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

2015-10-21刁淑芹

关键词:心胸胸外科外科手术

刁淑芹

(故城县人民医院外科,河北 衡水 253800)

探讨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

刁淑芹

(故城县人民医院外科,河北衡水253800)

目的 探讨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择期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25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疼痛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疼痛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且轻度疼痛患者对于对照组,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心胸外科手术;疼痛管理措施;护理效果

心胸外科手术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食管癌、肺气肿、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疾病的创伤性手术[1]。由于心胸外科手术的应激和麻醉药物的影响,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同时,患者在行心胸外科手术时紧张、不安等情绪和术后的疼痛反应对患者的康复带来不良影响,不利于手术的预后。因此,应该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来预防心胸外科手术后并发症,且采取疼痛管理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疼痛[2-3]。我院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和疼痛评分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择期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25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男64例,女62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39.8±4.1)岁;食管癌17例,支气管扩张24例,冠心病25例,肺气肿28例,非小细胞肺癌32例。对照组男65例,女60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39.5±4.3)岁;食管癌16例,支气管扩张23例,冠心病26例,肺气肿29例,非小细胞肺癌31例。排除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病和其他不符合标准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相关检查并给予预防并发症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具体如下。(1)健康讲座:给患者讲授心胸外科手术的操作流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用药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知识;(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多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积极引导患者缓解紧张、恐惧的情绪,鼓励患者坚强、自信;(3)饮食起居: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饮食结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食管癌患者在术后不宜进食,以营养液来保证机体的正常供给,2天后摄入半流质食物;肺部手术患者在术后1天给予半流质食物,2天后再正常饮食。遵循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素,清淡饮食的原则并保证饮食的均衡性,保持生活规律,保证睡眠;(4)术后疼痛护理: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洁、消毒,并定时检查确保伤口完好;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活动,防止伤口出现撕裂;疼痛难忍时给予适量止疼药。(5)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帮助其翻身、喂食和咳嗽,避免引起疼痛,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VAS评分。

1.4评定标准

(1)显效:患者无并发症出现,无疼痛或轻微疼痛,VAS评分为0~3;(2)有效: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中度疼痛,VAS评分为4~6分;(3)无效: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重度疼痛,VAS评分>7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n(%)]

2.2VAS评分

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对照组,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n(%)]

3 讨 论

近年来,心胸外科手术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手术[4]。患者在行心胸外科手术后,由于手术和麻醉药物的影响及应激因素,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产后疼痛、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和痛苦。患者在接受心胸外科手术后常处于应激状态,使机体内的应激激素高表达,引起剧烈疼痛,出现限制性功能障碍,甚至还会出现血压升高、心速过快,呼吸衰竭等不良情况。同时,疼痛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受阻,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不利于良好的预后。对患者采取疼痛管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指导患者的饮食起居、疼痛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和疼痛反应;对患者进行翻身、喂食和咳嗽方式指导,有利于心胸外科手术后的良好预后[5-6]。

本研究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和疼痛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较低。

综上所述,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1] 杜 双.85例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9):211-212.

[2] 李改云.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中国伤残医学,2014,(2):238-239.

[3] 李德学.胸外科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42-143.

[4] 文红英.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8):125-126.

[5] 叶 赟,张兰凤.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先决因素与实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2):1-3.

[6] 崔 莹.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735.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

B

ISSN.2095-6681.2015.24.174.02

猜你喜欢

心胸胸外科外科手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奇怪的爸爸
“打开心胸,就能融入”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心胸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