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最佳护理方式研究

2015-10-21

关键词:无痛性循证发作

曲 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6)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最佳护理方式研究

曲 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6)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最佳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效果

本文为进一步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最佳护理方式,特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0.23±4.21)岁,冠心病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8±1.21)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1.21±4.69)岁,冠心病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3±1.0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或者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做好常规护理,定时对病房环境进行消毒和打扫。

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通过查阅资料、向临床专家请教的方法,找出护理依据,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运动护理、色彩护理、饮食护理及巡视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进行观察,以上观察指标参数值越小,代表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共5个他评项目,19个自评项目,分值在0~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发作次数(次)  发作时间(h)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分)实验组 40 4.13±1.34* 13.16±2.97* 6.70±1.22*对照组 40 7.78±1.09 23.04±2.72 13.87±1.98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疾病,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1],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无痛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由于该病发作时无疼痛感,容易引发患者猝死或者心肌梗死,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及时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极其重要[2]。

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机械性和被动性特点,护理内容缺乏针对性和人性化,无法给予患者对症护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3]。循证护理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之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具有针对性性和专业性特点。本次研究中,采取循证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故认为循证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循证护理的具体措施包括[4-5]:(1)健康教育:细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并为患者讲述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进一步减少疾病的诱发机制;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2)运动护理:告知患者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加重心肌缺血程度,给予患者科学的运动教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患者一旦出现心悸或者心肌缺血前期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3)色彩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使用暖色调的床单被褥,并在室内摆放别致的装饰物,以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4)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搭配饮食,确保患者可摄入充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应以低脂、低盐及易消化为主,不可过于油腻;(5)巡视护理:增加巡视次数,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并对其心电图进行监测。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循证护理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褚春燕,张兰芳.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5):168.

[2] 张润惠.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广州医药,2015,46(1):82-83.

[3] 姜 慧.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537.

[4] 陆新芬,严忠慧.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128-131.

[5] 徐成程.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66-1967.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4.148.02

猜你喜欢

无痛性循证发作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无痛性主动脉夹层1例并文献复习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