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和2013年信息与控制工程类论文录用情况统计分析

2015-10-10姜丰辉

学报编辑论丛 2015年0期
关键词:职称学报青岛

姜丰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山东 青岛266061)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和2013年信息与控制工程类论文录用情况统计分析

姜丰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山东 青岛266061)

以《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和2013两年内通过初审的信息与控制工程类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 4种情况下论文的录用率,即专家审稿意见、第一单位层次、第一作者职称以及基金支持级别。结果表明:审稿专家意见是稿件录用有否最重要的参考依据;论文第一单位的层次越高录用率越高;科研团队合作的论文的录用率更高;论文有无基金支持录用率差异不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信息与控制工程;论文录用率;专家审稿;作者单位;作者职称;基金论文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科技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数理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1](即第6版),是首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荣获2008年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11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报刊三等奖,2012年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作为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学校的学报,在近年来高校学报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能取得这些成绩与学报严把录用关杜绝“人情稿”“关系稿”[2]是分不开的。本刊在稿件录用上严格按照“三审制”要求,尤其是利用网络进行“小同行”专家“双盲”审稿后编辑部决定一篇稿件是否录用的唯一标准就是稿件的学术质量。信息与控制工程类论文是本刊的特色栏目之一,本文作者负责该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辑工作。本研究对该类论文2012和2013年的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得到一些规律性的结果并对以后其他编辑的稿件处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刊在2014年1月1日正式启用了采编系统,在启用采编系统之前来稿信息登记在纸质稿件登记表上。通过初审的稿件送审一般由负责送审的编辑建立关于论文送审情况的 Excel表格,论文原稿及专家审稿单均为Word文档,所有信息的统计只能由人工完成。本研究以2012 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所有通过编辑初审的信息与控制工程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学科编辑在日常稿件送审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论文送审情况的Excel表格为基础,结合人工查排阅纸质稿件登记表上每篇稿件的录用情况、Word版专家审稿单上的审稿专家处理意见及每篇论文的Word版原稿上的作者职称、单位及基金支持情况对相关稿件的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到数据处理的方便及大家对论文第一作者及第一单位重要性的认识[3],论文作者职称统计第一作者职称,作者单位统计论文的第一单位,基金支持统计每篇论文最高级别的基金。

2 统计及分析

2.1专家审稿意见

本刊自 2003年开始采用“小同行”[4]专家“双盲”审稿,即按照投稿论文的题名、关键词、参考文献[5]等信息从各大学术数据库选择1个“小同行”专家审稿。与之前的单纯从校内选择相同或相近学科的审稿专家相比,由于选择面更大,选择的专业方向更细,所以这种方式选择的审稿专家更加“专业”。选择的审稿专家均是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点大学的学者,提高了审稿专家的权威性。当然,这种审稿方式极大地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但是为了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双盲”审稿指对审稿专家隐去作者姓名单位等信息,对作者隐去审稿人信息,这样对审稿专家来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考虑和影响。

选择一个合适的审稿专家只是审稿的步骤之一,在审稿专家审理完稿件并返回审稿单之后编辑部如何根据审稿单作出终审决定也很重要。这一步既是对稿件的评价,同时也是对审稿专家审稿意见的评价。审稿专家审回论文的录用情况见表1。

表1 审稿专家给出各种处理意见时论文的录用情况统计表

从表 1总体数据上看,编辑部基本遵从了审稿专家给出的审稿意见,这从数据上表明了审稿专家审稿意见的有效性。尤其是当审稿专家直接给出不宜发表的意见时,只要论文作者未提出有效的反驳,论文无一例外均做出了退稿处理。当审稿专家给出明确的可发表建议时录用率高达87.50%,只有2篇论文因为编辑部在三审中发现存在严重问题而退稿。

由于审稿专家是从网络学术数据库选择的,在实行“小同行”审稿初期编辑部对专家的审稿质量有一定的担忧。但是经过10多年的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审稿专家只要接受了审稿邀请都能认真对待稿件的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出现由于审稿专家明显的不认真而导致的稿件重审。这说明尽管审稿专家是按照研究方向从网上挑选的,支付的审稿费也较少,但是绝大多数审稿专家都是尽职尽责的,也说明他们是为了学术荣誉和社会效益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在审理稿件。

2.2第一作者单位层次

本研究将作者单位分为4种,分别为青岛科技大学、“211工程”高校、普通本科高校(不含青岛科技大学)、其他高校及机构(包括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专科层次高校及其他非高校科研机构)。不同类型机构论文的录用情况见表2。

表2 第一单位为不同类型机构时论文的录用情况统计表

由表2可以明显看出“211工程”[6]高校论文的录用率最高,达到45%,紧随其后的是青岛科技大学,录用率也达到40.54%,而普通高等学校和其他高校及机构论文的录用率分别只有30.77%和21.43%。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编辑部在专家审稿后录用稿件时对所有稿件都是一视同仁,一些非学术性的因素(学报以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宗旨[7-8],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本校论文)在初审时已经考虑过,在专家审稿后编辑部唯一考虑的就是稿件的学术水平。表2的结果表明:①“211工程”高校论文的学术水平较高,主要因为其得到国家政策及资金倾斜,在研究硬件上相对其他高校更齐备,同时其研究人员科研水平总体上要高于其他高校;②作为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学校,青岛科技大学在信息与控制工程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工业控制和工业信息化方面),所以其论文录用率明显高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比“211工程”高校略低;③其他高校及机构由于获得的国家科研资源较少,其人员总体科研水平低于本科高校,所以其论文录用率明显偏低。

2.3第一作者职称

本研究将作者职称分为4种,分别为正高、副高、中级及其他(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少量初级职称人员)。表3为第一作者为不同职称时论文的录用情况。

表3 第一作者为不同职称时论文的录用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其他职称的录用率最高,达到46.15%,其次为正高职称的40.00%,而中间的中级及副高职称人员论文的录用率较低。经详细调查发现,研究生投稿一般作者中会包含其导师。在高校中具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及科研条件相对优于其他科研人员。而第一作者为正高职称的论文其他作者也有很多是研究生,这表明研究生导师及其所指导的研究生会形成小型科研团队,这有利于其论文学术水平的提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研究生导师及其团队的科研能力及科研条件均比较优异。中级及副高职称人员论文录用率较低一方面由于目前该层次人员多为毕业时间不长的硕士、博士,独立科研时间短未形成优势,同时由于职称评定的压力[9]他们相对高水平的论文会更多的选择投向国内外具有更高学术水准的期刊。

2.4基金支持级别

本研究将基金论文分为3种,分别为国家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省部级(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其他(省部级以下基金支持或者无基金支持)。表 4为不同基金支持论文的录用情况。

表4 不同级别基金支持论文的录用情况

表4结果显示具有国家级基金支持的论文的录用比例稍高,录用率为36.73%,省部级基金支持的论文和其他论文的录用率相差不大,分别为30.00%和32.81%。

与不同机构、不同职称作者论文录用率的差异相比,不同级别基金支持论文的录用率差异相对较小。具有国家级基金支持的论文录用率相对整体录用率来说仅高出3.6个百分点,录用率最低的具有省部级基金支持的论文的录用率低于整体录用率3.13个百分点。从数值上来看,省部级以下基金支持或者无基金支持的论文的录用率甚至略高于省部级基金支持论文的录用率。基金论文比是期刊评价的指标之一[10],总体而言,基金论文的影响力优于非基金论文[11-12],但是基金论文在本刊的录用率却未能明显高于非基金论文。这一方面体现了本刊并不为了期刊的评价指标而格外眷顾基金论文,另一方面也存在这种可能即未获基金支持或获得低级别基金支持的科研人员可能将自己较高水平的论文投往本刊,而获得省部级以上基金支持的科研人员并未将自己较高水平的论文投往本刊,或将其不成熟、不成体系的研究成果挂上基金投向本刊。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该校优势学科有大量国家基金支持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均投往国外SCI或EI检索的高水平英文期刊,次一级的论文一般投往国内高水平的专业性期刊,然后才会考虑在本校学报发表。这种现象也提示学科编辑在初审过程中还是要重点关注论文的学术水平、写作水平等实质性内容而不能过分关注基金论文等信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很多非基金论文是作者为了申请基金项目而作的准备工作的研究成果,其学术水平并不低于该作者获得基金支持后论文的水平。

3 结 论

(1)本刊实行“小同行”专家“双盲”审稿的审稿方式无论对审稿专家还是对责任编辑而言都意味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因此编辑部在终审中应尽量遵循审稿专家提出的建议。尤其是在审稿专家明确做出不宜发表建议时,如果作者对专家审稿意见提出异议,编辑部应该先与审稿专家进行沟通。实践表明,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的异议基本都会被审稿专家合理驳回。在少数无法说服作者的情况下编辑部可另选审稿专家,但是在近 2年的实践中并未出现原审稿专家建议退稿而新审稿专家建议录用的矛盾情况。

(2)编辑在进行论文初审时可适当关注重点大学等高水平科研机构的论文。

(3)编辑在进行论文初审时可适当关注一些形成科研团队的作者的论文而不能只关注第一作者的职称情况。

(4)尽管基金论文比是评刊的指标之一,统计表明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投往本刊的基金论文录用率并不明显高于非基金论文。这就要求编辑在初审时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基金论文比而过分看重基金论文。

[1]朱强,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刘祥娥,孙丽莉,林琳,等.高校学报稿件外审的作用与实践效果[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622-624.

[3]薛镭.关于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署名问题[J].编辑学报,2003,15(1):33-34.

[4]孙丽莉,刘祥娥.高校学报小同行审稿专家的遴选[J].编辑学报,2011,23(2):139-140.

[5]孙丽莉,刘祥娥.巧用英文参考文献辅助审稿[J].编辑学报,2012,24(2):134-135.

[6]教育部.“211工程”学校名单[EB/OL].[2014-05-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4/201002/82762.html.

[7]刘祥娥,左小青,周田惠,等.新时期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930-933.

[8]刘祥娥,林琳,姜丰辉.高校学报工作对学校科研和学科建设促进作用的探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537-539.

[9]夏金玉.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85-487.

[10]夏朝晖.基金论文比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74-577.

[11]李晓红,于善清,胡春霞,等.科技期刊评价中应重视“基金论文比”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134-135.

[12]钟旭.科学基金论文与非科学基金论文短期影响力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10,24(4):223-225.

猜你喜欢

职称学报青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致敬学报40年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青岛明月申牌?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