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柑橘出口的潜力研究

2015-10-14

广西农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柑橘

张++丹

摘要:文章从劳动力成本角度,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中国柑橘出口潜力的持久性进行了短期预测,研讨中国柑橘出口长短期的发展潜力是否还存在,分析其可持久性;运用对数模型从劳动日均工价角度对其进行长期预测。结果说明柑橘出口发展潜力还存在,劳动日价均价还没上升到出口优越性完全丧失的边界。并提出了增强我国柑橘出口的建议。

关键词:柑橘;出口发展优势;ARMA模型;

中图分类号:S6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15 )02-0043-05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n Chinese citrus's export potential

Zhang Dan

Abstract:From the aspect of labor cost, the durability of Chinese citrus's export potential was predicted forshort-term by using the ARMA modelin this paper and to discuss the possible existing and durability of ex-port potential i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Using logarithm model, this paper has conducted a long-termpredi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king day average wages. Long-term foreca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tential of citrus exports is existed. The working day wages average didn't rise to the border which makes thecompletely losing of export advantage. At last, the paper gives advises to enhancing our citrus export.

Key words: Citrus; export advantage; ARMA model

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国际化的推进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国柑橘在国际竞争中有较强的竞争力。但近年来,我国农资价格稳步上涨。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劳动力也处于日益衰减的状况,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夹紧,这种窘境日益清晰,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不足带来日平均用工均价的持续攀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近日表示“到2013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再增长,之后就是负增长”。2013年将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转折点,在小农经济及我国经济保持8%的增速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日益稀缺已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这将为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带来持久动力。柑橘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成本的高低与日平均用工均价以及农资价格紧密联系,尤其是日平均用工均价。笔者对其短长期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其持久程度进行了讨论。

中国柑橘出口潜力的短期分析

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频率最高的分析方式是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是通过过去时点变量数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当变量间呈现多样性特性时,使用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来预测平稳变量就是最适宜的。由于柑橘出口影响因素符合多样性特点,因此选择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来进行预测。

预测中国柑橘短期出口潜力,本文将历年世界范围柑橘出口价格与中国出口价格的价差设为变量1,即pricea,该变量在短期能够胜任出口潜力的分析。实证分析前对pricea进行单位根检验。同时对序烈pricea做差分,得到dpricea=pricea-pricea(一1),并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表l是短期ADF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结果。

根据图1看出,偏自相关图中有两项明显不趋近为零选择p为3或者4,根据自相关图可以判断q为3,所以建立ARMA(3,3)或ARMA(4,3)。赤池信息准则和施瓦茨准则均要求仅当所增加的变量能够减少AIC值或SC值时才在原模型中增加该解释变量.。建立的模型检验结果如表2,可以看到AIC和sc检验准则中ARMA(4,3)的值要少很多,所以选择ARMA(4,3)模型。

经过整理最终得到:Dpriceat =0.34272+0.7088dpriceat-4+8-0.9928一3

根据上述拟合残差的趋势,对模型估计的适合性进行检验。虽然选择10期滞后,但是模型相关系数已经在3期结尾。拟合概率不高,但只代表接受的概率高些,不代表不拒绝原假设。可以看出对未来四年进行预测。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存人序列DPRICEAF中,同时显示了预测值的线图以及加减两个标准差的区间带,同时给出预测效果评估。虽然偏差比例和方差比例较大,协方差比例较小,预测结果不是很好,但我们一般预测只是预测1年的情况,而在这里预测三个因变量的情况(三个年份),统计指标就不明朗。从预测图中,可以看出未来四年的波动趋势继承了2006到2010年的整体蔓延趋势和波动幅度,从图2可看出只是起伏弱化。从一阶差分的定义也可以知道它考察的是国际柑橘连续年份内出口价格上浮的幅度与中国柑橘连续年份出口价格上浮的幅度的差值,可以从预测结果中看出短期内国际柑橘出口均价之差不会消失,短期预测表明中国柑橘出口潜力将继续存在。

中国柑橘出口发展潜力长期预测

实际上,通过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表明,国际柑橘出口价格与我国柑橘出口价格之差的时间序列不平稳,但是国际柑橘出口价格趋于平稳的,这就说明我国的时间序列不平稳,柑橘生产成本变化对柑橘出口价格产生了刚性影响,这就使得在数据中出现价差的负值。

从长期看,在现有生产技能水平下,我国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与农资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柑橘成本的刚性上升,累计到一定阶段时会促使柑橘出口价格刚性上涨,突破国际柑橘出口均价对我国柑橘出口价格的设置的压力线,再进一步发展使我国柑橘出口价格接近国际柑橘出口价格,出口优越性就会丧失。影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为日平均工价和农业资料的价格。特别是日平均用工价格,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它的上涨是必然的。

为了从成本变动方面对柑橘出口潜力进行长期发展分析,以我国出口价格作为因变量,对其取自然对数记为Inout;考虑到平均的日用工价格与农资投入费用之间存在替换关系,仅以日平均用工价作为自变量,取其对数值,记为Inlia,采用对数模型。首先对序列Inlia做折线图,可以看出选择含趋势项和截距项进行单位根检验,在这里我们选择对原序列Inlia做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Inlia序列以较大的P值0.7959,即79.59%的概率接受原假设,即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将Inlia分别作一阶和二阶差分然后做ADF检验,一阶差分为存在单位根,二阶差分结果如表3,ADr检验的t值为-3.810631小于10%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3.7015 34,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4.450425,因此二阶差分序列Inlia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同样也对序列Inout做单位根检验,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存在单位根,于是对其二阶差分序列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ADF检验的t值为-3.347100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3.007406,因此二阶差分序列Inlia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以Inout做因变量,Inlia为自变量进行ols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建立新序列e为模型的残差序列,并绘制e3的折线图(图略),大致可以看出序列e是平稳的。对序列e做ADF检验,见表3。ADF检验的t值为一3.909127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886101,因此残差序列e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e为平稳序列表明序列Inout和序列Inlia存在协整关系。

模型系数表明,日平均用工价上升100%,最终柑橘收购价格每千克会上升0.81541931元。由于设立模型过程中略去了其他一切费用,例如农家肥费、化肥费、农药费、畜力费、机械作业费等。模型系数实质上是一种综合系数关系。

由于国际柑橘出口均价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估计实证期内其平均数值为0.782058369(单位为美元/千克)。世界柑橘出口均价与我国之差的均值为0.402398619美元/kg,由以上两者得出我国柑橘出口价格的第一临界点0.37965975美元/kg(此价格介于2006年与2007年中国出口价格之间)转换为人民币计量为2.77424627。这个临界点为由于生产成本上涨致使中国出口价格挣脱国际出口均价临界点,出口潜力丧失。第二临界点即0.782058369美元/kg(此价格高于2010年价格),是中国柑橘出口价格超过国际柑橘出口价格的临界点,这时出口潜力完全丧失。基点一为均值点(2.859057202,17.49),第一临界点二为( 2.77424627,16.7844358),运用模型计量预测第二临界点为(5.29414407,37.7481006)上述预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生产技术变化的情况下,当日平均用工价上涨到16.7844358元/d时,中国柑橘出口优越条件开始丧失,目前已经超过;当日平均用工价上涨37.7481006元/d时,中国柑橘出口优越条件完全丧失,现在工价正在逼近。

综上所述,短期预测表明我国柑橘出口还具有潜力,长期预测表明我国柑橘日平均用工价上涨使得出口优越条件丧失部分,但还不至于完全丧失(未超过0.782058369美元/kg)。柑橘日均用工价格已经到达致使出口潜力开始丧失临界点(已超过0.37965975美元/kg)。

政策建议

优化柑橘种植品种,提升柑橘年均供给量

由于中国柑橘成熟期过于集中,就我国南方柑橘主产区而言,每年11至12月和1月份基本上是柑橘的上市季节,价格很难达到期望价格。市场供求时间段并不匹配,因此,一要优化柑橘生产区域布局,突出产品区域特色,尽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优质柑橘出口基地(如江西南丰密橘口基地)。二是调节柑橘品种,寻找农业专家评估当地土壤、气候,适当选育早熟晚熟品种,错峰选种,实现均衡的柑橘供给,为保证柑橘价格稳定打下基础。

以工业集约化思想推进柑橘产业,向国际看齐制定标准,实现大农业,降低成本

以广西柳城为例,2013年,柳城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经营指导上有一定的产业经验:

一是,实行出境水果果同注册制度,为实现大农业打下基础。基地推行实施“优果工程”和“生态果同”建设,农业局引导果农采取“柑桔一捕食螨一灯一黄板一有机(生物)肥”生态栽培、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生产等技术,降低化肥使用多采用农家肥,提高果品果质,满足出口品质要求。同时积极做好出境水果果同注册登记工作,制定柳城蜜桔系列地方标准,走规范化种植道路。

二是实现产业集聚。全县通过评审并取得注册登记证号的水果协会、合作社共有15个,超过8000户果农加入到出境果园注册登记,并依此为新起点,对接国家、国际出口水果品质标准,严格把控化肥农药投入,增加农家肥的使用比重,使用滴灌技术,降低物资损耗率,节约劳动损耗,努力提高物质资料与劳动力使用效率。

三是苗木繁育基地的兴建,积极举办病虫害培训班,提高果农产业知识。今年以来,柳城县投入140万元在马山、四塘建立6.67hm2的柑橘无病苗木繁育基地,嫁接柑橘苗木80万株;争取项目资金93万元,建立2个面积共206.67hm2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举办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1500多人次,发放资料3万多份,全力将全县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在目前土地政策的情况下,以上举措都推进了土地非流转的大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实现进程。

猜你喜欢

柑橘
柑橘家族
气象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分析
柑橘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的分析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澳大利亚的柑橘出口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办柑橘黄龙病专题论坛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找到第一个柑橘木虱
中国的柑橘丰收但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