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5-10-13刘慧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关键词:阻型心脉稳定型

刘慧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慧莹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改善其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心绞痛

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率很高,病情危急,还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严重情况下,会引起休克,威胁患者生命[1]。本文主要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2.65±6.57)岁。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52.32±6.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常规吸氧、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抗凝、降脂类药物等治疗,当心绞痛症状发作后,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并给予中药活血通脉汤治疗,组方:红花6 g、生山楂20 g、黄芪15 g、炙甘草10 g、仙茅10 g、丹参15 g、党参15 g、田三七3 g(研末冲)、葛根15 g、当归15 g、炙甘草10 g、仙灵脾10 g,1剂/d,水煎煮后取药液,分2次服用,150 ml/次。两组患者均以30天为1疗程,1疗程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的疗效、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为依据,评估患者的疗效,显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消失,症状发作次数减少80%;有效:症状发作次数减少超过50%;无效:患者症状改善效果不佳或者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分别为17例、15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显效、有效患者分别为11例、14例,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s)

组别心绞痛持续时间(min)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49±2.142.21±1.2411.59±3.573.29±1.48对照组7.09±1.464.29±1.0311.46±2.326.02±2.15 t1.377.630.183.88 P>0.05<0.05>0.05<0.05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急,严重情况下,可形成血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其痛苦。传统主要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病情,但会产生一定不良反应,且很难根治。从中医的角度看,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心绞痛属于“胸痹”范畴,该疾病与生理改变、年龄存在一定关联。

老年群体正气较虚,气虚则会导致血运缓慢,形成淤血,对气血运动具有一定影响,临床可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当归、丹参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生山楂、当归、红花、田三七可活血化瘀通心脉[3];黄芪、党参、炙甘草可运血脉、益心气,对心肌代谢具有改善作用,提升心肌耐缺氧能力;生山楂可降脂[4],将上述中药联合应用,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利于缩短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黄永翔,张亦辉.中西医结合在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4,13(07):35-36.

[2] 郭明娃.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脉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8(02):165-166.

[3] 李炫京.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同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

[4] 神安煌,潘正星,欧阳远鹏.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04):507-508.

RR541

B

ISSN.2095-6681.2015.12.033.02

猜你喜欢

阻型心脉稳定型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心脉医疗为例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