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5-10-20刘汝新

关键词:颈椎病疗程功效

刘汝新

(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骨科,河北 沧州 061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刘汝新

(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骨科,河北沧州0611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21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与对照组105例。对照组应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应用神经阻滞+针灸+中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联合针灸和中药治疗颈椎病,取得的疗效较单纯神经阻滞治疗的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颈椎病;神经阻滞;针灸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原因是颈椎退行性改变,亦与慢性疲劳、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分型包括颈型、脊髓型、神经根型、食管压迫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1]。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背疼痛、肢体乏力,可伴有行动不便、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使其生活质量下降[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21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颈椎病,伴有不同程度颈背部疼痛等症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与对照组105例。观察组男54例,女52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39.68±11.24)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4.35±1.57)年。对照组男52例,女53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39.87±11.75)岁;病程0.8~8.5年,平均病程(4.52±1.6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神经阻滞治疗,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当归注射液2 mL+5%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混悬液40 mg,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阻滞治疗,3~10 ml/次;盐酸氟桂利嗪10 mg/次,1次/d,10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治疗+中药治疗。①针灸治疗:在患者患侧进行针灸治疗,主要穴位包括曲池、外关、风池、肩髃、风府、肩井、大椎、百会、合谷、外关穴、手三里、颈夹脊穴,运用平补平泻手法,1次/d,留针时间为20~30 min/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针灸2个疗程。②中药治疗:当归25 g、秦艽25 g、丹参25 g、没药25 g、赤芍25 g、桃仁20 g、川芎20 g、白芷20 g、地龙20 g、姜黄20 g、羌活15 g、香附15 g、五灵脂15 g、牛膝15 g、天麻15 g、路路通12 g、桑枝12 g、白芥子12 g、葛根12 g、珍珠母12 g、刘寄奴10 g、红花10 g、菊花10 g、甘草8 g、全蝎8 g、胆星8 g。辩证加减:①湿寒热盛致疼痛剧烈者,加制附子20 g、何首乌20 g、细辛15 g、威灵仙15 g、海桐皮10 g、葛根10 g、桂枝10 g;②气虚血弱致肢体乏力者,加黄芪20 g、龙胆草20 g、党参20 g、熟地黄15 g、黄芩15 g、鹿角胶15 g、栀子10 g、杜仲10 g。水煎服,取液400 mL,1剂/d,分2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3-4]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生活完全自理;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影像学检查稍有异常,生活基本自理;无效:临床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影像学检查没有改变,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5]。神经阻滞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缓解症状,但是不能根治疾病,易复发。中医理论中,该病属于“头痛”的范畴,病理机制为脉络阻滞、痰滞血瘀、气血失和等,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调气和血、祛风散湿等[6]。针灸治疗的原理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肌肉痉挛和紧张,达到活血通络的目的。同时,丹参、当归具有益气补血、止痛祛瘀的功效;赤芍、香附、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理气祛痛的功效;葛根、天麻具有平肝熄风、解痉清热的功效;地龙、五灵脂、牛膝具有舒络行气、解痉去痛的功效;菊花、桃仁、红花、珍珠母具有平肝理气、清热明目的功效;白芷、羌活、威灵仙具有疏通脉络、除湿祛风的功效;桂枝具有温补行气的功效;全蝎具有祛风镇静的功效,各药合用达到除湿祛风、活血化瘀、平肝理气的目的。

综上所述,颈椎病应用神经阻滞联合针灸和中药治疗,取得的疗效较单纯神经阻滞治疗的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 高仰来,姚军汉,郭军雄.颈椎病中西医分型的研究概况及临床意义[J].中医正骨,2011,23(8):78-80.

[2] 陈 萍.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92-193.

[3] 赵青山,高海燕,赵 娜,等.中西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64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8(7):44-45.

[4] 朱清广,房 敏,潘 磊,等.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节段三维空间位置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7):922-925.

[5] 邹 艳.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9):152.

[6] 李洪图,魏 铭.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4,10:114-115.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681.531

B

ISSN.2095-6681.2015.023.055.02

猜你喜欢

颈椎病疗程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