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绝户网”与渔业可持续性

2015-10-09

中国生态文明 2015年2期
关键词:刀鱼渔业资源市场需求

□ 卢 风

市场经济、“绝户网”与渔业可持续性

□ 卢 风

2015年4月21日CCTV1的“朝闻天下”节目报道:农业部决定加大对“绝户网”使用的打击力度,以保护渔业资源,维持渔业的可持续性。我国渔业部门规定,渔民出海捕鱼应用网孔直径超过39毫米的渔网。但不知何时开始渔民捕鱼时多用直径不足1厘米的渔网,这种渔网被称为“绝户网”,它可像扫帚一般随着渔船的移动而“扫荡”所经过的海域,可将2-3厘米长的小鱼也全都捞上来。甚至有人在休渔期使用这种网。长此以往,渔业危矣!

葛相安、刘世禄在2009年发表的《我国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一文中指出:近五年来,我国较多海域海洋捕捞产量逐年递减。2006年渤海海域全年海洋捕捞产量为122.86万吨,占全国海洋捕捞产量的8.52%;比上年减少0.48%,降低0.39%;比2002年减少10.12万吨,降低7.61%,年均降低1.96%。2006年黄海海域全年海洋捕捞产量为315.34万吨,占全国海洋捕捞产量的21.87%,比上年减少5.1万吨,降低1.59%;比2002年减少0.14万吨,降低0.05%,年均降低0.01%。东海海域海洋捕捞量持续走低,2006年出现反弹。2006年东海海域全年海洋捕捞产量为502.37万吨,占全国海洋捕捞产量的34.84%;比上年增加15.29万吨,增长3.13%;比2002年减少12.07万吨,降低2.35%,年均降低0.01%。以上海域总的来讲,捕捞产量递减。只有南海海域的捕捞产量稳中有升。

如果“绝户网”的使用不能得到及时制止,那么中国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就不仅是衰退的问题,而是海洋渔业资源的彻底枯竭问题。“绝户网”会让许多海洋生物“断子绝孙”!

据史料记载,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海洋捕捞技术。但由于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观念,所以我国“古代的渔业资源虽饱历人事代谢、自然剧变而大体保持平衡稳定,生态状况持续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民族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李茂林 金显仕 唐启升,试论中国古代渔业的可持续管理和可持续生产,《农业考古》2012年2月28日)。“先王之法”规定:“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 鱼不长尺不得取。”要首先满足水生生物自身生存繁衍需求和獭、鹰隼等消费者的生存需要及其他生态平衡需要后,才准予人们采捕生态系统中盈余的水产品。而且体长不足1尺(合今0.231米)的鱼,严禁捕捉(同上)。中国几乎历朝都有保护自然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的法令,民间也传承各种有利于维护生态健康的信仰。古人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义赏》)。你把一个池塘的水弄干,肯定有所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如今的渔民用“绝户网”不正是竭泽而渔吗?是什么让今人变得如此愚蠢?原因可能十分复杂,但现代市场所激起的贪婪必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贪婪会使人变得愚蠢。

我们这里说的贪婪并非专指今日渔民的贪婪,而更指部分消费者的贪婪。是贪婪的消费者在激励着渔民们使用“绝户网”。在古代,只有少数达官显贵和富商巨贾吃得起鲍鱼、鱼翅、海参等珍贵海味。如今,有钱人越来越多,吃得起鲍鱼、鱼翅、海参等珍贵海味的绝对人数远远超过古代,海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远远大于古代。但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是有限度的。过大的市场需求会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从而严重破坏生态健康。长江中的鲥鱼、刀鱼等就是在现代市场激励中趋于绝种的。如皋市渔政站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1973 年如皋刀鱼年产量最高,达20万公斤,至上世纪90 年代减至10 万公斤,进入本世纪捕捞产量持续下降,近5 年的年产量都不足1 万公斤。刀鱼已成为继长江鲥鱼、河豚之后又一个濒临绝迹的种群。长江刀鱼被食客们视为“极品”美味,“鲜得连骨头都能吞下去。”这么美味的生物,何忍让它绝种?现代市场使然。物以稀为贵。2002 年,长江刀鱼500 克的收购价是200多元。2010年3 月上旬,2 两以上的刀鱼每500克价格近3000 元,涨了10 倍多(杨立霞 董建坤 任溢斌:刀鱼天价,长江生态堪忧,南通日报/2011 年/3 月/7 日/第A02 版)。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这么一段对逐利资本的著名描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近几年,高档餐馆一盘刀鱼的利润或已超过300%,于是不乏不怕犯罪的经营者。“绝户网”背后的巨大推手同样是高额利润和市场需求。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海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不断上涨的价格激励渔民不顾子孙的利益而使用“绝户网”。现代市场激起的贪婪,使人们失去了祖先维持可持续渔业的智慧。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总认为市场经济产生的问题可借助市场机制本身得以解决。他们的得意案例包括津巴布韦大象的保护。在津巴布韦,原本有很多人偷猎大象,后来通过改变市场规则,在严禁买卖象牙的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与参观大象有关的旅游业,当地人发现保护大象有利可图,即让大象活着比把大象打死更能获利,于是他们不再偷猎,反而积极保护大象。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而让市场参与者以追求私利的干劲去为某项公益出力,这是现代经济学家最得意的办法。那么用这个办法可否让人们自觉地不用“绝户网”而保护渔业资源呢?恐怕不行。加大立法、执法力度,严惩使用“绝户网”是保护渔业资源必须采取的措施。

其实,“绝户网”的使用也只是现代市场激励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一类行为而已,偷猎或毒杀各种陆地野生动物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仅靠市场机制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只要当我们真心实意地建设生态文明时,才能卓有成效地保护好各种自然资源。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涉及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还涉及制度创新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其中思想观念的改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人们有了生态学知识,接受了生态价值观,就会以破坏生态健康为耻,就不会再以吃到珍稀动植物为荣。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坚持绿色消费和负责任的消费时,珍稀动植物的市场需求就会降低。市场需求降低,滥采滥捕者就会减少。为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必须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和负责任的消费。一个坚持绿色消费的消费者不会认为,只要付钱就什么都可以消费。你吃得起1万元一盘的刀鱼,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种“极品”美味,你的“生态良知”会制止你的猎奇欲望。

培养我们的“生态良知”,找回我们祖先的生态智慧,我们才能卓有成效地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建设美丽中国。

(作者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猜你喜欢

刀鱼渔业资源市场需求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侠美刀鱼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长江刀鱼价格疯涨
春馔妙鱼是江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