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景观评估的研究进展

2015-09-28唐真刘滨谊

风景园林 2015年9期
关键词:风景可视化景观

唐真 刘滨谊

欧洲风景公约(The 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简称ELC) 定义“Landscape”:风景是一片被人们所感知的区域,该区域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活动或互动的结果[1]。公约明确强调了观察者与风景之间的感知关系,即所有感官的全面体验。而其中视觉占主导地位,涵盖了感官感知的87%。

视觉景观评估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1)风景影响评估:关注受保护的景观、景观特色对场所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贡献以及景观变化可能会影响其组成部分的方式;2)视觉影响评估:关注由于景观变化,个人或群体环境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进展

视觉景观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国外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50年来,风景规划专家及专业资源管理人员、心理及行为科学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森林科学专家等分别将各自学科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融入到视觉景观的研究中来(表1)。

1.1.1 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就在大量规划和建设活动中考虑景观审美价值,特别是伊恩·麦克哈格(McHarg, I.L.)[3]和菲力普·路易斯(Lewis, P.H.)[4]的区域景观评估以及西尔维亚·克劳(Crowe, S.)[5]和伯顿·利顿(Litton, R.B.)[6]的森林景观评估,还有英国的费恩(Fines,K. D.)、杰伊(Jay, L. S.)[7-8]以及相关部门的专家发展起来多种风景的分类系统和方法,用以风景规划与管理。

20世纪70年代,在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以及一些后续法案例如1976年的《国家森林管理法案》,都要求类似的评估要在系统程序下进行,这推动了景观中的各种审美价值得到量化,主要评估体系有视觉管理系统 (简称VMS)、视觉资源管理(简称VRM)、风景资源管理(简称LRM)、联邦公路局的视觉污染评价(简称VIA)等,此外,丹尼尔·伯莱茵(Berlyune, D.E.)提出了“最佳唤醒”理论、阿普顿(Appleton, J.)[9]提出“瞭望- 庇护”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乌利齐(Ulrich, R.S.)的“情感/唤起”反应理论、凯普兰夫妇(Kaplan R., Kaplan S.)[10]的风景审美模型、丹尼尔(Daniel, T.C.)和维宁(Vining, J.)[11]提出的景观视觉环境评价5种模式(生态模式、形式美学模型、心理物理模式、心理与现象模式)、克劳夫兹(Crofts R S.)[12]提出两种景观评价方法(公众偏好模式与成分代用模式)、朱伯(Zube, E.H.)、塞尔(Sell, J.L.)和泰勒(Taylor,J.G.)[13]划分了景观视觉环境研究4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审美—生态冲突”[14],源于80年代生态应用领域的出现。以往风景美学的思想会导致对其他缺乏风景美特征却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地方产生偏见。戈比斯特(Gobster, P. H.)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先将生态美学应用于森林管理领域。然而,新世纪初期,风景美评估方法的主要创建者丹尼尔及同事的一系列论文对生态审美观念和原则也提出了异议[15-17]。经过长期发展,2007年在戈比斯特与丹尼尔等人合作的文章《共同的景观:美学与生态学的关系》中,阐明了共识的学术观点和未来研究计划,将审美体验视为人与环境系统相联系的途径[18]。

视觉景观分析研究早期的工作主要注重于未开发的自然区域,而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研究重点转向了城郊和城市区域,如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埃及沿海地区4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地表多样性、活动类型、海岸的可亲近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脆弱的荒原景观的视觉影响和作用[19];还有学者对城市边缘和农村景观进行视觉评价,发现文化的消失、绿地的侵蚀[20]。

视觉景观评估是跨学科的研究,发展至今一直都没有出现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实证见解,这也反映了其具有许多因素发挥影响的复杂性。

1.1.2 方法研究

早年在美国林务局、土地管理局和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推动下,诸视觉景观评估的方法有了长足发展。雅各布斯(Jacobs M. H.)认为尽管学科有差异,但所用的方法或多或少共享,且有三个核心假设:人们感知景观的方式不仅仅由景观的物理属性所决定;在物理景观和心理景观之间有一个信息接收和处理媒介的复杂过程;各种因素都可能在这个心理过程施加影响,分为生物、文化和个体因素[21]。从美国林务局的《视觉管理系统》[22]以及特瑞·丹尼尔(Daniel, T. C.)和罗恩·博士德(Boster, R. S.)的《风景美评估方法》[23]中可以认定两种基本的景观评估模式,一种是基于专家的评估,另一种是基于公众的评估。这两种论证充分的模式已经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使用和认可。

基于专家的评估主要是对物质性的景观因素(如地形、植被、水体等属性中的内在价值)通过数学模型予以量化,将风景美与生物多样性、自然条件、社会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并提出景观质量评价和视觉敏感度与景观整体性的评价方法,据此提出重新设计或修改意见,最终综合引进该区域的环境决策体系之中。

表1 国外视觉景观评估发展阶段概述

基于公众的评估主要是基于客体的感知和由其唤起的记忆和符号象征,为了揭示公众的价值观,常采用调查或调查问卷的形式[24]。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景观偏好研究,一方面用生物理论解释人类先天的景观偏好共性,另一方用文脉理论阐述后天成长环境对景观偏好的差异影响,如文化、专业训练、宗教信仰的不同等。

基于专家的评估模式偏向于客观数据的分析,在土地利用规划、风景规划及管理等领域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从理论和经验上讲,风景质量与“基本元素”(线、形、色、质)和“多样性”“特异性”等之间并没有显著一致的相关性[25],对该风景评价方法的批评也越来越多;基于公众的评估模式强调人在风景分析评价中的主观作用,可以识别出影响人们景观感受的因素,然而该方法有时也存在偏好的结果与生态美学间的矛盾。现在两种方法已经结合,在研究中普遍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补充,根据专家确定的更为客观的景观特性,由公众介入来完成感知评估。然而,至今仍旧没有出现一个自成一体的评估框架[24]。

1.1.3 技术研发与应用

20世纪70年代,技术极为有限,主要是透视手绘、照片和照片合成技术,传统的媒介难以克服时空的局限性。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尽管视觉景观评估的方法和原理进展不大,但是为视觉景观评估的景观可视化和景观改变服务的预测技术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24]。3D步行技术、遥感、视觉模型、GIS等技术都已经广泛应用于视觉景观评估中。以GIS为基础衍生出很多软件及模型用以提高模拟的真实度,从而增强了公众参与性,促进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的埃卡特·兰格(Lange. E)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广3D景观可视化在视觉景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技术研发。目前,增强现实技术、或者使用地理参照、手持设备,例如iPhone手机、iPad等,是视觉景观质量评估新的发展趋势。

表2 国内视觉景观分析发展阶段概述

表3 评估景观变化的新方法

1.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的风景分析评价理论发展较欧美国家更早,唐代柳宗元曾说“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己。”20世纪70年代开始,冯纪忠、刘滨谊将旷奥理论应用到视觉景观的研究中。谢凝高、陈有民、孙筱祥、陈从周、朱畅中、甘伟林、陈丽笙、朱观海、俞孔坚、王晓俊等学者在早期都对风景美学及风景保护和建设进行了探讨。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景园林学、环境学等领域的专家参与到视觉景观分析研究中,研究范围迅速扩展,推动了视觉景观分析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的快速发展。(表2)

1.2.1 理论研究

中国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进行视觉景观的分析与评价的研究。最早建筑学家冯纪忠先生在《组景刍议》一文中提出风景的旷奥、总感受量四要素的理念[26],20世纪80年代又在《风景开拓议》中进一步指出判定风景决定性的一点就是空间的旷和奥,将旷或奥看作是景域单元或景域子单元的基本特征,最主要的参项应该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空间截面指数[27]。冯先生特别强调“空间”及其“序列”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作用,基于这一设想,在其指导的“风景旷奥度”研究中,刘滨谊创立了风景感受的“直觉、知觉、意向三类空间”,建立了以“风景旷奥度”为评价标准和指标的视觉景观评价体系[28]。而后经过多年研究在1989年《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提出了风景分析评价理论深化与规划设计应用的综合框架[29]。此外,谢凝高、陈有民进行了风景资源直观分类的研究[30-31],俞孔坚、王晓俊对我国自然风景资源管理系统及评估体系进行研究[32-33]。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国视觉景观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环境学、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林学等领域的专家开始介入到视觉景观分析研究中,出现了从美学质量、生态保护、景观阈值、景观敏感度、特殊价值等方面对高速公路环境景观评价的研究[34-35],以及山地度假区开发的水土保持研究。

从2006年至今,视觉景观分析研究显著增多,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规划、城郊乡村景观、山岳景观、湖泊景观、大型建设项目、城市景观的视觉影响评价以及一系列景观空间感受的基础理论研究。刘滨谊团队也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了一系列与视觉景观空间感受细化、量化、物化的研究,包括景观空间感受的几何形态量化[36]、景观空间感受尺度[37]、景观空间感受序列、景观空间心理行为活动、纪念性景观的视觉特征[38]、诗词风景园林景观感受时空转换机制模型构建[39]、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及其机制研究[40]等方面的研究。

1.2.2 方法

国内视觉景观研究的评估方法基本是从西方方法论架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评估方法大多与国外无异,也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评价程序和框架体系。专家评估法基本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对风景资源、质量、敏感性、阀值、价值、生态安全等方面建立评估模型,进行风景管理分区及管理措施的制定[32-33,41-43]。公众评估法主要集中在景观偏好研究,如基于SBE法的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44-45]和游客感受等方面的研究。

在早期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刘滨谊在风景旷奥度的研究,将风景旷奥评价的标准分析为客观、主客结合、主观3个方面,分析提取出16个可以定性和定量评定的指标,探索了一套风景开拓的方法[28]。在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研究中,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综合视觉景观评价方法:①景观环境视觉质量评估结合国外已有的视觉资源管理VRM、视觉影响评估VIA两种方法,建立了景观视觉环境阈值、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景观视觉环境的景色质量评估和景观视觉环境敏感性四种评估方法;②风景景观资源评估中,将历史性、实用性、多样性、自然性、优美性作为风景资源评估的标准;③风景空间旷奥评价借助易解性和奥秘性的研究,从风景直觉空间、风景知觉空间和风景意向空间3个层面的空间分布来评估风景旷奥度;④风景时空感受评价按照景、景域、景场、景秩四层次来研究风景园林系列规划设计[29]。现今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并没有大的进展。

1.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目前运用3S技术进行视觉景观评价的研究很多,但是相对比国外研究来看,软件和技术手段的类型、应用的宽泛性相对较窄,没有太大的突破。

20世纪80年代,刘滨谊进行了一系列视觉景观分析技术方面的课题研究。他编制了风景环境感受信息数字化模拟的计算机程序,此后,通过《风景信息时空转译与心理效应计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提出了场域视觉信息模拟的概念以及相应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航空航天遥感和球银幕转换实现的方法技术[46]。在《风景景观工程体系》中,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风景信息系统,用于执行各类风景景观时空数据的输入和编辑、存储和管理、分析和处理、显示和制图的高技术系统,对风景景观信息加以时空模拟及转译计量,进而使有关风景环境感受信息从集取、转译、评价、规划到提供各类风景工程必需的常规资料图纸电子计算机一体化,该系统技术实现的核心是风景景观分析软件包LAP的编制[29]。1993-1994年期间,刘滨谊在美国又进行了《风景资源管理决策辅助系统的开发研制》的国际课题研究。

近些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风景园林界兴起。有研究评价出虚拟现实技术中的VRML最适合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基于VRML的网络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WebVRGIS)可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创作中的各个阶段,支持方案的实时调整、比较和信息查询[47];Forestry Pro是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最优的植物生成方法,Onyx Tree和Anima Tek应用也可取得较好效果;“真人”漫游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场景进行推敲,增强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公众参与性。

2 视觉景观评估研究的新进展

新世纪以来,视觉景观研究主要集中在:(1) 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如景观空间序列、纪念性景观的视觉特征、景观视觉吸引机制、多感官体验研究等;(2)改进并完善景观评估的分析方法;(3)利用先进的技术增强环境模拟的真实度,促进公众参与性。

2.1 基础理论研究

戈比斯特针对一系列的视觉景观研究,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48]:(1)要综合运用多感官,且强调空间性和时间性特征;(2)人们对景观的反应是多维度的;(3)景观感知包括心理、社会、文化、哲学等多方面;(4)感知结果具有多变性,表达上的偏好、体验和行动都可以产生行为上和环境上的改变;(5)提倡用定量、定性多种方法做研究。并与丹尼尔等人合作,计划了未来的研究工作,例如,绿色自然体验如何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生态系统的审美感知、多感官体验等。

毕夏普(Bishop, I.D.)近些年来一直关注土地变化给景观带来的影响,并借助景观可视化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49-51]。应该借鉴社会研究定性和定量识别最重要的景观评价元素,同时要预期匹配不同的最终用户。

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多感官体验研究:通过景观的三维可视化,在不同层面的视觉细节上将人为的、机械的和自然的三种声音进行配对,通过评估声音和视觉的相互作用对环境感知的影响来量化多感官刺激的效果,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建立多感官公众参与的框架[52]。

同济大学刘滨谊团队近年来致力于景观感受的基础理论研究,在诸多方面都有所进展。(1)景观空间序列:从视觉感受出发,从空间、时间、情感3方面探讨步行条件下的动态多空间客观环境与人们主观感受之间的数理联系[53]。(2)纪念性景观的视觉特征:从6个方面(空间轴线与总平面的数量关系;景观空间序列与游览路线的比照;以景观节点为驻足点的视锥;景观剖面天际线;景观视线通廊长宽高的比例;行列、矩阵及超常尺度景观要素的统计)对所提取视觉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将纪念性景观还原成4种“图式”并给出数值描述,归纳出纪念性景观在视觉特征上的普遍规律[38]。(3)中国诗词的景观感受时空转换机制:以风景旷奥度为线索,研究中国山水诗词中流露的景观感受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转换途径、形态、模式[39]。(4)视觉吸引机制:提出视觉吸引机制及其吸引的四要素(“空间尺度和距离”要素、“实体景物”要素、“色彩”要素、“综合”要素),分析了四者之间不同组合对吸引力的影响,从人类生理心理感知的基础层面,探究揭示风景园林景观视觉感受的内在动因、外在影响等基本规律[40]。

国内邓金平等人以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其进行景观资源调查,利用差异分析法和对偶比较法研究了森林公园声景观与视觉景观的耦合效果[54]。

2.2 新方法

由于城市化以及改变农业战略和政策的结果,风景发生广泛改变,导致边缘地区迅速地自发地废弃。必须要有新的工具来帮助园林管理者和规划者识别、监测和评估景观的变化及其不同功能的影响。(表3)

2.3 新技术应用

过去观看静止或被框定的画面进行视觉评估存在观察点的选择争执等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们通常都是动态地感知世界,“虚拟景观模型”的出现使得观察者能够自由穿行其中,然而又存在人们与以多感官体验的实际环境相分离的技术难题。目前,“增强现实”的理念假定真实世界的影像与被数字可视化的未来变化影像相叠合[24]。由于其支持现场多感官的展示和体验,有可能相当彻底地改变规划设计中的评估和决策,然而目前该技术在规划设计中还未普及。不论宏观还是微观的视觉评估,都朝着多感官体验、多尺度多角度模拟、用户评估简便化的方向发展。

2.3.1 多感官体验的环境模拟

单独的视觉效果并不总能为景观评估提供足够的信息,声音、视觉等方式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增加了虚拟环境的存在感,同时也可以优化主观3D虚拟环境的质量。研究人员将声音信息定位覆盖于GIS、谷歌地图中,提供地图和冗余信息的描述、减少视觉干扰,音效和视觉技术的结合促进了交流和说明[59]。俄勒冈大学为盲人和视障人士研发了一种电子触觉音景图[60],通过听觉线索和触觉(动态触摸)的反馈形成的地图形式。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已经研发出融合立体3D和完全身临其境式9.2环绕声的设备,Simmetry3d软件能够进行三维景观的实时勘探和评估,实现了方向和空间精确上的声音再现[52]。

2.3.2 多尺度的环境模拟

虚拟地球是从GIS衍生出来,但具有自身独特性、潜在的互动性和公共性,它集成了来自不同来源的多尺度的时空数据,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工具。有研究者运用谷歌地球景观可视化从各种角度展示驳船装载设施和重叠的敏感生态特征,并向环境监管机构提出建议,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从虚拟地球的应用程序中产生实际决策结果,这将是跨地理空间、社会、政治科学的跨学科研究[61]。

图盛虚拟地球(Searth)是中国开发的第一款三维模拟地球,提供三维地球模型和各种漫游操作功能,并提供地图浏览和地理信息标定功能。与Google earth不同的是,Searth是从数字地球显示引擎底层开发的产品,因而具有任意定制功能,不用担心必须作为程序外挂的形式开发地球API应用。因此,在景观可视化应用研究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2.3.3 软件研发

在一项森林景观的视觉景观分析研究中,研究者研发了GeoViz工具包(GVT)[62],它是一种开放的、网络交付式的地理可视化和分析功能软件。GVT的设计和架构解决了地理可视化的三个主要研究挑战:让最终用户能够创建他们自己的地理视觉和分析组件的设置,整合地理可视化与空间分析方法,并使得用户之间可共享地理可视化应用。没有编程知识的用户也可以灵活组合多样化的景观评估。

3 当前视觉景观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难题

基于上述进展的总结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视觉景观评估领域在理论、方法及技术上都有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研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仍未出现一个成熟的评估框架,迄今存在难以处理的问题。

3.1 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的难题

目前,大量的视觉景观理论研究集中于专家学派的风景类型分类、风景质量评估、视觉敏感性研究、视觉影响评估等,以及心理物理学派的森林风景评估、美景度评价和公众偏好评价,理论体系及评估方法大同小异、进展不大,仍旧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框架。而认知学派、风景旷奥度等视觉景观感受评价从更为抽象的维量出发(如复杂性、奥秘性、易解性等)来整体把握风景,只有把这些抽象的维量同具体风景成份相联系时,才能使其具有实用价值,这也使得研究更具难度,因此即使国内外已有理论体系及方法的研究基础,标准指标细化量化的研究也鲜有人继续深入研究。

3.2 技术研发中的难题

3.2.1 环境模拟技术方面

虽然Sheppard和Cizek已经提出了一些用于评估景观可视化的标准分类:准确度、代表性、清晰度、兴趣度、合法性、视觉信息的获取及编制和演示[63],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环境模拟的真实度问题。真正的景观是一个连续季节和日变化的动态系统,而图像只能反映一个瞬间的信息,且不同的数据源都有各自的劣势,因此,不同的数据源相互补充将增强视觉景观评估的全面性。

尺度的适用性问题。例如,虚拟地球是升高的斜视图,其规模往往适用于区域尺度的景观规划,正射影像和植被对于修正的3D数据作背景最现实,虽然虚拟地球在地面视点的展示有所改善,但更专业的地面可视化软件具有更高的真实感,进一步链接虚拟地球与森林动态模型也可增强植物在小尺度上的现实感。此外,虚拟地球还没有被更深入运用的障碍还有技术和可用性问题、模糊的数据所有权和责任问题。

3.2.2 用户评估方面

公众参与一直是视觉景观评估的重要环节,各类可视化的产品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最终用户评估。然而,虽然目前大多数用户可以看到景观可视化产品的演示,但是缺乏模型的假设以及对于地图解读方法的说明,同时也缺乏对于不同用户的推广,目标受众以及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并未有明确的限定。其次,虽然开发了一些交流的工具,但是用户能参与到景观可视化的产品规划、开发和执行的机会很有限,并且项目演示的后续也需要跟进。再次,在大尺度范围上不同主题的界限是模糊的,景观可视化产品的多种色彩组合也给受访者找到特定位置造成困难。

3.3 解决设想

针对上述视觉景观评估研究中始终存在的难题,作者提出初步的解决设想,从以下3方面展开:

3.3.1 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学派兼容并蓄,不断走向融合。各个学派的理论体系及方法各有不同,应当互为补充,相互借鉴。全面的视觉景观评估应该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而全面评估其特征,然后再评估公众意见,测定公众对于未来发展导致潜在景观变化的反应。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全面均衡开展理论研究,鼓励支持基础理论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细化理论体系及标准指标。

3.3.2 环境模拟真实度的技术创新

目前,还没有可以替代对现实世界直接感受评价和评估的方法。虽然多感官技术研究处于早期研究阶段,但也促进了从可视化到环境模拟的实现。除了扩展可能评估的项目类型和评估的有效性外,也可以吸引那些在传统决策过程中可能会被排除在外的公众来参与决策[52]。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改善景观可视化技术的创新研究,除多感官体验外,还有环境模拟与现实场景之间的偏差究竟受哪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人们在行进中视角的变化对景观评估的影响等,这些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增强环境模拟的真实度、完善景观变化的评估等提供更有效的技术、工具及工艺。

此外,不同尺度的景观环境模拟需要不同技术和工具来完成,同时也需要不同的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评估的有效性。未来景观可视化除多感官环境模拟以外,还需要专注于关联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如气候变化、自然变动、生态、经济等,使得虚拟景观模型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工具,多学科、多领域地预测未来。

3.3.3 用户参与性的技术完善

埃卡特·兰格对1974年至2011年所有关于景观可视化的文章进行梳理研究,指出景观可视化的未来发展要通过可视化技术更好地吸引公众参与,增进政策制定者和非专业人士之间的沟通,积极主动地来塑造我们的未来环境的景观质量[64]。

因此,(1)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构建一个有效的景观可视化评估参与计划,开发不同复杂程度的景观可视化产品用以符合不同用户群。(2)加强用户参与性。需要有用户长期加入可视化科学团队,并且确保充分的培训和支持,包括培训人员、配套材料、用户指南和在线帮助,以协助提高景观可视化技术。(3)增强景观可视化的精确性。高分辨率的谷歌地球图层,确保清晰的大尺度。(4)增强景观可视化在线评估的可操作性。例如,使不同的用户群都能够较为容易地看到景观可视化产品,并且创建平铺的地图查看器窗口,使不同情景之间可以比较,同时考虑技术点击打开和关闭个别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在屏幕上显示的颜色数。

致谢:

感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埃卡特·兰格教授 (Prof.Eckart Lange)、奥拉夫·施罗特博士(Dr. Olaf Schroth)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1]Council of Europe. The 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Z]. Florence, s. n. 2000.

[2]Landscape Institute, I.E.M.A. Guidelines for Landscape and Visual Impact Assessment (Third Edition) [M]. Taylor &Francis, 2013: 15-16.

[3]McHarg, I.L. Design with Nature [M]. Philadelphia:Falcon Press, 1969.

[4]Lewis, P.H. Quality corridors for Wisconsin [J].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64, (2): 100-107.

[5]Crowe, S. Forestry in the Landscape [K]. Forestry Commission Booklet No. 18.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 1962.

[6]Litton, R. B., Jr. Forest landscape description and inventories – a basis for land planning and design [K].Res. Paper PSW-RP-049. Albany, CA: Pacific Southwest Research Station. Forest Servic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968: 88.

[7]Jay L. S., Fines K. D., Wells B., Payne D. Integrated data system-Survey, coding and analysis manuals[J]. East Sussex County Council, Lewes. 1965.

[8]Fines, K. D. Landscape evaluation: research project in East Sussex [J]. Regional Studies, 1968, (2): 41-55.

[9]Appleton, J. Landscape evaluation: the theoretical vacuum [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75, 66: 120-123.

[10] Kaplan S, Kaplan R. Cognition and Environment:Functioning in an Uncertain World [M]. New York: Praeger,1982: 252.

[11]Daniel, T. C., Vining J.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Quality [C]. In: Aitlnan1. Wohlwill,J.F.(eds) Behavior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3, (6): 39-84.

[12]Crofts, R S. The Landscape Component Approach to Landscape Eva1uation [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75, 66:124-129.

[13]Zube, E.H., Sell, J.G., Taylor, J.G., Landscape percep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 [J]. Landscape Planning. 1982, (9): 1-33.

[14]Gobster, P.H. An ecological aesthetic for forest landscape management [J]. Landscape Journal 1999, 18:54-64.

[15]Daniel, T.C. Whither scenic beauty? Visual landscape quality assess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4: 1-4.

[16]Daniel T.C. Aesthetic preferences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C]. Sheppard S.R.J., and Harshaw, H.W. eds.,Forests and Landscapes: Linking Ecology, Sustainability and Aesthetics. Oxon, England: CABI Publishing, 2000: 15-30.

[17]Parsons, R., Daniel, T.C. Good looking: In defense of scenic landscape aesthetic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 60: 43-56.

[18]Gobster, P.H., Nassauer, J.I., Daniel, T.C., Fry, G. The shared landscape: What does aesthetics have to do with ecology? [J]. Landscape Ecology, 2007, (7): 959-972.

[19]Ayad, Y. M.,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modeling visual landscape change: a case study of the northwestern arid coast of Egypt[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 73(4): 307-325.

[20]Arriaza, M., Ca as-Ortega, J.F., Ca as-Madue o,A., Ruiz-Aviles, P.,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69:115–125.

[21] Jacobs, M. H., The production of mindscapes [M].Wageningen: Wageningen University, 2006.

[22]USDA Forest Service. National Forest Landscape Management Volume 2, Chapter 1: The 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M]. Agriculture Handbook Number 462.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4.

[23]Daniel, T.C., Boster, R.S. Measuring Landscape Esthetics: 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M].Research Paper RM-167. Fort Collins, CO: USDA Forest Service Rocky Mountain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1976.

[24]Lange, E., Legwaila, I. Visual Landscape Research—Overview and Outlook [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2, (3): 5.

[25]Kaplan, R. The analysis of perception via preference: A strategy for studding how the environment is experienced[J]. Landscape planning, 1985, (12): 161-176.

[26]冯纪忠.组景刍议[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79, (4): 1-5

[27]冯纪忠.风景开拓议[J].建筑学报, 1984, (4): 52-55.

[28]刘滨谊.风景旷奥度——电子计算机、航测辅助风景规划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 1986.

[29]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30]谢凝高.关于风景美的探讨[J].建筑学报,1981, (2):42-51+84.

[31]陈有民.论中国的风景类型[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 (2): 17-20.

[32]俞孔坚.中国自然风景资源管理系统初探[J].中国园林,1987, (3): 33-37.

[33]王晓俊.风景资源管理和视觉影响评估方法初探[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2, (9): 70-76.

[34]贺志勇,张肖宁,史文中.景观生态学在公路景观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6): 133-135.

[35]张慧,沈渭寿,邹长新.青藏铁路景观视觉管理系统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6): 719-725.

[36]赵秀玲.景观空间基本几何形态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6.

[37]包蓓蓓.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研究[D].上海: 同济大学, 2007.

[38]刘滨谊,姜珊.纪念性景观的视觉特征解析[J].中国园林, 2012, (3): 22-30.

[39]刘滨谊,戴睿,陈威.中国诗词的景观感受时空转换机制[C].(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论文集,2012: 87-91.

[40]刘滨谊,范榕.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园林, 2013, (4): 5-10.

[41]李晖.风景评价的灰色聚类──风景资源评价中一种新的量化方法[J].中国园林, 2002, (1): 14-16.

[42]张林波,王维,吴春旭,熊严军.基于GIS的视觉景观影响定量评价方法理论与实践[J].生态学报, 2008, (6):2784-2791.

[43]李继峰,李仁杰.基于景观感知敏感度的生态旅游地观光线路自动选址[J].生态学报, 2012, (13): 3998-4006.

[44]陈云文,胡江,王辉.景观偏好及栽植空间景观偏好研究回顾[J].山东林业科技, 2004, (4): 54-56.

[45]张凯旋,凌焕然,达良俊.上海环城林带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策略[J].生态学报, 2012, (17): 5521-5531.

[46]刘滨谊.风景景观环境——感受信息数字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 1992, (6): 169-176.

[47]李国松.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48]Gobster, P.H. Yellowstone hotspot: Reflections on scenic beauty, aesthetics, and ecology [J]. Landscape Journal, 2008, 27: 291-308.

[49]Bishop, I.D. Modeling landscape change: visualization and perception [M]. In: Usher, M.B. (Ed.), Landscape Character: Perspectives on Management and Change. The Stationary Office, Edinburgh, 1999: 150-161.

[50]Bishop, I.D., Rohrmann, B. Subjective responses to simulated and real environments: a comparison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5: 261–277.

[51]Bishop, I.D., Ford, R., Loiterton, D., Williams, K.Studying the acceptability of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using visual simulation of forest regrowth[C]. In: Bishop, I.D., Lange, E. (Eds.), Visualization in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Taylor and Francis, London, 2005a:112–119.

[52]Lindquist, M., Lange, E. Multisensory Experienc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m Landscape Visualization to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3, (5): 17-21.

[53]刘滨谊, 张亭.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J].中国园林, 2010, (10): 31-35.

[54]邓金平,王伟峰,张邦文,廖为明.森林公园声景观与视觉景观耦合评价研究——以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 2011, (12): 52-54.

[55]A°sa Ode, Mari Sundli Tveit, Gary Fry. Advantages of using different data sources in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visual scale [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0, (10): 24-31.

[56]Ramos, B., Martín, Pastor I. Otero. Mapping the visual landscape quality in Europe using physical attributes [J].Journal of Maps, 2012, 8(1): 56-61.

[57]Juan, M. Domingo-Santos, Rubén Fernández de Villarán, gor Rapp-Arrarás, Eva Corral-Pazos de Provens.The visual exposure in forest and rural landscapes: An algorithm and a GIS tool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 101(1): 52-58.

[58]Greene, R., Luther, J.E., Devillers, R., Eddy, B. An approach to GIS-based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that integrates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phases: Case study in a forest-dominated landscape [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0, 260: 2102-2114.

[59]Fisher P.F. Hearing the Reliability In Classified Remotely Sensed Images [J].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1994, 21(1): 31-36.

[60]Meganm, L., Nicholas, M., Rachel, N. A Haptic Soundscape Map of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J].Journal of Maps,2009,5(1): 19-29.

[61]Sensitive Ecosystems Inventories. 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EB/OL]. http://www.env.gov.bc.ca/sei/index.html, 2011.

[62]Hardisty, F., Robinson, A.C. The geoviz toolkit: using component-oriented coordination methods for geographic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2): 191-210.

[63]Sheppard S.R.J., Cizek P. The ethics of Google Earth:crossing thresholds from spatial data to landscape visualization [J]. Environ Manage. 2009, 90: 2102-2117.

[64]Lange, E. 99 volumes later: We can visualise. Now what?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 (3): 403-406.

猜你喜欢

风景可视化景观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景观别墅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