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

2015-10-09王慧慧

江西教育C 2015年7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同课异构对话教学

王慧慧

摘 要:在呼唤师生平等的当代教育中,师生对话及课堂提问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共同关注。而师生对话的一个核心内容或者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提问。不同的提问方式和策略,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氛围。本文以一次同课异构为例,谈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对话教学如何运用提问策略。

关键词:提问策略 对话教学 同课异构

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自此,问答式教学法从未脱离过教学实践。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呼唤师生平等的当代教育中,师生对话及课堂提问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共同关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对话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而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提问。

2015年2月6日,“初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研究”课题组安排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两名教师在同层次班级分别主讲说明文《生物入侵者》。其中T教师采用传统授课方式,Y教师采用对话教学方式设计课程。两节课虽然所讲述的知识点大致相同,但授课风格迥异。

T教师主要设置了以下问题: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2.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3.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4.文中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有什么意见?5.说说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6.你知道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Y教师主要设置了以下问题:1.你对屏幕上这两幅图片“水葫芦”和“观赏鱼”的印象能用一两个什么形容词来表达吗?2.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下列生物属于“生物入侵者”吗?为什么?3.看看全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生物入侵者”的有关知识?你能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吗?4.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你认为对生物入侵者应持怎样的态度?6.面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巨大危害,你作为一个中学生有什么建议和行动?

从以上问题的设置来看,两堂课都关注到了“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等说明对象特征问题,关注了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也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但因为问题设置上的细微差别,提问方式及策略等的不同,两堂课的课堂气氛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且课后的小测试也反映出“对话课”教学的一定优势。下面,以这两堂课为例,略谈初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动力、强化和调节。问题情境的设计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必然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与关注,并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两位教师在课堂导入中都使用多媒体投放了“水葫芦”的相关图片。T教师单刀直入,直接导入“生物入侵者”的话题;Y教师则先请同学用一两个形容词来表达对“水葫芦”的印象,学生马上想到“美丽”“茂盛”“妖娆”等字眼,由此Y教师再用生物学家眼中的“恐怖”与之对比,再引出“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第二种引入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入侵者”这一概念的好奇心,更能激发他们读文本的兴趣,这样的导入方式也更能在学生的脑海之中留下印记。提问的过程尤其是Y教师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再一次播放“水葫芦”图片,再让同学谈观看图片的感受。这样的设计既是照应,更是升华,可谓巧妙。

二、把握问题类型,回归学生主体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往往存在关注知识忽略应用、关注学生的理解忽略学生的分析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譬如T教师的课,总共6个问题都为知识型问题,其中理解与运用的内容较少;Y教师的问题设置,尤其是最后两个应用、分析及评价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对知识的运用、对问题的评价等,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另外,Y教师的第二个问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同时让学生分析“以下哪些属于生物入侵者”,这样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入侵者”这一概念的理解。由此可见,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教师在课堂的问题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学生能力培养,综合采用知识型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等等。这样的课堂一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则可以真正服务于“素质教育”的宗旨。

三、斟酌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参与

河南教育学院的蔡明老师在《“生态语文”是一种信仰》中提到“生态语文的七个走向”,其中就提出了“从‘服从走向‘判断”“从‘恐惧走向‘快乐”的两个理念,提倡“师生共教(共读、共写或共导等)”,力求“学教相长”。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更多关注“授”的问题,关注知识教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受”;强调教师讲了什么,却忽略学生到底接受了多少。因此,学生大多数时间处在被动接受过程,情愿或不情愿地进行着一堂又一堂语文课。事实上,只是基于“授”而忽略“受”的问题设计,往往会导致学生的主体缺失。这样的课,学生的参与度是不高的。

在一些听课、评课活动,或在一些网络课件中,常常看到问题设置过于琐碎、提问方式过于生硬、问题范围过大、概念模糊不清等诸多情况,这样的课堂问题设计,会让语文课走向干瘪、枯死、无聊的状态,也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这样的课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厌倦。从这一点上讲,Y教师的课将“生物入侵”的危害、途径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的设计较之T教师的三个问题的安排要更加科学合理一些,更加精要而简略。事实证明,这三个问题是简单问题,学生可以比较容易从文中寻找答案,所以简单笼统的提问方式可以规避问题多而繁琐的毛病,更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因此,学生倾听、回应的热情反而更高了。

四、提升问题效度,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课堂,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是好的?粗浅繁琐的满堂问还是提纲挈领的关键问?混乱罗列的随意问还是由浅入深的逻辑问?是只问不导的放任还是边问边导的指引……这一切都以问题的“效度”来定夺,来评说。

一堂语文课就是一首诗,它有诗的节奏,诗的韵律,诗的起承转合。问题是语文课的一条线索,它决定了课的节奏。浅近问题快讲,是快节奏;重点问题慢析,是慢节奏。教师的语言是语文课的韵律,它应该简练而雅致,应该有流线的身姿,尤其在控制讲课节奏时要有高度的掌控力与驾驭力,点评学生答问时要精,要一针见血。

Y教师的课在问题设置是比较科学的,既全面考虑说明文知识点的讲解,又突出“生物入侵者”这一说明对象,尤其末尾设置的“学生畅谈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及对其应采取的对策”,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等都是极有好处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分析说明方法”的环节中耽误了太多时间,有5位同学都分析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样出现大量知识点讲解的重复,导致结尾讨论的环节时间严重不足,讨论未能全面展开,对话的深入性未能得到发掘,这是一大遗憾。这也提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教师要控制课堂的节奏,把握问题的特点,有主次地展开。如此,问题的效度便会大大提高,课堂由此将更加高效,学生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语文课堂要走出满堂灌式的传统,变得活跃、轻松;要寻找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对话;关注问题导向,教师从满堂讲变为主导课堂发展……而这一切的关键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对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是实现师生有效对话的关键。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

□责任编辑:刘 林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同课异构对话教学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同课异构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认识
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浅谈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