹并探明肿瘤,针对肿瘤可切除者,采取Ⅰ期手术,在肿瘤远侧5cm切断结肠,并将引流管置入近侧断端,采用丝线行结扎处理并行肠外减压;②将阑尾切除,将氣囊尿经阑尾残端腔内插至盲肠,行结扎处理并将30ml水注入气囊,经尿管注入生理盐水,并在结肠内留置1g甲硝锉和16万U庆大霉素,将尿管拔除并处理阑尾残端;③切除直肠癌上端和乙状结肠部位肿瘤,然后行断端吻合,其他部位行侧侧吻合。对于肿瘤无法切除患者,采取造瘘术予以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版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X2检验进行组间率对比;对比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手术时机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急诊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5.29%,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88%,前者远远高于后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手术时机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左、右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左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3.33%,右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06%,前者远远高于后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左、右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结肠癌指的是肠梗阻是结肠癌的常见并发症。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是普外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呕吐等,该类患者病情进展快,极易引发肠穿孔或坏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就目前临床治疗来看,手术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且要尽快采取急诊手术,其主要目的是解除梗阻,并且同时最大程度上将肿瘤切除[3]。但是,由于肠梗阻患者年龄大多为中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采取急诊手术予以治疗,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影响预后水平。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5.29%)显著高于择期手术治疗患者(5.88%)(P<0.05)。由此可见,为了保障治疗效果,在进行手术治疗前,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比如全身状况、病情等。与此同时,及时对患者行急诊处理,并且予以肠道准备;手术治疗后,做好相应的术后护理工作,比如予以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

在临床中通常将结肠癌分为两种,即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在临床治疗中,采用Ⅰ期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已得到大家普遍认可。在本文研究中,33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采用Ⅰ期手术治疗14例,仅1例发生并发症,进而证实了其效果。对于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尚无统一标准,存在较大的争议。传统观点认为采取Ⅰ期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所以不建议采取这一手术方式。但是,随着术中肠道灌的不断发展,且临床中逐渐开始运用多种护理新技术,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效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吻合口瘘。此外,据相关报道,从左半结肠癌患者5年术后生存率来看,分期切除者明显低于Ⅰ期手术者,且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4]。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左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3.33%)显著右结肠癌患者(6.06%)(P<0.05)。因此,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为了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需要严格把握每种手术方式的禁忌症、适应症。

综上所述,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预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高举.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23(11):81-82.

[2]张铁辉.临床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4,13(04):59-60.

[3]李朝辉,韩保卫,刘帅峰.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0(11):214-216.

[4]王昭辉.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7(22):196-197.

猜你喜欢

肠梗阻结肠癌手术治疗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助“癌”为虐的细菌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
牛奶预防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