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慢性病高血压建档分级管理的效果

2015-10-20次海英

关键词:建档危组心脑血管

次海英

(山西大同矿务局新平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3)

浅谈社区慢性病高血压建档分级管理的效果

次海英

(山西大同矿务局新平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大同037003)

目的 分析社区慢性病高血压建档分级管理的效果,提升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的能力。方法 以本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健康档案,通过分级管理、专人专案以及随机访问等方式,探究建档分级管理的效果。结果 通过建档分级管理,社区服务机构对高血压管理率以及控制率均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高血压建档分级管理,可达到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的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概率的有效措施。

社区慢性病;高血压;建档分级管理;效果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得知,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由此可见,有效治疗与预防高血压尤为重要。本社区针对高血压患者200例,开展慢性病建档分级管理工作,采取定期访问、随机访问、规范治疗流程等方式,观察、统计、分析,为有效控制高血压提供依据,以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建档分级管理。其中男125例,女75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5岁。以《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为依据,进行高血压临床诊断分级划分,Ⅰ级轻度高血压65例,Ⅱ级中度高血压105例,Ⅲ级重度高血压30例。

1.2方法

1.2.1评估方法

(1)常规项目检查情况:①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历史;②每日摄入脂肪、盐、酒含量是否超标,有无抽烟现象,其运动量如何;③心理社会因素。(2)身体检查:①血压高低检测;②身高、体质测量。(3)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肾功能、空腹血糖以及血脂四项等。

1.2.2档案建立

以高血压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通过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以及器官损害情况分析,将危险系数分为三个不同的管理级别,即低危、中危、高危。在建立分级管理档案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制定治疗方案,通过间断监督、随机访问的形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指导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正确用药,增加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危害及高血压治疗的正确认识。

1.2.3管理原则

(1)低危组:低危组属于一级管理,采用非药物治疗法,以1周为间隔标准,对血压进行复查,待血压恢复正常指标后,采用每月随访1次的形式,对高血压患者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若6个月后血压≥140/90 mmHg,则需药物治疗。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实施3个月监测1次血压。BMI以及腰围可6个月监测1次,空腹血糖、血脂四项以及肾功能、眼底等,可1年检测1次。

(2)中危组:中危组属于二级管理,立即采用非药物治疗法,待数周后,其血压值仍≥140/90 mmHg,则需药物治疗。待血压正常后,每2个月监测1次,BMI和腰围需3个月监测1次,且需6个月监测1次尿常规,其余监测项目与低危组一致。

(3)高危组:高危组属于三级管理,需立刻开始药物治疗,待血压恢复正常后,1个月监测1次血压,BMI以及腰围,3个月监测1次。空腹血糖、血脂四项以及肾功能和尿常规等需6个月监测1次,心电图可1年监测1次。

1.2.4健康教育

(1)生活方式与习惯,针对高血压患者,目前未研发出有效的根治办法,仅能依靠科学的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加之相关的预防措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避免并发症产生。因此,可采用专题宣传的方式,定期举办高血压知识讲座,致使高血压患者明确生活习惯与方式对高血压的影响,坚持正确服药的观念,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为自身健康提供保障。(2)干预行为习惯 :①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②增加运动量;③降低脂肪摄入量;④戒烟戒酒。

2 结 果

2.1血压控制情况(见表1)

表1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2.2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3 讨 论

社区防治已成为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本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建档、分级管理等方式,其效果十分显著,致使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已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其血压值处于正常范围内,使得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有大幅度的降低,与此同时,吸烟率以及饮酒率也呈下降趋势。在构建档案的基础上,通过分级管理、专人专案以及随机访问等方式,及时掌握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达到缓解高血压急症事件发生的目的,使心脑血管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使得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为高血压患者健康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高血压疾病属于终身疾病范畴,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症需患者长期使用药物,实现缓解靶器官损害的目的,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为高血压患者带来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针对社区而言,构建社区慢性病高血压建档分级管理效果显著,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1] 王 琴,周 静,谢 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03.

[2] 秦海坚.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1.

[3] 尹凤英,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科学,2011,20.

[4] 亓树莹,刘 伟,田慧杰,刘万红.航海人员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0,11.

[5] 闻燕娜.浅谈高血压的防治[J],工企医刊,2012,03.

本文编辑:杨 志

R473.2

B

ISSN.2095-6681.2015.023.018.02

猜你喜欢

建档危组心脑血管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数字化测绘建档技术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红心向党·创新报国”建档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加强社区入户建档管理的初步探讨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能建档生娃了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