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党史教育现状的理性思考

2015-10-10李建明

老区建设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党史中国共产党

李建明

基于高校党史教育现状的理性思考

李建明

当前,党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够突出,重视程度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这与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不相适合。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党史教育作用,创新党史教育方式,彰显党史教育特色,深化党史教育效果,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党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完美结合。

高等学校;中共党史教育;对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3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共青团中央六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大力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活动。

《通知》指出,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则是青少年中重要的知识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的骨干力量。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但是,当前高等学校党史教育有所淡化,重视程度不高,党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够突出,教育效果不明显。这与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是不相适合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现状,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在高等学校持续开展扎实的党史教育活动呢?笔者认为:

一、要重视党史教育作用,突出党史教育地位

随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2005年国家开始在高等学校推行“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国共产党党史》课程不再列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必修课,而被列入公共选修课范畴。有的高等学校在公示选修课课程目录时,《中国共产党党史》甚至连公共选修课都未被列入。高校的思政教育必修课拓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中穿插了部分党史教育内容,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大多数仍是以前的党史课教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党史》属于公共选修课范畴,教育地位不够突出,课程要求不够严格,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对党史教育的作用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学生选修《中国共产党党史》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至于校内课程以外其他的党史教育活动,也大多流于形式。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但普遍缺乏中共党史知识。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步步深入,各种价值观和各种亚文化等外来思潮不断地侵入高校校园,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开始迷失,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政治理想开始动摇,甚至出现信仰危机。这是当前高等学校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党史教育“鉴往知来、资政育人、服务现实”的重要作用,突出党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高等学校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共党史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党史》课程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宣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一直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因此,为了突出党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在开展“两课”教育的同时,有必要考虑将《中国共产党党史》课程重新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确立党史教育目标,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大学生“操行评定”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出党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对党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中共党史的积极性,深化党史教育效果,从而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精神。

二、要创新党史教育模式,彰显党史教育特色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共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率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经近百年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所谱写的英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要确立培养理想正确、信念坚定的红色接班人的党史教育目标,不断创新党史教育模式。长期以来,高校的党史教育模式大多为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一本书、一张讲台、一块黑板,教师照本宣科,显得传统和僵化。因此,必须创新高校党史教育模式,彰显党史教育特色。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感人事迹,不仅要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党史课程体系,还要利用互联网建立党史教育平台,运用直观教育的方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放映革命和建设的影片等,具体形象地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改革教学模式,推行课堂理论教学和实地参观体验教学相结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引领高校党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党的每一步重大行动,都是为了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要大胆的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本地或外地的党史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等基地参观体验。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中,联系党自身建设的实际,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将中共党史教育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将党史教育作为贯穿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革命传统教育的主线,形成一个教学参照系统,将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活动的特点及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体现党的历史内涵和精神风貌。藉此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了解党的事业,了解党在社会变革中的先进作用,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将中共党史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彰显新时期高校党史教育特色,深化党史教育效果。

总之,高等学校要培养理想正确、信念坚定的红色接班人,就必须明确党史教育目标,创新党史教育方式,深化党史教育效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使中共党史教育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教育在高等学校实现完美结合。

[1]殷茵,许伟.中国高校党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长远发展[J].文教资料,2007,(17).

[2]张万余.在中共党史教学中如何体现“三个代表”的教育[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3).

[3]张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刍议[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6).

[4]王希芝.党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J].贵州广电大学学报,2009,(2).

[责任编辑:邵猷芬]

李建明(1957—),男,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和教育学研究。(江西南昌330013)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党史中国共产党
张静如对中共党史研究生教育的贡献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