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观察与护理

2015-10-20李春玲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家属

李春玲

(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观察与护理

李春玲

(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0)

目的 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0.00%,且两组护理满意评分及心电图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系统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明显,能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的满意度。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局限性、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属于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心跳过速等,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对患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系统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14±3.21)岁;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7.10±3.18)岁。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a:白细胞增高,血沉降率轻至中度增快;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增高;c:血浆肌红蛋白,心肌肌凝蛋白轻链增高;d:符合全国小儿心血管会议制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1.2方法

两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采用抗氧自由基、营养心肌、参麦注射液、丙种球蛋白、干扰素及病毒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主要包括身体护理、药物护理、环境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实验组采用系统性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生活指导、监测病情、出院指导等,帮助患儿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痛苦、提高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电图恢复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完全不依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认真程度、责任度进行评分[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电图恢复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3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临床中应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心电图及病史等综合因素把握最佳治疗时机,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系统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健康教育:采用交流会或讲座形式向患儿家属宣讲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式、护理方式、注意事项及后果等,让患儿家属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4]。

心理护理:对于一定年龄的患儿,给予心理疏导,告知患儿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多与患儿沟通交流,在医生的允许下与患儿进行一些益智游戏,尽量满足患儿学习要求,护理人员切记态度和蔼,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感,缓解负面情绪。

预防感染护理:保持病房环境的卫生与整洁,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对患儿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避免再次病毒及细菌感染,提高患儿免疫力及抵抗力,防止呼吸道感染,可针对患者病情适量给予患儿中药、转移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5]。

生活指导:叮嘱患儿家属让患儿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急性期至少卧床2个月,保持患儿心情愉悦,可指导患儿进行轻微活动,注意控制活动量及活动时间,以此达到减轻左心负荷,避免发生纤维性变,尽快恢复健康。

监测病情:严密监测患儿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及面部表情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帮助患儿测量心率变化,实施心电监测,记录好心电图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给医师并作出处理。

出院指导:告知患儿家属按时按量给患儿服药,为患儿家属讲述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切忌擅自增减药物,告知患儿家属每隔3个月来院复查一次,复查内容主要为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等,遵循医嘱控制患儿活动量,限制患儿活动时间等,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以免出现感染,多给予患儿食用新鲜蔬果,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保持患儿心情愉快,指导患儿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系统性护理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来说,不仅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缓解患儿的不适及痛苦,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效果,还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由此可见,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系统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 刘变巧.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9):155,157.

[2] 陈立梅,彭德金,王 丽,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7):2058-2060.

[3] 王 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3):352.

[4] 韩 静.1例小儿重度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8):249.

[5] 祝俊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02-20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2

B

ISSN.2095-6681.2015.023.146.02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56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