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

2015-10-21卢小爽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人性化

卢小爽

(深州市医院儿科,河北 衡水 052800)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

卢小爽

(深州市医院儿科,河北 衡水 052800)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4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人性组71例与对比组70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人性组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数为(91.43±6.75)分,对比组为(72.10±5.68)分,人性化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人性化护理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较为常见,主要是患儿心脏受到柯萨奇病毒侵犯,表现为心肌局限性、弥散性的炎症反应,部分患儿还并发心包炎、心内膜炎等症状,给患儿预后带来严重影响。人性化护理模式[2]为一种整体有效、具创造性的护理模式,不仅对护理人员严格要求,还可提高护理质量。我院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人性化护理,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41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相关检查均符合全国小儿心血管会议中有关病毒性心肌炎制定的诊断标准,经血、尿、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排除肝肾疾病、中毒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咽痛、发热、腹泻、胸闷、气短疲乏无力等。其中男86例,女55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6.69±2.13)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2.36±0.46)d。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人性组71例与对比组7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积极干预疾病,及时吸痰并清理鼻腔内异物,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发热患儿降温处理,在医师指导下对患儿行各项护理操作。

人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环境人性化护理

设置患儿病房内温湿度在舒适范围内,空气保持流通;病房内的物品与空气要定时进行消毒处理;对患儿的隐私尽量保护,给予患儿家的感觉;减少人员进入,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

(2)药物人性化护理

在医师指导下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保证药物的应用剂量与时间。静脉给药时,要控制滴速:3岁以下患儿4~6滴/min,4~8岁患儿6~10滴/min,8岁以上患儿10~15滴/min,必要时可应用输液泵进行辅助治疗。

(3)饮食人性化护理

加强患儿的营养供给,给予其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胃部饱胀增加心脏负荷量。保证患儿大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必要时可应用开塞露。

(4)皮肤与口腔护理

患儿极易出汗,应及时更换床单与衣服,避免患儿皮肤感染与受凉。每天用消毒棉球擦拭患儿口腔,保持口腔干净卫生。

(5)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内分泌物,适时对患儿进行拍背、翻身;每天按时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促使痰液咳出,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吸痰处理。

(6)心理与健康指导

疾病使患儿产生较大不适感,极易出现哭闹情况,家属应耐心对待患儿,多给予患儿关爱与安抚,稳定其情绪,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1.4评定标准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价,分数愈高则生活质量愈高。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人性组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数为(91.43±6.75)分,对比组为(72.10±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平均分数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平均分数比较(±s,分)

注:与对比组比较,*P<0.05

组别 n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生活功能  总分数人性组 71 86.91±12.3086.32±12.1292.85±6.12 91.43±6.75*对比组 70 75.30±13.2464.35±10.85 80.75±9.12 72.10±5.68

3 讨 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较为常见,主要由病毒感染引发,常常引发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脑综合征等并发症,猝死率较高。人性化护理模式[4]为一种整体有效、具创造性的护理模式,不仅对护理人员严格要求,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人性化护理[5]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满足患儿的健康需求,尊重患儿的人格与隐私,营造相对舒适的环境,有效减少患儿不愉快因素,使得患儿身心达到愉快状态。本研究显示,人性化护理给予患儿常规护理、环境人性化护理、药物人性化护理、饮食人性化护理、皮肤与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与健康指导,促使患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较常规护理效果确切。

总体而言,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效果较为显著,使患儿得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改善其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1] 张志彬.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杂志,2014,02(17):190-192.

[2] 万良明.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工作研究,2013,33(12):112-113.

[3] 胡美珍,王美艳.人性化护理在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7(23):222-223.

[4] 马 卉,丁其兰,国志琴,等.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1(12):3222-3223.

[5] 王体欢.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14,41(22):446-447.

本文编辑:李淑雁

R473.72

B

ISSN.2095-6681.2015.24.155.02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人性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56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