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靶点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2015-10-21亚,邢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衰竭靶点

刘 亚,邢 洁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监护室,河南 濮阳 457003)

多靶点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刘 亚,邢 洁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监护室,河南濮阳457003)

目的 探讨多靶点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衰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靶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3天肺部感染情况以及呼吸机肺炎发生率。结果 患者入院当天,两组肺部感染评分(CP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CPI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2.78%(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3.89%(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实施多靶点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肺部感染,降低呼吸机肺炎发生率。

多靶点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衰;呼吸机;肺炎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凶险,时常由嗜睡、神志恍惚,进入昏迷,需要及早采取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纠正缺氧、排除CO2潴留,提高氧分压,改善心功能。但不管无创科学家是有创辅助呼吸,均会发生肺部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机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2]。常规护理模式由于对机械通气护理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阻断呼吸道感染通路,降低肺部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本研究对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多靶点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衰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19~62岁,平均(34.674.93)岁,原发伤病症:原发性心肌病25例,风湿性心脏病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其它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心电图(ECG)、心脏彩色多普勒证实符合心力衰竭的标准,并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诊断条件[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行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呼吸机通气治疗,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52~164 h。

对照组行包括开放性吸痰、分离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等在内的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靶点护理干预:①正确评估由责任护士根据痰液的细菌培养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表(CPIS),评估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制定多靶点具体护理措施;②密闭式吸痰患者取30°仰卧位,护理人员利用三通建立吸引装置、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的密闭吸痰系统,利用负压原理,注入气道湿化液,吸引15 s/次,吸引及旋转提起吸痰管,吸引完毕后撤出吸痰管并注入清洗液对密闭吸痰管内壁进行清洗;③清洗气管导管吸痰结束后,及时清洗气管导管,冲洗时患者取30°仰卧位,由2名护理人员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气管导管内壁,10点和20点1次/d;④口腔护理,患者取30°仰卧位偏向一侧,由一名护理人员擦洗患者牙齿内外咬合面、舌面等口腔部位后,应用50 m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冲洗,另一名护理人员此时运用负压吸痰管实施同步吸引,30 s/次,2次/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天肺部感染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①肺部感染评价标准:采用肺部感染评分表(CPIS)对患者肺部感染程度进行评价,评分表共分体温、白细胞计数、分泌物、气体交换指数、X线胸片浸润影、气道呼出物细菌培养6部分,总分12分,分数越高说明肺部感染越严重;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评价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使用呼吸机和撤除呼吸机48 h内发生的肺部炎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比较

两组入院第1天,肺部感染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PI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CPIS评分比较(±s)

组别 n  入院第1 d  入院第3 d观察组 36 6.25±1.28 7.06±1.49对照组 36 6.31±1.34 8.91±1.63 t -0.1832 4.7388 P -0.8553 0.0000

2.2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比较

观察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发生率2.78%,对照组发生相关性肺炎10例,发生率1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64,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日渐增多,心力衰竭引起的慢性呼吸衰竭和急性呼衰患者也增多。尤其是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多脏器功能下降,肺部疾患导致的痰液粘稠、咳嗽功能受限等引起肺部感染,呼吸衰竭[3]。机械通气是有效治疗呼吸衰竭、迅速纠正低血氧症、提高氧分压、改善心肺功能的方法,改善传统上的气管切开,对患者带来的痛苦与不便。然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却由于无创通气的广泛应用而增多,在机械通气治疗中,患者口咽部和呼吸道产生的含菌分泌物不能够有效排出,使细菌在重力作用下均沉积于肺的底部,大大增加了肺部感染机率,更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因此有效阻止呼吸道感染,对降低肺部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4]。

多靶点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各项护理措施抑制各个感染信号通路,来达到降低感染的目的[5],具体护理中,采用适时密闭式吸痰,合理分配吸痰时间,不仅能够消除肺部沉积物,避免患者缺氧,又使外界病原菌的侵入通路得到有效阻断;及时清洗气管导管,减少细菌在气管导管中的载体,抑制细菌群聚集,进一步减少了肺部感染机会;清洗口腔,保护口腔黏膜,维持口腔清洁,相应减少了细菌向肺部的转移,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提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靶点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肺部感染CPIS评分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重症心力衰竭实施多靶点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小患者肺部感染,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1] 孙 红,黄灶妹.集束化综合护理模式对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87-88.

[2] 张万林.多靶点靶向治疗的原则及相关进展[J].海南医学,2013,24(24):3665-3667.

[3] 姜秀霞,王 波,王秀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952-3954.

[4] 徐 艳.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2):314-316.

[5] 仝 晓.R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7):4211-421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4.163.02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衰竭靶点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