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县域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析

2015-10-15□文/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5期
关键词:县域河南省电子商务

□文/周 欢

(河南大学商学院河南·开封)

河南县域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析

□文/周欢

(河南大学商学院河南·开封)

[提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省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与电子商务指数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由此分析河南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并借鉴其他县域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提出适合河南省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以促进河南经济发展。

电子商务;县域经济;河南省;县域电子商务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开展。电子商务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发展壮大,是未来信息化网络化的一部分。河南省共有县域区划109个,县域人口7,112万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开展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文献综述

关于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业、企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刘佐太(2007)认为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行为,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产品经营市场化的有力手段,对促进当地第二产业的发展作用日益凸现,还可以提高县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于聚然(2008)认为,运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业,可以加速农业信息流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新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促进农产品的发展。

第二类,根据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对策。王雪梅等(2013)分析了河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应用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提出培育县域特色产业企业龙头,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发展特色文化,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是河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条件。陈苏勇(2013)基于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学校、企业、聚集”模式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以期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刘雪芹、吴红霞、张春玲(2013)提出一种与实体相结合的农村消费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芦阳(2011)分析河南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多渠道建设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加强支持条件建设。李笑白(2006)对河南省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养专业人才,发展河南旅游产业链。

第三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杨坚争(2011)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我国电子商务指数每增加1%,就会带动GDP增长0.017%,而且影响幅度越来越大。电子商务要素已成为促进我国GDP增长的动力,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引擎。但是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与电子商务对发达国家GDP增长的影响还有较大的差距。范玉贞(2010)根据电子商务和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电子商务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作用的结论;黄睿君(2010)把电子商务因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并加以分析,得出电子商务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转折点。桂学文(2011)提出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并进行了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实证分析部分。

综上所述,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并提出发展县域电子商务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不明显,由此分析发展农产品县域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二、县域电子商务与经济发展关系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县域经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沙集模式,是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农民创造出来的电子商务模式,即:农户自发地从事简易拼装家具的网络销售及加工,直接对接市场,家具拼装业务急剧扩大;东高庄模式,是河北省清河县东高庄村开展电子商务的模式,清河县是全国最大的羊绒纱线生产基地和主要的羊绒产品生产销售基地;乐从在以往引进阿里巴巴等外来电子商务企业的基础上,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这个岭南小镇正在利用外脑,在大宗商品领域扶持自己的电子商务企业,加速自身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以上各个县镇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县域经济飞速的发展,从原来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各个地区的模范县。有些既是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县,还是中国县域百强县。由此可见,发展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各个产业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对各个产业的促进作用。随着世界各地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经济学日益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关于网络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测度体系也不成熟。网络经济学主要依靠的是信息和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属于信息技术因素,可以用以知识为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我国学者通过选取电子商务发展的指标得出电子商务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利用2011年各省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与2011年互联网普及率、网民数、网商发展指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网商发展指数由阿里研究中心发布,包括发展规模、普及指数、经济水平指数、网商生态指数和增长趋势指数。(表1)

表1 模型汇总

表1中,P值趋向于0,判定系数0.914,说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解释变量互联网普及率、网民数、网商发展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物流支持系统建设以及提高信用水平等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河南发展县域电子商务的瓶颈与对策

全国的网络交换中心设在郑州,国内首个县域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落户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国际商贸城。河南省县域经济各具特色,一批以农业为主如临颍食品产业等一批优势产业带的形成,创出了“华英”、“双汇”、“金苑”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牌农产品。

(一)河南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瓶颈

1、县域经济水平低,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差。大多数县域经济规模不大、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县域网络设施、城镇建设、交通运输、教育卫生和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县城和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使出口产品生产成本提高。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3、农民缺乏电子商务意识。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现代农业意识,其知识结构、信息观念、生产方式等都未达到信息化的要求,所掌握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也相对有限,

4、农产品的特殊性。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的对象是农产品,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不易储存,在保鲜、运输和加工处理上不同于其他产品,更加大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困难。

5、县域电子商务支持体系的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支持条件,如订货系统、物流配送系统、支付系统等,交易支持条件的不完善将直接制约县域电子商务的实现。

(二)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县域电子商务对策与启示。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类: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融合,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增长极驱动模式,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内一个产业成为推动型产业应该具备几个方面条件:第一,区域内该产业必须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第二,要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第三,要有与之适应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政府干预模式。

1、政府主导。通过借鉴以上各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对农产品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紧要。依托河南省政策优势,由政府牵头搭线,“自上而下”的开展县域电子商务。我省由政府设立电子商务协会,更具权威性,农民等更加信任,敢于尝试,并且为村民发展电子商务提供联系的平台。

2、营销策略。县级政府领导可以为电子商务网站做代言,推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政府与中国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合作,给适合群体发送短信和多媒体广告,广而告之增加知名度。在政府网站上进行专题宣传。

3、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生产中的水污染、农药残留、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现在农产品出售中遇到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应依托电子商务协会或龙头企业,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增加农产品多样化和改善农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冷冻仓库、冷冻车,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依托电子商务扩大销路。

4、结合县域经济特色。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依托县域经济的特色,例如河南省农产品土特产有淮山药、大枣等在全国闻名,各县域应该抓住机遇,立足于本县,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并依托知名豫商品牌,或与龙头企业合作,扩大知名度,加快品牌培育,县长代言,利用知名栏目大力推广,形成县域产业群。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充分发掘河南省县域地区的特色旅游,扩大知名度,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例如云台山、中岳嵩山等,发展特色旅游,网上售票,个性化定制路线。弘扬特色文化,例如举办文化节,形成特色旅游风景区、特色文化、和土特产、服务业等一体化产业链。

综上所述,河南省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比较薄弱,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借助这些优势,并在借鉴其他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发展优势产业入手,建设电子商务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发展适合河南省的县域经济特色的发展模式,带动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加速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佐太.试论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的发展[J].农村经济,2007.6.

[2]于聚然.扶植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8.9.

[3]王雪梅,李江涛.河北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11.

[4]陈苏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学校、企业、聚集”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4.

[5]刘雪芹,吴红霞,张春玲.与实体相结合的农村消费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13.10.

[6]芦阳.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苏商论,2011.10.

[7]李笑白.河南省旅游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策略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

[8]杨坚争,周涛,李庆子.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0.

[9]范玉贞,卓德保.我国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8.

[10]黄睿君.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2010.6.

[11]桂学文.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12]电子商务协会编.中国电子商务年鉴[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F713.36

A

猜你喜欢

县域河南省电子商务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