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且……且……”格式的构式语法探讨

2015-10-13胡晓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8期
关键词:构式语义

摘 要:本研究中的“且……且……”格式是从网络流行文体“且行且珍惜”体(简称“且且体”)中抽绎而出,在结构上以“且……且……”连用为突出特征。通过对网络上“且且体”使用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合CCL语料库中“且……且……”格式的使用情况,我们从构式语法视角考察这一格式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并对“且且体”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且且体” 构式 语义

一、引言

一年前,某知名女艺人针对婚姻中出现的变故作出回应,在微博上发出“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语,短短十三字,引得众多网友纷纷效仿。一时间,各种版本的“且行且珍惜”纷纷出炉,“……虽易,……不易,且……且珍惜”句式在网络上大热。网友们想方设法地套用“且行且珍惜”来讨论各种话题,如“心态怎样,生活就会怎样,且行且珍惜”[1];有些贴吧上甚至还发起了造句比赛[2]。在网友的集体模仿中,带有“且行且珍惜”的表达出现频率很高,因此这一网络文体被称为“且行且珍惜体”,简称“且且体”。“且且体”的流行甚至也从网络语言延伸到了现实生活,如一家报纸以“再见,XP!且行且珍惜”为题,报道Windows XP系统终止服务[3],某消防大队也用“起火虽易,逃生不易,且行且珍惜”作为清明防火宣传语[4]。

本文从对“且……且……”连用结构的考察入手,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探讨“且且体”结构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并对“且且体”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且……且……”结构和语义分析

“且”是汉语中的常用虚词,更具体来说是现代汉语中使用的一个文言虚词。“且……且……”连用也不是一个新造的结构。我们从有关资料中找到的“且……且……”连用的解释和给出的例证列表如下:

我们主要考察现代汉语中“且……且……”连用的意义和用法,不讨论与古代汉语中“且”的意义和用法的差别,因此我们选择现代汉语作为语料来源。我们以“且$3且”为查询式(即搜索结果中包含两个“且”,前后两个“且”间隔3字以内),通过对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搜索,共得到264条结果,剔除一些诸如“并且”“而且”的词语,只抽取“且”作连词使用的例句,共有符合条件的记录187条,分类举例如下表:

在表2中,我们根据“且”后词语的音节数、词类不同以及“且”连用的个数把“且……且……”连用结构分为五个大类。其中A类是两个“且”后分别跟单音节动词(A1)或形容词(A2),B类是三个“且”连用后跟单音节动词(B1)或形容词(B2),C类是第一个“且”后跟单音节动词(C1),第二个“且”后跟双音节动词或更复杂的词组(C2),D类中的前后两个“且”都是后接双音节词,或为动词(D1)或为形容词(D2),E类跟前面几类不同,第一个“且”后的“尸高位”可以认为是成语“尸居高位”的简缩形式,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可以补全完整来理解,第二个“且”后跟的是一个双音节动词。

通过比较发现,如果“且”后连接的是动词,则表示动作的同时进行;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则表示所描述的事物或人物同时具有某些性质或状态。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且……且……”连用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用格式,“且”后多跟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同时进行或性质和状态的并存。

三、“且且体”的构式语法阐释

构式语法理论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构式表示与人类经验有关的重要情景”“是语言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转引自陆俭明,2008)。Goldberg(1995)把构式定义为“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并认为构成成分不能预测整个构式的意义。后来她(2006)又重新作了界定,“任何格式(pattern),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一方面不能通过其构成成分或其他已确认存在的构式预知,就被确认为一个构式。”这一界定涵盖了传统语法中从语素到句型的各个层级单位。她在上述界定之后紧接着指出:“只要有足够的出现频率,即使格式是完全可以预知的,那么格式也作为构式得以存储。” Croft & Cruse(2004)认为,有些构式包含有具体的词项(如“let alone,have a,away”等),有时不含有具体词项。

邵敬敏(2008)在分析汉语语法时提出“框式结构”的概念。他认为,框式结构使用起来,“只要往空缺处填装合适的词语就可以了,这比起临时组合的短语结构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他(2011)还提出,框式结构句法形式标准,要求不变项和可变项必须同时存在;必须有特殊的构式语法意义;与语境结合紧密,需要结合特定的语用功能以及感情色彩等。

陆俭明(2007)在为吴海波翻译的《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所作的序中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张三吃了个面包”等句子所代表的构式让人感觉不到具有构式义?针对这一问题,刘大为(2010)的解释是,有些句子感觉不到那种不可推断的构式义,原因恐怕就在于从词语推导出的意义与构式的意义正相吻合,理解得以顺畅进行,构式义也就透明化了。因此,语言的事实应该是既存在不可推导的构式,也存在可推导的构式,不可推导性不是构式的唯一性质。

本文讨论的“且且体”因带有“且……且……”连用结构而得名。从“且……且……”连用可推知该结构的部分意义(即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推导出的意义与构式义吻合。我们把网络上给出的“且且体”基本格式“……虽易,……不易,且……且珍惜”[5]稍作修改,参照邵敬敏提出的“框式结构”的特点,确定“X虽易,Y不易,且V1且V2”为“且且体”的基本结构,其中X、Y、V1和V2为可变项,“……虽易,……不易,且……且……”为不变成分。V1和V2处出现的动词不再限于“行”和“珍惜”两词,也可以是其他动词。在此结构中,“X虽易”和“Y不易”地位相同,分别是两个小的主谓结构,对X和Y做出陈述和判断。因为汉语中可以充当主语的成分多样,因而能进入X和Y位置的词类没有限制。X和Y须是相关同一主题的两个方面、两个阶段或两种程度等,因为X和Y要在语义上有关联才能构成“虽易”和“不易”的对比或比较。从语义关系上来分析,“X虽易”和“Y不易”之间并列表达一种“比较,对比,对照”关系,这种关系尤其通过“X虽易”中的“虽”字更清楚地表达出来。相对“虽易”来讲,“不易”之义得到强调,“虽易”表让步,“不易”是要突出陈述的内容。“X虽易”和“Y不易”合起来构成对某一事态的总体描述和判断,与“且V1且V2”中两个动作表达一种承接、条件或让步关系。

网络上使用此结构的表达很多,我们没有也无法做穷尽性的例句收集(以下例句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但仅就我们手头上掌握的例句来看,“且行且珍惜”出现频率最高,其次分别为“且V1且珍惜”和“且V1且V2”。下表中的各例都可归入“且且体”构式。

下面对表3中的例子具体分析。

(一)“生存虽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此句中的“生存”和“生活”是人生的两种不同状态,通过比较“虽易”和“不易”,意义重点落在“生活不易”上。尽管“生活不易”,人们还是要“珍惜”。因此,“且行且珍惜”中动词的语义重点落在“珍惜”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外媒把“且行且珍惜”译成“It is to be cherished”[7]是非常契合此处的语义的。)此处的“行”应看作是一个上位概念,并不特指某个具体动作,可以解释为“(某个动作)进行(的过程)”,因此意义较虚。如果要明确指出“行”的意义,须考虑结构出现的语境。比如:

(4)领导说:失业虽易,就业不易,且行且珍惜。(此处“行”义为“工作”)

(5)情感专家说:选择虽易,坚持不易,且行且珍惜。(此处“行”义为“继续维持一段感情”)

(二)“吃饭虽易,减肥不易,且吃且珍惜”

同样,“吃饭”和“减肥”也是语义相关的两个词,都与“吃”有关,但这里不是要表达“一边吃一边珍惜”的意思,因此“且……且……”结构中两个动词的意义并不是同时得到强调。“且V1且珍惜”的语义重点落在“易与不易”的讨论中与话题相关的“V1”上,也就是说如果用“且V1且珍惜”,那么强调的是前一个动词V1而不是“珍惜”。更多同类的例子如下:

(6)教书虽易,教好不易,且教且珍惜。(意为:还是要教。以下分析与此句相同。)

(7)读经虽易,坚持不易,且读且珍惜。

(8)首付虽易,按揭不易,且还且珍惜。

(9)美食虽易,减肥不易,且尝且珍惜。

(10)购车虽易,省钱不易,且省且珍惜。

(三)“开会虽易,落实不易,且说且践行”

此结构中的V1和V2都是具体的动词,因此两个动词意思同等重要,同时得到强调,“且……且……”可解释为“既……又……”。再如:

(11)报价虽易,成交不易,且看且留意。

(12)看房虽易,买房不易,且看且比较。

(13)报名虽易,考过不易,且学且努力。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见,V1和V2的语义可以是受到同等程度的凸显,也可以是在有“易”有“不易”的语义条件下,只凸显V1或V2。那么如何判断凸显的是其中一个动词的语义还是同时强调两个动作的进行?除了分别考虑X和Y的语义,还要综合考虑X和Y结合起来构成的一个总语义,当然还须考虑X,Y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尽管“易”和“不易”状况是显而易见的,但具体要进行的动作需要借助其他成分的语义和语境才能判断。因此“且且体”的构式义可抽象概括为:“有两种对立或有差异的陈述或判断,综合两种陈述或判断所得出的结论是后面某个动作或两个动作的进行”。

此外,尽管“且且体”在形式上表现为陈述句,但是可根据具体语境表达陈述和祈使语气,或陈述某个事态(如例(6)),或提出某些建议或劝告(如例(7)-(13)等)。“且且体”结构简单,套用较文言化的结构使语义表达凝练,从而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因此具有很强的表述功能。以上各例如果改成白话文的表达,则显得较为啰嗦且大失文采。

四、“且且体”流行原因

“且且体”缘何在网络上大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网络文体的产生提供了物质载体。各种网络文体的流行,其实都不是偶然发生的。流行是“创新和从众之间张力平衡的结果”(俞燕、仇立颖,2009)。网络时代进行语言创新给语言使用者提出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而模仿他人的语言却导致个性泯灭,不能彰显个性。因此,在这两种心理的矛盾互补中,流行语得以流行。同时,流行语的出现也是语言和社会互动的体现。

二是如上文所述,“且且体”的基本结构是一个框式结构,结构上规范标准,稍显文言形式的表达可收到言简义丰的表达效果,使用者在讨论某个话题时,把相对复杂的内容压缩到这一相对简单的结构中,语言形式上尽管从众,但可在话题内容上实现创新。

此外,从这个格式的语义内容来说,对于“易”和“不易”的讨论很容易引起网友对于现代生活的压力和当下处境的思考,产生很大的心理共鸣。还有一些网友在一种娱乐游戏的心态中使用这一结构,其中不乏自我调侃或者搞笑的成分。通过大量套用这一格式,使用者或宣泄了久受压抑的情绪,或表达了个人面对当下处境的感受,或自我嘲讽,因此这一表达可根据个人需要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中。正是因为这一文体能够直接表达出真情实感,因而才受到广泛喜爱和模仿。

五、结论

“且且体”构式的语义主要通过“且……且……”连用体现出来,但通过对所搜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且……且……”格式中两个动词语义有时并不是同时得到强调,因此,“且且体”构式可以是强调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也可能在具体语境下侧重“且……且……”后的其中一个动词。

由于跟特定事件有关联,加之网友的疯狂模仿,短时间内“且且体”大热,大量使用“且且体”的表达应运而生。那么这一合乎汉语语法规范的表达是否也会像其他网络流行文体一样难逃“速生速灭”[8]的命运,转眼成为“流星体”呢?“且且体”命运到底如何?我们现在还无法预知;但一旦此类表达泛滥成灾,“且且体”将会变得平淡无奇。此外,还可以确定的是“且……且……”连用作为汉语中一个固有结构不会退出语言使用的舞台。

注释:

[1]http://weibo.com/u/2154464653

[2]http://tieba.baidu.com/p/2960239707

[3]http://tech.ifeng.com/it/detail_2014_04/08/35548474_0.shtml

[4]http://www.zjrxz.com/news/20140404/180561.html

[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8cDQgnE-w4GlD1BlcOk_ps6eYQ1Wo5yE7BN4-5AhjUP2pyYNpAumoWCXylAxZbokShaIvMm-IVFYfnJuUELC_

[6]我们未把“爆料虽易,结局不易,且看且狗血。”归入“且且体”,因为“且看且狗血”中的“且……且……”意义大约相当于“越……越……”,而不表示动作同时进行或状态并存。

[7]“且行且珍惜”有了英文版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40404/200200.shtml

[8]曹方:《网络文体速生速灭的“全民造句”》,上海信息化,2011年,第12期,第80-82页。

参考文献:

[1]Croft,William,& D.Alan.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3]Goldberg,A.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4]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辞源编辑部.辞源(修订本)第一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J].当代修辞学,2010,(3):7-17.

[6]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1):142-151.

[7]陆俭明.《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序[A].吴海波.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手册[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邵敬敏.汉语框式结构说略[J].中国语文,2011,(3):218-227.

[11]邵敬敏.“连A也/都B”框式结构及其框式化特点[J].语言科学,2008,(4):352-358.

[12]王政白编纂.古汉语虚词词典[Z].合肥:黄山书社,1986.

[13]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14]俞燕,仇立颖.框填式流行语何以如此流行?[J].修辞学习,2009,(6):71-80.

(胡晓梅 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79)

猜你喜欢

构式语义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明辨概念,确立学科研究范式
浅析俄语动词前缀语义的意义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简论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
语义搭配的辨识与修改
语言的单位究竟是什么?
构式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构式语法角度下对双宾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