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2015-10-20冯鹏雄陈剑媚

关键词:偏瘫康复功能

冯鹏雄,陈剑媚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300)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冯鹏雄,陈剑媚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300)

目的 总结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康复、肢体康复、语言康复及日常活动训练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及Barthel指数评价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为(68.5±5.9)分、Barthel评分为(63.2±5.8)分,均明显升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效果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也是目前人类疾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脑卒中患者85%可伴残疾性存活,其中40%以上遗留偏瘫、失语等残疾症状,患者生活质量低下[2]。偏瘫患者给家庭及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康复治疗非常重要[3]。临床护理研究领域已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对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MRI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8±1.2)岁。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1±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的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在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尽早实施康复护理措施,一般在患者无意识障碍、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具体如下:①语言康复护理: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训练越早进行越好。对于不能说话的患者,护理人员可辅助使用一些画片、鞋子、手势等来帮助患者表达要求,完成双方的有效沟通。若患者口语理解能力不佳,可使用视觉信号及手势等辅助,长话短说,避免长句。每次语言训练都要反复演示、耐心沟通,鼓励患者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②肢体功能康复:首先,体位护理非常重要。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保证肢体摆放的体位及姿势正确,预防关节挛缩、变形、脱位。仰卧位时要注意稍微上抬前挺、上臂外旋外展、肘及腕部伸展、掌心向上、手指分开伸展、骨盆及髋部前挺、大腿稍微内收,在患侧大腿下垫软垫。其次为床上运动指导,训练患者翻身、移位、坐位平衡等,并逐渐由卧位过渡为坐位。护理时要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关节。坐位训练时还要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站立训练以站立平衡及步行为主,但要警惕跌倒。最开始可应用辅助物,之后逐渐减少帮助,训练器独立完成。最后,护理过程中还要轻柔按摩患肢,可配合点穴等增强效果。③日常生活训练,在患者康复良好的情况下,可训练患者自行穿衣、如厕、进餐、刷牙洗脸、投球、套圈、搭积木等,以训练上肢、手功能为主。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后以Fugl-Meyer评价量表来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Barthel指数来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得分越高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越佳[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为(68.5±5.9)分、Barthel评分为(63.2±5.8)分,均明显升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n Fugl-Meyer评分 Barthel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0 28.2±2.3 68.5±5.9▲ 33.2±2.1 63.2±5.8▲对照组 40 28.5±2.5 50.2±2.9▲ 33.1±3.5 45.6±3.7▲t 0.5585 17.6051 0.1549 16.1798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受到大家的关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目标在于促进受损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都具有可塑性及重组性,在合适条件下某些神经元可再生,而早期康复护理则可为这些神经元再生创造有利条件,使得受损的运动反射弧在积极刺激下重建。脑卒中患者不论是早期或晚期,康复护理都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中枢神经受损后,其受损中心区周边神经细胞并未完全死亡,而是传导衰竭、形成半暗区,增强有效的康复训练可复活这部分细胞。康复护理是以神经康复医学原理为基础,尽早进行全面、科学的专业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现代的康复护理中添加了心理康复护理项目,主要是考虑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偏瘫、反应迟钝、失语等导致的消极心理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及康复,极易错失最佳神经功能康复时机,影响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评估后,针对评估结果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及护理。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病情的患者要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与患者真诚的交谈,为其解疑答惑,鼓励患者建立信心,调动其治疗积极性。另外,现代康复护理研究中还推荐家庭康复护理,认为家庭康复护理对患者恢复非常有益。本组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及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早期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1] 王 静.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3):93-94.

[2] 金秋月,张金菊.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46-148.

[3] 潘贤妃,方志红.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105-107.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6):55-76.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23.142.02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