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工艺的研究

2015-10-13马明仑陈功义宋志元刘三侠张要齐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0期
关键词:粪肠菌液球菌

马明仑,陈功义,宋志元,刘三侠,张要齐*

(1.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3;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3.河南惠通天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工艺的研究

马明仑1,陈功义2,宋志元3,刘三侠3,张要齐3*

(1.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 新乡453003;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3.河南惠通天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日趋严重,其所导致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著。因此,开发安全、绿色、无毒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对我国绿色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而且还具有毒副作用小、残留低、无抗药性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发酵作为中草药的一种炮制方法,能提高中草药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同时产生新的药效物质。该研究选用黄芪、当归等中草药按比例组成复方,利用粪肠球菌对其进行发酵,以粗多糖含量和活菌数为检测指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试验设计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为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菌种:粪肠球菌(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药材与试剂:中药材(购自中药材市场)、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购自北京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粪肠球菌肉汤培养基、粪肠球菌琼脂(购自青岛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硫酸、乙醇、蒽酮以及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试验仪器

中药粉碎机;超净工作台;数控超声波提取机;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恒温培养箱。

1.3试验方法

1.3.1菌种活化

挑取两环斜面保存的粪肠球菌于活化培养基中,37℃条件下培养20~24 h,至对数生长期菌液的浓度为0.8 108~1.0 108CFU/mL时,制备得到一级种子菌液,用于发酵中草药。

1.3.2复方中草药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黄芪和当归粉碎后过80目筛,取复方中草药粉末10 g加入三角瓶中,然后加入100 mL蒸馏水,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搅拌均匀,调节pH值为7.0,115℃高压灭菌15 min,冷却后备用。

1.3.3复方中草药的发酵

将制备的一级种子菌液加入复方中草药发酵培养基中,用封口膜封好,在设定温度下培养,以粗多糖含量和活菌数为检测指标,筛选最适接菌量、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再设计正交试验。发酵液中活菌数的测定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

1.3.4菌液接种量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向制备的复方中草药发酵培养基中接种一级种子液,菌液接种比例分别为1%、3%、5%、7%、9%、11%,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0,37℃条件下发酵培养72 h,发酵结束后测定粗多糖含量及粪肠球菌活菌数,确定最佳菌液接种量。试验分为四组,每组3个重复,下同。

1.3.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分别用0.5M HCl和0.5M NaOH调节复方中草药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5.0、6.0、7.0、8.0、9.0,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一级种子菌液,接种量由1.3.4节确定,用封口膜封好,37℃发酵培养72 h,发酵结束后测粗多糖含量及粪肠球菌活菌数,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佳初始pH值。

1.3.6发酵时间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接种一级种子菌液于中草药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由1.3.4节确定,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由1.3.5节确定,用封口膜封好,37℃条件下发酵培养,发酵时间分别为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发酵结束后测定粗多糖含量及粪肠球菌活菌数,确定最佳发酵时间。

1.3.7发酵温度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接种一级种子菌液于复方中草药发酵培养基,接种量由1.3.4节确定,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由1.3.5节确定,发酵时间由1.3.6节确定,发酵温度分别为33℃、35℃、37℃、39℃、41℃,发酵结束后测定粗多糖含量及粪肠球菌活菌数,确定最佳发酵温度。

1.3.8正交试验优化复方中草药的发酵条件

在单因素试验条件下确定适合复方中草药发酵的菌液接种量、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的最适值。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菌液接种量(A)、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B)和发酵时间(C)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发酵结束后测定粗多糖含量及粪肠球菌活菌数,确定最佳发酵工艺。

1.3.9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10 mg,置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即得0.1 mg/mL葡萄糖标准品溶液。精密量取1.0、2.0、4.0、6.0、8.0、10 mL的0.1 mg/mL的标准葡萄糖溶液置于预先编号的1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然后分别吸取1.0 mL至具塞试管中,置冰水浴中5 min,再迅速加入现配的2%蒽酮-浓硫酸试剂4.0 mL,沸水浴中加热10 min,迅速置于冰水浴冷却5 min,室温静置5 min,另取蒸馏水1.0 mL,同样操作作为空白对照,在62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通过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0.413X-0.015(R2= 0.9999)。

1.3.10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粗多糖的提取:中草药烘干后,粉碎,过80目筛,按比例配成12 g放入三角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在超净工作台中紫外照射30 min,然后准确称取0.5 g放入2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45 mL 80%乙醇静置浸泡30 min,并超声破碎30 min,过滤,多次用75%酒精洗涤药渣,弃去滤液;将滤渣放入烘箱中烘干,加入2%盐酸45 mL,沸水浴1 h,冷却后过滤到100 mL容量瓶中,重复提取1次,合并滤液,用2%盐酸定容,备用。

粗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得发酵前中草药中粗多糖含量为8.32%。

1.3.11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菌液接种量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图1 菌液接种量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不同菌液接种量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菌液接种量为5%时,粗多糖含量和活菌数均达到最高值,随着接种量的继续增大,两者均有明显的降低。因此,单因素条件下5%为最佳菌液接种量。

2.2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不同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如图2所示。当初始pH值<7.0时,粗多糖含量和活菌数均随着pH值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当pH值为7.0时,两者均达最高。随着pH值继续升高,两者均逐渐下降。因此,单因素条件下pH值7.0为最佳发酵初始pH值。

图2 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2.3发酵时间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图3 发酵时间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不同发酵时间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粗多糖含量和活菌数均不断升高,发酵72 h时,两者均达最高,继续发酵,活菌数大幅度下降,粗多糖含量也有明显下降。因此,单因素条件下72h为最佳发酵时间。

2.4发酵温度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不同发酵温度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当温度为37℃时,粗多糖含量和活菌数均达到最高,当发酵温度继续升高时,两者含量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单因素条件下37℃为最佳发酵温度。

2.5正交试验优化复方中草药的发酵条件

由单因素试验确定正交试验各因素的水平值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图4 发酵温度对复方中草药发酵的影响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表2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影响发酵后粗多糖含量及活菌数的三个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发酵时间)>A(菌液接种量)>B(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最佳发酵工艺组合为:A2B3C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和菌液接种比例对发酵后粗多糖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活菌数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而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对两者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综上可知,复方中草药最佳发酵工艺组合为菌液接种量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时间72 h,发酵温度37℃。测得此条件下发酵后粗多糖含量为12.26%,粪肠球菌活菌数为7.9 109CFU· mL-1。

3 讨论

合适的菌液接种量在发酵工艺优化时十分重要。接种量小,菌体繁殖较慢;接种量过大,则会因营养物质缺乏,导致发酵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影响发酵效果。该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量对发酵指标的影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郭舒等的研究报道一致。

pH值作为影响菌种正常生长繁殖的因素之一,该试验的最适发酵初始pH值为7.0,这可能由于此pH值条件下,发酵菌种可以大量正常繁殖,抑制了其他杂菌的生长。

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和发酵后益生菌存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时间过短不利于菌种的正常生长繁殖,发酵也不能充分进行;而时间过长,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影响发酵后活菌数量,同时也容易产生酸味过大、颜色过深等现象,因此,发酵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

合适的温度对益生菌的生长和发酵十分重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发酵温度越高,益生菌的生长速率越高,菌体数量越多,可以降解中草药基质产生更多的多糖;若超过最适培养温度,则益生菌生长速率小于死亡速率,杂菌的生长加快,不断消耗基质中的多糖,导致基质中多糖含量的降低。

该研究利用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不仅使中草药中有效物质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同时又在发酵产物中保留了大量的益生菌,从而可以充分发挥中草药和益生菌在动物生产上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和促进动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为替代饲用抗生素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4 结论

复方中草药最佳发酵工艺组合为:菌液接种量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0,时间72 h,发酵温度37℃。测得此条件下发酵后粗多糖含量为12.26%,粪肠球菌活菌数为7.9 109CFU·mL-1。

S853.73

B

1004-5090201510-0041-03

2015-09-16)

新科工信息[2014]61号(项目编号:2014CXY05)

张要齐(1978-)男,汉族,农业推广硕士,研究方向:兽药研发和推广。

猜你喜欢

粪肠菌液球菌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微酸性电解水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抗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粪肠球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对根管粪肠球菌消毒效果的体外研究
应用多重PCR鉴定不同来源肠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