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

2015-10-21

关键词:指标值甘油三酯胆固醇

刘 媛

(河南省人民医院康馨综合一病区,河南 郑州 450053)

健康教育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

刘 媛

(河南省人民医院康馨综合一病区,河南郑州450053)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值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脂指标值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脂指标值及心电图,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健康教育;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应用价值

人体中心脏、血管等血液运输器官和组织均为循环系统[1],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循环系统性疾病,其与动脉的硬化有关联,老年人为该疾病的主要人群[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呈现上升的趋势,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其后果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常规护理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预后效果,但效果不显著[3]。为了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效果,需要针对患者自身的状况制定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其预后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各项指标恢复,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0.92±1.8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7±1.2)年;急性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急性心衰竭6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70.83±1.92)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4±1.9)年;急性心绞痛14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急性心衰竭6例。两组患者均无精神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其护理项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感染护理、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1)系统教育。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及预后护理重要性等系统化讲解,让患者正确认知与重视护理,提高患者的积极性。(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自身饮食习惯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同时需要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如禁烟忌酒等,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3)运动指导。结合患者的运动喜好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督促其坚持锻炼,养成运动自觉性,提高患者治疗预后效果。(4)药物指导。引导患者正确用药,对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协助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观念,用药期间实时监测患者身体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避免因药物引起的不良作用,导致患者病情未得到治愈或改善。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值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其中ST段异常消失则判定改善为显效;ST段无明显异常情况则视为有效;ST段在护理后无变化则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值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值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值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值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值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甘油三酯治疗前  对照组 48.13±4.21 1.99±0.29观察组 48.09±4.30 1.96±0.28治疗后  对照组 29.35±3.94△ 1.78±0.24△观察组 14.38±2.57*△ 1.39±0.27*△

2.2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状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状况比较 [n(%)]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系统性疾病,该疾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其病因主要由于高血压、血液粘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等[4]。该疾病严重危机人们的生命健康,如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护理,可有效治愈或改善患者的不良状况[5]。健康教育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饮食、运动、药物等系统化的指导,从而充分提高预后效果[6]。我院采用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疗效,改善不良症状。

通过本研究发现,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值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不良指标的恢复。给予患者有效健康教育干预,帮助患者提高心血管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进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29例(96.7%)明显高于对照组23例(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心电图改善水平,降低患者不良症状,提高生命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预后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降低不良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金海燕,俞志红,叶 莉,等.离退休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88-90.

[2] 岳 宏,郭慧丽,杨 晋.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89-90.

[3] 曾湘云.团队护理在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1):1644-1647.

[4] 童国新,孙丽娜,徐海鹰,等.第四届中国控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学术论坛暨杭州心血管病西湖论坛纪要[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13(06):506-507.

[5] 胡赟艳.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0):136.

[6] 田震静,吕烨辉,付爱丽,等.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3): 502-504.

本文编辑:吴 卫

R541.9

B

ISSN.2095-6681.2015.24.184.02

猜你喜欢

指标值甘油三酯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高甘油三酯血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