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统计管理水平
——以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开发生产数据库统计模块应用为例

2015-09-18丁丰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报表分公司深圳

丁丰丰

(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7)

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统计管理水平
——以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开发生产数据库统计模块应用为例

丁丰丰

(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7)

开发统计报表系统,改变手工统计格局,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加工和输出,在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方面能够取得显著效果。通过系统将业务流程固化,更好地执行业务流程,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从而提升统计工作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统计报表系统;统计管理水平

1 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统计信息作为企业信息的主体,在企业信息中心占有重要地位,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的信息数据都要进行信息化管理,信息才能够真实、有效和完整。统计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统计是与大量数据和信息打交道的工作,量大繁琐。依靠手工录入和整理,出现错误的概率较大,难以满足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在手工统计的情况下,人员更迭也会对统计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采取信息化手段,自动出具报表,减少人为出错因素,在统计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同时,通过系统固化统计流程,能够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提升统计工作管理水平。

2 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

2.1数据汇总流程

目前中海石油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分公司)综合统计岗配备专职人员一名、电脑一台,传真、扫描等基础设施到位,统计数据来源、再加工等业务运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开展。

2.2数据整理工具

目前统计工作主要依靠线下计算,通过Excel电子数据表格等软件来实现数据的汇总及整理。

2.3数据分析方式

与之前年份同期进行的简单的对比,包括当月数据与累计数据的对比,计算本月、本年累计与上年、同期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指数,并结合具体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原因。

3 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3.1数据简单采集,没有深入挖掘

当前公司采用的业务流程中,财务对产量数据的处理比较简单,起点是收到业务部门的基础数据,按照不同部门的使用要求进行格式整理,终点是形成总公司各级部门各级政府所需表格。在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并没有依据现有数据深入挖掘,也没有设计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分析,原因是在公司业务流程中对产量数据报表的要求是准、快、全,分公司综合统计岗在收到数据和生产报表中的时间很短,只能在严格的时间要求下完成固定工作,无法对数据深加工。

3.2线下处理数据,容易出错

目前分公司已经成功上线并应用了生产数据库系统,和一线平台完美对接,生产数据从生成到再加工全部在一个系统中完成,人工线外干预程度较小,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统一性和数据质量的准确性。而财务对产量数据的处理还停留在线下办公软件的处理阶段,人工操作的影响占比很大,在数据计算逻辑复杂、数据数量巨大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数据计算错误、数据加工失效问题。

3.3财务单独处理数据,没有考虑数据承接性

深圳分公司开发生产信息系统从2007年上线至今初步实现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基础功能,初步实现了开发生产管理功能,系统各个模块得到了持续完善优化,期间建设了数据查询模块、数据检测模块、节能减排模块,而且各模块之间共享数据库、可以相互提供支持。而财务对数据的处理是游离在系统各模块之外的,并没有考虑数据在其他部门中的使用情况,分析结果也只是在部门内部流转,没有考虑到数据的承接性。

4 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措施,

深圳分公司开发生产数据库于2007年正式上线运行,通过在实际使用中不断优化与完善,现在已经成为了深圳分公司不可缺少的专业数据库,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开发生产情况。统计中很多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该系统。随着开发生产信息系统日益完善,能够对产量数据做全面的统计和分析,由此,财务希望把线外对产量数据的处理过程也体现在系统中,通过系统自动计算的方式,使系统准确、高效地为深圳分公司相关专业用户服务。

2012年,针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统计提升的愿景,深圳分公司计划财务部与生产作业部一起研究讨论,启动开发生产数据库中统计模块应用项目。

4.1用户需求调查

首先思考现有的统计工作,尽可能把现有工作逻辑化,即以统计业务当前的业务流为主线,整理现有业务管理环节、管理角色和主要管理内容;第二,基于当前的业务流,分析当前统计业务效率、质量、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三,从业务流中各节点的逻辑顺序、管理动作或角色配置上思考如何能更好地解决以上的不足,例如某几个环节的衔接问题,流程中增加某个管理动作进行改善等;第四,基于以上分析重新梳理出统计业务的业务流、业务管理动作、动作要求,给出角色配置;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流程固化。

4.2信息化方案制订

4.2.1指标体系的建立

(1)背景

开发生产数据的项目库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通用指标算法,在各类报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财务产量统计模块的加入,以往的通用算法逐渐无法满足目前应用需要;因此,需要有一个允许个性化算法的指标管理模块来完成相关指标的计算以及存储,以满足目前各个业务指标的实际需求。

(2)模块功能设计

模块定义了各个业务节点、明确了指标定义,在指标计算中统一了各类指标。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模块功能设计

4.2.2功能及岗位梳理

开发生产信息系统统计模块的功能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统计模块的功能

开发生产信息系统统计模块中的岗位如表2所列:

表1 统计模块的岗位设置

4.2.3报表开发

在开发生产信息系统统计模块中设计并实施实现了三类表格,为核实产量表(石油液体、天然气)、净产量表(石油液体、天然气),本期系统开发设置了一张综合报表,但在系统中预留了报表接口,以满足今后新的报表开发需求。

4.3信息化系统开发

4.3.1指标模块开发

(1)模块总体思路

通过结合开发生产数据库的业务对象与业务指标的管理方式,自助定义各个业务对象的指标算法(见图2)。

图2 模块总体功能设计

(2)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结构设计主要分为标准代码编写、业务对象设置、指标管理体系建立三个部分,各个部分又包含若干子模块(见图3)。

图3 模块功能设计

(3)其他管理报表

在系统中预留接口,以便可以随时开发也许需要的其他报表(见图4)。

图4 其他报表示例

4.3.2报表开发

(1)定义报表类型数据表

报表类型管理主要按时间来分类,本系统中按时间指标分为日报、月报、年报。

(2)编写报表注册表

内容主要为业务报表注册管理。

(3)编制报表数据信息数据表

生成业务报表与业务指标的关系表,生产产量报表、产值报表与其他需要的管理报表。

4.4方案实施与测试

4.4.1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第一,时间性原则。要求实施速度要快,建设周期要短。第二,风险性原则。避免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实施方案应建立在成熟稳定、符合企业产量指标数据架构对应用软件系统的业务、技术要求,并需要为整个实施过程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第三,稳定性原则。保证系统上线对现有业务、服务功能继续使用,保持服务的连续性,尽可能减少系统上线对业务的影响。第四,规范化原则。目标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都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执行,并严格遵照国际、国内、行业和建行等有关标准执行。第五,拓展性原则。目标系统采用合理的层次结构,体现分层设计和模块化原则,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发展需求。第六,开放性原则。在满足系统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开放技术标准、软硬件工具和产品。

4.4.2方案实施测试的时间安排与工作进展

经过半年的开发和测试,测试效果良好,该模块开发已基本达到了项目初始设定的目标。

5 结 语

通过生产数据库统计模块的开发实施,给业务工作带来了很多益处:一方面缩短了了报表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保证了数据的正确率、完整性。在筹备统计模块和开发统计模块的过程中,重新梳理了统计业务工作的流程和报表逻辑,为今后的工作优化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055

F270.7;TP315

A

1673-0194(2015)08-0072-02

2015-02-16

猜你喜欢

报表分公司深圳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General Electric’s Innovation
COACH Inc. in 2012Its Strategy in the “Accessible”Luxury Goods Market
IWI美国分公司ACE GAR1651步枪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