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庙的电波

2015-09-23章熙建

铁军 2015年8期
关键词:皖江电波梨树

章熙建

出无为县西北20公里,是名闻遐尔的江南古镇红庙。这个初夏的晌午,伫立抗战圣地的一刻,我突然感受到某种超越自然的神力,那是苍茫岁月曾经划过这片天空的一道不朽印痕,一束驱散阴霾、呼唤光明的红色电波。

回溯74年前。1941年初夏清晨,本当晴朗的天空竟阴沉得令人几近窒息。几匹骏马踯躅于3间连排茅舍前,一个戴着眼镜、乌发三七开的新四军将领,正在指挥战士们紧张地架设无线电台。这是临危受命担任新四军第七师政委的曾希圣。不足一个时辰,一束清脆的“滴滴答答”声传出茅舍,仿佛出征号角,穿越时空宣告了一个抗日根据地的诞生。

无为,这个有着浓重道家色彩的地名,史载有诸多版本,最扑朔迷离的,是当年孙权令周瑜在此屯兵抗曹,周瑜策马勘察战场后,谓:“此地腹临长江,背伏巢水,实无为之地也!”遂移兵北上,始有赤壁大捷。

同样是这块土地,时隔1321年后,一个红色政权唤回了落寞的繁华——“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组建新四军第七师。于此,无为不再是一个沉寂的地名,作为抗日根据地的标志频繁出现于红色电波中,也让皖江跻身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列。1941年2月1日,毛泽东在电报中指出:“现在我在无为、桐城已有根据地,虽只一、二县,其战略意义却胜过敌后大块根据地,应极端重视之……”

这个乌云密布的苦难时期,无为天空纵横穿梭的电波犹如利剑划破阴霾,那是共产党人的坚韧与担当,让一缕希望的阳光降临皖江大地。那一刻,战将耳畔犹然回响着领袖爽朗浓重的湖南口音:“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三水涧,曾希圣当年居住的茅舍前,耸立着一片形如玉壁的绿荫,这就是颇具传奇的三株梨树。1942年那个冬日清晨,曾希圣披衣出门,陡见房东大叔拿着砍刀要砍掉锄把儿粗的三株梨树。问起缘由,说是村西头乡邻种了梨树,每到初秋满树玲珑,孩子们揣着又大又圆的梨子吃得甘甜。眼见俩孙子看得眼馋,便上山挖回几棵梨树苗栽下,没想结出的梨果细长而酸涩。大叔忿忿说施肥浇水养几年,可结的尽是败家果子!

曾政委心头一动,捉住房东的砍刀,说你先别忙下刀,待我给你变个戏法,保准让你孙子明年吃上又大又甜的梨子。他让警卫员到村西头找老乡商量,剪回几根梨树枝,自己就坐在门前用砍刀削成铅笔大小的枝棒,将野梨树打掉几簇枝头,再将枝棒植入枝头,用芦苇叶密密地扎好。到了来年,嫁接的梨树枝繁叶茂,结下的果子硕大而甘甜。

时逾70多年后,经战将妙手再生的3株梨树已是葳蕤挺拔。此刻,伫立在新四军七师纪念馆前,我炙热的目光久久凝落在矗立山巅的皖江抗战烈士纪念碑上。晌午的日光柔暖地投射在山水间,一缕山间升腾的氤氲打屋顶飘过,白墙黛瓦的村舍仿佛被漂洗了的秀美时装,令我再次聆听那束穿越烽火的岁月足音。

仅1940年3至5月间,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拟发的电报就多处提到无为,而“皖南事变”解决应对的电文中,更多达20多处。遥想那个阴云翻卷的艰难岁月,身处延安的革命领袖,是以一种怎样的焦灼目光密切注视着皖江,寄希望于这片在抗战伟业中举足轻重的热土。

1943年7月6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发电:“同意七师派一个部队向桐城地区发展,牵制敌人,策应五师,并打通与五师的交通。”

对于新四军7个师中最后组建的七师而言,来自延安的这束电波,于斯时斯境,实为一道化险为夷的救命符。须知,电波的另一端,曾希圣的七师乃至新生的皖江根据地,正处于四面受敌的孤悬状态。

手持这根“定海神针”,一度焦灼迷茫的曾希圣和七师党委成员们精神大振,迅速制定了“隐蔽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对军事建设、群众工作、财政经济各方面俱一一做出具体部署。在加强党组织和政权建设的同时,主力军按照“在巩固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巩固,并且要从战斗中去发展,使主力从战斗走上正规化”的策略,积极而有指向地分步出击,以拔除螺蛳滩日伪据点、奇袭百旺市敌顽碉堡、歼灭南义集伪军守备连等一系列战斗,扫清障碍,扩大根据地覆盖面,迅速形成了外与友军相倚呼应、内部纵横串联的战略格局。

1943年3月17日,曾希圣和七师指揮部猝然遭遇最险厄的威胁。日军纠集一一六师团和一一五师团一部,6000余兵力分8路向皖中发动“铁壁合围”大扫荡,行动隐秘,迂回神速,并以水陆并进严密封锁巢湖,意欲一举剿灭皖江抗日根据地指挥中枢。

曾希圣及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率部分师部人员随独立团向北突围,经过近10小时拼杀奔袭,18日拂晓进入银屏区的大、小岭山村。被困银屏山中一整天,黄昏,山下狼烟四起,日军发出联络信号紧缩包围。曾希圣果断命令趁夜幕兵分两路实施突围。

生死兄弟分别的瞬间,沉默的曾希圣突然厉声喝令身侧的侦察科长:“必须带一部电台,只要打着灯笼走夜路,我就一定能绝处逢生!”那一刻,领袖的嘉勉赋予战将无尽的勇气和力量。转战途中,曾希圣用电台指挥部队边战边撤,在穿插中伺机歼灭日军。至19日下午5时,七师师部及独立团成功跳出包围圈,日寇的“铁壁合围”终以损兵300人而告惨败。

岁月如同历尽劫波的扁舟,颠簸飘零地进入1945年秋。这是中国军民喜庆抗战胜利的时刻,而战后政权建设的风云变幻,似乎预示又将迎来新的多事之秋。这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战将那张简陋的苦楝木三屉桌上摆着一摞电报:

9月4日,在延安的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指示致电新四军:“七师主力在目前即向二、三师集中,以便形成强大的突击力量是好的。”

9月20日,中共中央致电华中局:“苏南及皖南、皖中、七师部队和党政,原则上亦须全部撤退,但可分几个步骤撤,在撤退前须部署以后的秘密工作。”

10月2日,华东局再次致电曾希圣:“留皖南与皖中坚持部队,应配备坚强党政军干部,亦留一部电台,能经常保持与主力部队联系……”

这些生死攸关的战略调整,源自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1945年8月25日,毛泽东飞抵重庆与蒋介石共商建国大计。谈判中,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区土地和人民军队数量等问题,在不损害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做出让步。其中即有让出包括皖中、皖南在内的8个解放区,军队则调往长江以北或陇海路以北地区。

1945年10月3日,新四军第七师北撤。除十九旅已先前开赴淮南根据地外,2万主力部队分3批经水陆两路撤至苏北再转进山东。伫立码头,曾希圣眷恋不舍的目光再次回望坚守1600多个不凡日夜的皖江沃土。那一瞬,撼人心弦的场景蓦然扑入眼帘:撤离抑或护送的军民,正手持第507期《大江报》,三五簇拥地默读《新四军告别皖江民众书》,有个青年学生站上堆垛激昂朗读起来:“世界和中国的局势均在奔向光明,独立、自由、繁荣的新中国已经露出了头,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摒除一切悲观失望慌乱的情绪,朝着和平、民主、团结的大道前进,我们是一定能够胜利的!”

那一刻,曾经熟悉的旋律在曾希圣耳畔响起——“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长江水、甜津津,妹拉哥手走出村;问妹要到哪里去,送哥去当新四軍……”

曾希圣眼眶霎时湿润起来,陡觉内心奔涌着一股如潮的激流,眼前仿佛烟云掠过,那是皖江热土注定载入史册的宏阔一幕:

三水涧周边星罗棋布的村庄,仿佛一夜间陡然崛起一座庞大兵城,皖江区党委、皖江行署,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还有修械所、被服厂、造币厂、银行、剧团、医院、学校、报社、印刷厂,以及众多番号的部队和地方武装……这片曾经遭受日寇铁骑蹂躏的土地上,耸立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师指挥部电报室,不分昼夜地传达“滴滴答答”的收发报声;村头的老槐树下,手持红缨枪的儿童团员警惕地注视远方;溪水潺潺的涧河岸边,新四军女战士正忙碌着洗涤伤员绷带;还有河堤逶迤的练兵场,新兵们正奋力向贴着鬼子脸谱的稻草人练习刺杀……那是怎样一种同仇敌忾、誓死卫国的壮怀激烈呵!

而这背后更铺展着奇迹:从1941年5月第七师成立到抗战胜利,七师由创建时不足2000人发展到3万余人。皖江抗日根据地收复领土达15万平方公里,进行各种战斗2771次,我军伤亡10334人,而曾经骄横暴戾的日伪军则遭受丧师20731人的无情惩罚。

曾希圣与红色电波有割不开的情缘,他1932年参与创建中央军委二局(情报局)并任局长,长征途中率二局多次截获并破译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密码,准确及时的军事情报,让频陷厄境的红军一次次跳出“围剿”魔掌。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给红军侦察电台写下了著名的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天苍苍,野茫茫,皖江原野江天廖廓。蓦地,山水间荡起一抺瑰丽彩虹,曾希圣突然强烈地感应到彩虹正传递着某种使命召唤。那一刻,战将没有擦拭眼眶溢满的泪水,他只是肃然抬手敬礼,那是一个战士永远的萦怀与感恩!

(责任编辑 王浩钟)

猜你喜欢

皖江电波梨树
The Speed of Light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加拿大侦测到来自外太空的神秘电波
小气的梨树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皖江物流纳入能源板块
电波跨越大西洋
激荡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