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地膜覆盖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改进

2015-10-18刘霞

长江蔬菜 2015年23期
关键词:菜苗覆膜栽培

刘霞

蔬菜地膜覆盖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改进

刘霞

特约栏目主持:李金堂

男,植物病理学博士,副教授,潍坊科技学院蔬菜病虫害研究所所长,潍坊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寿光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主要从事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预测预报、植保软件开发等方面研究。主讲 《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等多门课程。主编出版《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共9册)。研制成功“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实用专家系统(VDDS)”软件(软件包含千余种蔬菜病虫害及万余幅数码图片)。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导读:地膜覆盖栽培是目前蔬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栽培形式,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存在地膜种类选择不当、种植蔬菜选择不恰当、地膜覆盖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蔬菜未取得理想的产量和品质,最终影响生产效益。文中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地膜覆盖栽培是目前蔬菜种植上的一种常规技术手段,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一些新建蔬菜基地和一些适度规模蔬菜园区表现较为突出。近年来,当地农技部门针对地膜覆盖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改进,现介绍如下。

1 地膜覆盖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蔬菜种类选择不恰当

多数蔬菜通过地膜覆盖种植确实可显著增产,但有部分蔬菜特别是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后效果一般,如番茄;有些甚至覆盖地膜后减产,如四季豆。

1.2 地膜选择有误区

近些年,随着当地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上应用的除透明地膜外,还有大量以黑色为主的除草地膜,多数菜农误以为黑色地膜增温性好于透明地膜,于是不管什么蔬菜都选择黑色地膜,尤其是在种植春大棚蔬菜时一律选用黑色地膜,但效果不佳。

1.3 覆盖方法不科学

当地地膜覆盖方法传统的有2种:一种是先定植后覆盖膜,最后放苗,该方法覆膜质量不高且极易损伤菜苗,极其费工。据调查,每栽植667 m2辣椒平均覆膜用工达到3~4个,且不能达到地膜覆盖所要求的“平、实、细、净”的效果。另一种是先覆膜、后打孔,这种方法虽提高了覆膜质量,但由于定植穴是打孔器具挤压形成,易导致定植穴四周土壤板结,不利于根系生长而影响菜苗生长。

2 技术改进

2.1 选择适合地膜覆盖栽培的蔬菜种类

根据是否适合地膜覆盖栽培,将蔬菜分为4类:一是效果特别明显的,如黄瓜、豇豆、西葫芦;二是效果比较明显的,如茄子、辣椒、春白菜、春萝卜等;三是效果一般的,如番茄;四是效果较差的,如四季豆。

2.2 选择适宜的地膜种类

透明地膜透光率高,增温效果较好,覆盖后地温回升快,应作为春大棚地膜蔬菜种植的首选;以黑色为主的除草地膜覆盖后低温回升相对较慢,适宜在夏季用于秋延后蔬菜种植。

2.3 地膜覆盖栽培蔬菜移栽过程中的两种新方法

①栽前覆膜打孔器取土规范移栽 具体方法是先精细整地至“平、实、细、净”后覆盖地膜,达到“平展如镜”的效果;然后用自制的打孔器在打孔的同时将穴中的土取出置于地膜边缘,将菜苗定植后再将取出的土回填入定植穴四周封严地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保证了移栽苗的质量和覆膜的效果,而且节省劳力一倍以上。

②先开沟,后覆膜,打孔器取土规范移栽 第2种方法是在第1种方法的基础上将平厢覆膜改为开沟覆膜,即在栽植厢面上开2条10 cm深的定植沟,呈“W”形,但要注意的是地膜宽度应不低于90 cm。该技术措施主要应用于生长盛期对大水大肥特别敏感的蔬菜作物,如黄瓜,采取这种方法便于肥水追施,提高生产效率。

刘霞,陕西平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平利县城月湖南路农业局四楼,725500,电话:18709150917,0915-8421695,

2015-09-14

猜你喜欢

菜苗覆膜栽培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我和“上海青”
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自然栽培的味道
栽菜苗
吃菜苗对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