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发展中融资问题研究

2015-10-14牛晓峰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融资问题现代农业对策

牛晓峰

摘 要:农业资金不足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脚步,必须加快解决农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融资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融资问题;对策

1农业现代化理论

现代农业的含义是:在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采用高效的生产资料,使用恰当的农业管理方法的农业产业。一般是针对上世纪50年代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产业。依照农业生产力特征分类,现代农业是新型的产业。不过现代农业要想长久的进步,还需解决在融资上的障碍。

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高效便捷的体系。并且它强调的是行政机关和农民之间的协同关系,强调环境和机制的统一。它是一个不均衡状态下的体系,是过去的农业产业的一个质的飞跃和进步。我们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对农业融资需求的研究,包括了资本运营的研究,比如说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等。

2 现代农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农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资金外流严重

首先,农村资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其次,农村资本外流的现象长久存在,我国的商业银行或者国有银行在农村多班里的是存款储蓄业务,吸收了大量农村居民的存款,并遵循了定期长期存款的规则,将吸收存款的银行存款通过归档的中央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按存款准备金支付存款,或通过购买国债和金融债的形式转移农村资金外流。上述的行为是农村资本外流的原因和现状。

2.现代农业没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政策性资本业务下滑

农村的资本运作和城市不同,因为政策性银行业务的锐减,使得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就变得十分困难。

3.农村金融业务种类少,供需失衡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差距也比较大,可能每个地区对于金融资金的需求方向都是不同的,比如说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可能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是比较急迫的,而一般的商业金融机构,它是不可能提供这样的资金,弱私人融资面临的巨额资金需求和心脏无法做到;中等发达地区主要面临资金需求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是面向龙头企业,民营企业,一般还没有建立合理的信贷结构和信贷机制,该程序是不同的,成本高,这些企业为了融通资金只好另辟蹊径。

5.正规金融融资渠道缺乏,民间借贷成风

农村资金主要是通过金融渠道和农村市场的资金外流,这是长期的结果,中国的农村信贷资金的经济制度的差距逐年增加,农业投资严重短缺。没有把正规金融机构的功能与民间金融相结合,改善民间借贷往来环境。结合民间金融具有对地方信息的识别能力,良好的信用关系,明晰产权关系和管理弹性的特点,银行虽然有各方面的干扰,但其仍有活力。

3 农村融资主体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农村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巨大的资金支持,不管是农民还是农村企业都需要大量的资本,但是在农村融资过程中却往往不那么顺利,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

(一)农业建设的的风险大、收益低,不符合银行追求盈利的目标

我们说农业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受到市场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产业本身具有较大风险。同时,农产品本身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特点又会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收益偏低。因为农业的这些特点,就会使得商业银行在选择放贷地区时往往忽略了农村地区,毕竟商业银行还是要追求盈利为目的的。在此背景下,一些政策性银行也选择退出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就使得农村地区在融资问题上更加举步维艰了。

(二)农民信用水平不符合与银行放贷条件

一般情况下,农民的贷款主要以抵押性贷款为主,而抵押物的家只有不好估算,其次农村的土地和房产难以办理房产证也使得价值难以确定。另外,在农村地区也没有相应的贷款信用担保公司,使得银行对农村放贷的风险增加,所以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农民放贷。

(三)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等

农村的企业往往都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掌握的一些信息不愿意向社会公开,而银行无法了解到相应的公司信息,使得银行的放贷风险加剧,这也是银行不愿意向农村企业放贷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农村地区没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我国对于农村地区的投融资项目并不很重视,配套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跟上,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融资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而民间借贷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而且越来越难以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商业银行如果向农村地区放贷,会导致自己的金融风险加剧,所以在控制贷款数量时一般都把农村地区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五)农村地区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环境不佳

我们看到一般的农村地区都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就导致了很多拖欠贷款甚至恶意不还贷款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整体的信用环境恶劣,加大了农村放贷的风险,这又导致了很多商业银行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就形成了农村地区融资难的一个恶性循环。

4 加强现代农业融资水平的方法

(一)加强商业银行对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的力度

1.农业银行的服务业务的转变

第一,农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对于现代农业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强调农业银行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农业银行的加快改革步伐,银行要改革以适应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并且要勇于创新和发展。农业银行调整的经营范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县域商业金融的导向作用。

最后,商业银行必须落实风险责任制度。

2.丰富银行业务,完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

邮政储蓄银行对于农村的融资业务力度还有待加强,并且很多农村资本外流也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多障碍,所以我们要发展银行多元化业务,要完善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制度。

3.发展村镇银行,补足农业金融服务空缺

鼓励商业资本从不同渠道投资到农村金融部门,通过增量开发模式,对新农村民营银行的股权改革模式。村镇银行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不受层层审批、灵活的机制之间的关系的限制,有利于小额信贷的发展,它可以利用这一地区的资金聚集在这一地区的贷款,惠及当地。农村银行可以与当前的农村信用金融机构一起竞争,这样才能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可以加强农村金融的灵活性。

(三)大力构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要大力发展各类的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为农村信用制度的完善提供稳定的基础。另外,对于该类的中介信用公司的资质也要加强审查,要压力查处一些违规的中介行为,净化农村信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新永丰降到最低,保障农村融资的安全性。

(五)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

我们说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所以只有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才能让农村融资环境更加高效和安全。所以我们要对《商业银行法》进一步的调整,以适应于多变的农村环境。同时制定《县域经济促进法》,保障一些贷款项目能够尽快进入农村融资市场。对于一些法律法规的空白处要加以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各种金融违规现象,才能真正保证农村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第二,发展现代农业,完备的金融环境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净化金融环境,不断更新金融组织形式,同时完善农村信用评估机制,健全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对于整体的现代农业金融水平会有显著提高。

5 结束语

农业企业的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是天生的弱质产业,分布比较分散,规模相对较小,收益率不太稳定。在融资渠道方面存在着银行信贷成本高、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农业企业地位不受重视等现状而造成融资困难,从而制约了其发展。解决融资难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吴成颂,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策略研究[J],经济纵横,2009,(4).

[3]李思跃,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现代农业科学,2009,(7):298-299.

[4]陈耀芳、邹亚生等,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融资问题现代农业对策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诊错因 知对策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