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5-10-17崔朝云

关键词:汤剂泡脚糖尿病足

王 健,崔朝云

(晋州市人民医院,1.内分泌科;2.康复科,河北 石家庄 052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王 健1,崔朝云2

(晋州市人民医院,1.内分泌科;2.康复科,河北石家庄0522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63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82例与对照组8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或降糖药等基础治疗,根据病情进行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常规治疗,给予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内服、泡脚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量、血流峰时速)。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1.7%,高于对照组的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足背血流量、血流峰时速均提高,治疗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并煎自拟中药处方泡脚,可明显改善足背血液动力学指标,促进足部微循环,提高疗效,且无严重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感染等因素引起足组织或下肢破坏[1],出现溃疡、坏疽等病理变化的疾病。糖尿病足溃疡极易因多菌株混合感染导致病情恶化,难以控制,严重者甚至致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足部创面感染检查等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82例与对照组81例。治疗组男51例,女31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0.8±2.2)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病程(9.2±1.1);糖尿病足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3.2±0.7)年;其中湿性、干性、混合性坏疽例数分别为28例、13例、41例。对照组男51例,女30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0.4±2.1)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病程(9.3±1.2);糖尿病足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3.4±0.8)年;其中湿性、干性、混合性坏疽例数分别为28例、13例、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坏疽类型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或降糖药等基础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常规治疗,给予感染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内服药物组成:苍白术10 g、茯苓30 g、生地黄10 g(后下)、生薏米30 g、茯苓30 g、茵陈15 g、黄柏10 g;泡脚药物组成:半边莲45 g、公英45 g、苦参50 g、蚤休45 g、黄精30 g,煎制汤剂进行泡脚。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量、血流峰时速)。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肢体症状完全消失,足部溃疡基本消失,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接近正常;有效:肢体症状、足部溃疡好转,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无效:肢体症状、足部溃疡、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高于对照组的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2.2治疗前后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后足背血流量、血流峰时速均提高,治疗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血流量(ml/min) 血流峰时速(cm/s)治疗组 82  治疗前 21.1±1.8 33.0±3.5治疗后 34.7±2.1*# 42.9±2.8*#对照组 81  治疗前 21.0±1.9 33.1±3.1治疗后 24.6±2.2* 36.2±3.0*

2.3毒副作用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毒副作用。

3 讨 论

糖尿病足是多发于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并发症,据调查,糖尿病足致残率极高,截肢率可达15%[3]。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机体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均受到影响,容易引发周围血管疾病、神经病理学改变等[4],临床研究发现足部溃疡、坏疽主要是由于足部微循环受阻引起。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微循环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临床实践证实,泡脚对于调节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气具有重要意义[5]。我院所用泡脚汤剂中所含的苦参、公英具有抑制溃疡、抗菌作用,加上内服汤剂中苍术等药扩血管作用,黄柏消毒抗菌、清热燥湿作用等,可联合作用,有效控制感染,改善足部及下肢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并用自拟中药处方泡脚,可明显改善足背血液动力学指标,促进足部微循环,提高疗效,且无严重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 魏丽丽.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陕西中医,2014,32(7):322-324.

[2] 沈梦飞.中药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2(5):345-347.

[3] 赵玉梅.药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3,28(4):459-462.

[4] 赵彩云.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2(5):73-74.

[5] 陈佳佳.糖尿病足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1,30(20):98-100.

本文编辑:李淑雁

R587.1

B

ISSN.2095-6681.2015.017.082.02

猜你喜欢

汤剂泡脚糖尿病足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
夏季别忽视了泡脚
泡脚驱寒消百病
花椒泡脚好处多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