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在大型燃煤火电厂中的应用研究

2015-09-18夏俊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管理

夏俊涛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8)

ERP在大型燃煤火电厂中的应用研究

夏俊涛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8)

本文探索了ERP在广西某大型燃煤火电厂中的应用情况。首先介绍了ERP系统的实施步骤,分析了ERP系统的基本构成,进而详细阐述了ERP系统成功实现的关键因素。ERP系统在该大型燃煤火电厂的成功实施经验,可供同类型发电公司参考借鉴,帮助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燃煤火电厂;企业;管理;ERP;实施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发电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面前,企业是遭受灭顶之灾,还是如鱼得水?纵观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它们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有效落实。大数据时代,信息化高度发达,ERP已成为全球应用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企业管理方法。如何与时俱进、重新认识、科学策划、成功实施ERP系统,使其真正成为企业规范、透明、协同、高效管理,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服务水平,赢得市场竞争的工具,已受到越来越多发电企业的高度重视。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又叫企业资源规划,是应用信息技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建立统一的技术平台,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进行全面一体化整合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Inc.于1990年提出来的,既是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求,也是先进实践经验的总结。ERP在美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我国也经历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不少企业也导入了ERP系统,但是实际效果还亟待提升。

广西某燃煤火电企业近五年来以ERP系统为基础的精细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实践,使公司扭亏为盈,并实现利润年年攀升,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先后荣获“2014中国电力信息化推进示范单位”“2014年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奖”。

1 ERP实施步骤

广西某燃煤火电厂成立于2004年,一期工程2×630 MW机组于2007年投入商业运行,二期拟扩建2×1 000 MW机组。2009年下半年,电厂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为规范有序地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企业规范化、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成立了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确定了“三步走”的总体开发思路。“三步走”即首先梳理、厘清公司业务工作流程,实现管理体系贯标认证;然后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以科学、严谨、系统的方法开发ERP软件,上线运行,优化公司经营活动过程;最后持续深化、提升ERP系统,形成与公司战略规划目标相一致的管理平台。

第一步是前提。该公司2010年开始抓目标管理、全面预算、绩效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三大标准贯标,2011年取得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注册,为ERP项目实施打好了基础。

第二步是关键。ERP项目是个系统工程,只有科学地组织,才能够成功实现企业导入ERP系统的目标。该公司2012年5月召开了ERP项目咨询启动大会,开始实施ERP项目,经过了软件选型、二次开发和上线运行三个阶段(如图1);12月选择确定使用IFS应用系统后即成立了包括领导层、监管层和执行层在内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如图2);2014年3月涵盖基建工程、生产、物资、财务、全面预算、项目合同管理、燃料管理、人力资源、综合统计、企业门户等各子系统模块先后全面上线,达到了实现ERP基本功能的目标,系统运行稳定。

第三步是深化提升,即以持续深化应用ERP系统和企业管理创新真正实现“全员-系统-企业-市场”四者之间的无缝衔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不断进行自适应调整,ERP系统也必须与时俱进。

图2 ERP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2 ERP系统构成

2.1信息化应用框架

企业信息化就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现金流动、事务处理等业务数字化,再运用信息技术加工生成信息资源,以便相关人员跟踪、分析,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该火电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向外扩大信息应用广度,与客户和供应商资源集成,向内深化信息应用深度,与机组设计、设备制造、现场施工集成,向下增强信息实时有效性,与生产监控信息系统集成,向上提高信息应用效能,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集团管控系统集成,形成人力、物力、财力等数据大集中、应用大集成、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信息化应用框架(如图3)。按照信息综合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为技术支撑类、专业生产类、业务管理类、经营决策类、信息展现类五个层级。技术支撑类包括IT服务、身份管理、数据中心、集成平台等;专业生产类包括SIS厂级信息监控系统、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业务管理类包括基建、生产、物资、财务、人资、燃料、营销、培训、电子商务等经营管理和后勤、党群、协同办公、档案、外网、环保监察、纪检监察等综合管理;经营决策类包括全面预算、决策支持、对标管理等;信息展现类包括企业门户、待办工作、生产信息、综合查询等。

图3 信息化应用框架图

2.2IFS应用系统软件架构

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更新换代,现代企业管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快速创新提升。ERP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关乎其寿命长短,其软件架构至关重要。IFS应用软件采用的是非专有技术和基于开放标准的组件式服务导向型架构,即SOA(如图4)。它提供了真正灵活敏捷的解决方案,既可以分步实施,固化经营管理模式,又便于变化调整,且不影响安全性,也不干扰业务的正常进行。

客户接入层可以是客户端各种前台接入方式,如传统的C/S、B/S接入。通过通讯中间件的Web Service技术,系统支持WAP、PDA、GPRS等多种无线接入。业务逻辑层包括业务流程、业务活动、业务入口等三个部分,负责处理各种事务请求,并进行反馈。业务流程部分实现系统与外界的数据通讯和协议转换;业务活动部分接受来自客户接入层的请求,根据预定的逻辑进行处理;业务入口部分负责抽提和修改数据。数据贮存层负责存储系统的各种处理数据和中间数据。

这种软件架构将事务处理部分独立出来,系统易于通过增加应用服务器,扩展业务,而且处理灵活,对硬件和网络的选择也都是开放、灵活的,如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二者之间可以是异种机型或异种操作系统。

图4 ERP系统软件架构图

2.3ERP子系统及功能模块

按照大型燃煤发电厂的生产、管理、经营需要,ERP系统分为基建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燃料管理、项目合同管理、全面预算、人力资源、文档管理、综合统计、电子商务、企业门户等12个子系统,其中基建管理子系统包括项目管理、概算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基建物资、设计管理、供应商管理等7个功能模块,生产管理子系统包括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生产技术、安健环管理、实时信息管理等5个功能模块(如图5)。

图5 ERP子系统和功能模块图

3 ER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3.1基础保障

企业引入ERP系统是为了顺应市场竞争,市场如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是基础,就是要求企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想干什么,打算怎么干,也就是要有适时、明确的战略规划,并据此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还要“知彼”,就是要求企业要知道ERP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思想,也就是要了解它能解决什么问题,用的是什么方法。

3.2思想保障

ERP项目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公司的一把手是整个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各业务部门的一把手是相应子系统和功能模块的第一负责人。各负责人不仅要自觉提高认识,而且应做到分管人员统一思想,明确职责,使公司上下全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使用ERP系统。同时应注意三要三不要:一是要在做好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先整体后局部,先核心后辅助,先大处着眼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不要从一开始就眉毛胡子一把抓,急功近利,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二是领导层要重视,但不要随意决策、朝令夕改,拍板前应多听听监管层和执行层的意见;三是每个岗位人员要有全局观念、协同意识,不要本位主义,予人方便予己方便,大家都方便。

3.3组织保障

实施ERP是企业的一场管理变革运动,项目团队至关重要,素质要高,人员要稳定。图2中的三个层级、五个组,一个也不能少,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项目管理组由公司一把手牵头,公司所有领导都应参与并进行合理、充分的授权。质量监控组包括所有业务部门经理。核心组由各业务部门抽调出来实际管理经验丰富、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骨干人员组成,主要部门最好是部门副职,担任对应子系统或功能模块的牵头人,期间不再兼职其他工作。实施组由ERP供应商软件开发人员组成,尤其要选择一个好的项目经理。IT支持组由企业信息中心人员组成,是企业的信息化团队,不能或缺。

3.4制度保障

ERP系统建设要进行风险、质量、进度等有效的过程控制,就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并落实到位,如实施方案、建设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办法、培训管理办法、督察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及结果要求规范等等。

3.5措施保障

培训是管理变革的基本措施,包括管理理念培训、ERP原理培训、业务流程培训、系统操作培训等等,贯穿项目全过程始终,覆盖公司所有人员。各阶段培训的重点不一样,但是每次培训都要有充分的准备,明确培训的目的、对象、内容和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其中,利用临时数据库进行系统仿真模拟操作训练是一种较好的培训方式。

3.6软件保障

当前市场上ERP软件不少,选择既符合企业特点又满足将来发展需要的ERP软件是实施成功的关键之一。软件选型不当,将导致员工接受困难,二次开发工作量大,实施周期长,最终可能南辕北辙,扰乱企业管理。企业在选择软件时,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咨询,可以参考同类型企业的选型,做出合理决策。

3.7数据保障

数据是整个ERP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应保证其完整、准确。数据缺失,将导致系统功能受限;数据偏差,将导致管理决策失误。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和导入是一项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繁琐任务,必须进行严谨、周密的部署。

4 结 语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工业发展快速信息化的形势给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完成企业管理从粗放、任性到精细、规范的转变,不断挖潜增效,增强竞争力。导入ERP系统是个有效的途径,只要公司上下一心、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科学组织、扎实工作,就能达成企业管理预期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永珉.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5):50-51.

[2]刘景霞.浅议信息化对社会进步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信息化趋势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61-63.

[3]费秀娟,周传华,丁晓秀.基于DEA方法的ERP实施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6):48-50.

[4]陈宏明,明发.ERP实施成功关键因素的案例分析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1):2-4.

[5]陈亮,姚建刚,阳晓.火电企业管理的ERP模式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 (2):7-9.

[6]张后启.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历程[J].计算机世界,2001 (12):7-10.

[7]王谦.企业财务信息化实施的几点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8):35-3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061

F270.7

A

1673-0194(2015)08-0081-03

2015-02-10

猜你喜欢

信息化系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WJ-700无人机系统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