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防范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患者产生医疗纠纷的效果分析

2015-09-14甘秋萍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医疗纠纷切口感染

甘秋萍等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防范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患者产生医疗纠纷的效果。 方法 选择合适时机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的一组为观察组,按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就医满意率、产生医疗纠纷率。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产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分别为9.1%和53.8%,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医满意率98.5%高于对照组88.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 通过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正确的全程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患者产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可以维持和促进良好与和谐的的医患关系,提高就医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切口感染;医疗纠纷; 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3-13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on of medical dispute from complicated with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appendectomy patients.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appropriate time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concurrent incidence of wound infection, medical treatment satisfaction rate, resulting in medical malpractice rate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and appendicitis produces medical malpractice incide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9.1% and 53.8%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Medical observation group were 98.5%, higher than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88.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y choosing the right time to correct the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appendicitis patients have incid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can maintain and promote a good and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mprove medical treatment satisfaction,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Full nursing intervention; Wound infection; Medical malpractice; Appendicitis

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是普通外科较常见的手术,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占腹腔手术切口感染的首位,其发生率为5%~20%,而一旦发生坏疽、穿孔,切口感染可达13.6%~54.4%[1]。医疗纠纷[2]通常是指因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与医方发生争执而造成的,是患者对医方的责难。阑尾切除手术对患者产生的风险性较小,但是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不但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3]。然而,外科医生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上,一旦产生医疗纠纷,医护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处理该类纠纷,不仅影响了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的效率,也影响了患者对就医评价的满意度。我科护理人员配合医师采取了全程护理干预的方式显著降低了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患者产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将2012年8月~2013年7月行阑尾切术手术的患者19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所收行阑尾切术手术的患者195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全部采取腰硬麻的麻醉下实施阑尾切除术;对照组平均年龄(36.6±2.7)岁,男108例,女8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8例,阑尾坏疽59例,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2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4.5±4.4)岁,男110例,女8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11例,阑尾坏疽57例,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27例。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对照组:对阑尾炎手术的患者由医师在术前常规向患者及家属术前谈话中告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发生切口感染后加强对该患者的感染切口和全身情况的观察评价,并引导患者和家属如何积极配合治疗切口感染,预估治疗时间延长的时限。在切口感染发生后针对患方提出的各种质疑给予详细解答和处理,最后出院前给予患者填写满意度评价表。

观察组:完成对照组同样的诊疗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阑尾炎术后无论是否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认知干预的措施,并全程融入护理关怀,发生切口感染后能接受感染的客观事实并配合后续治疗。具体做法是:经过专科知识培训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分别在患者术后第1、2、3天行床边护理时,一般选择行管道护理或查房的时机,术后第1天的干预措施:(1)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情属于什么阶段的阑尾炎,术后容易引起切口感染的原因;(2)告知患者每天观察切口的要点,发生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3)留置腹腔引流管的重要性和观察要点,并邀请患者和家属观察腹腔引流管内的引流物,特别是引流出的脓液,告知患者引流出脓液的患者特别容易并发切口感染,没有发生切口感染一般的愈合时间为7d,而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后就需要延长住院天数,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这也是干预中最强调的一点。术后第2、3天重复第1天的干预措施,强化第1天的干预,评价切口愈合的情况及全身情况,在干预中融入护理关怀,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自己的病情观察密切,切实体会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逐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第4~5天,患者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愈合好,护理人员向患者确认,使患者放心;若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干预的重点自然过渡到如何积极配合治疗切口感染,预估治疗时间延长的时限,提醒患者因住院时间长后需要申请更多的假期而做好请假的准备。接下来的治疗转归,责任护士都必须每天观察与评价,有针对性地给患者正面积极的暗示和语言,使患者建立信心并平和的接受目前的治疗。最后出院前给予患者填写满意度评价表。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的发生率、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患方提出争执通过3次医师护士详细解释仍不能令患方理解并接受,患方持续吵闹3d以上,并向医护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责难,列入发生医疗纠纷的范畴;患者能够以平和心态理解并接受切口感染的事实并主动配合治疗过程,住院期间无吵闹,列为未产生医疗纠纷的范畴。切口感染患者产生医疗纠纷比率=(产生医疗纠纷患者/切口感染患者)×100%。患者出院填写就医满意度评价表作为住院过程就医满意度的评价: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切口感染患者就医满意度=[(基本满意患者+满意患者)/切口感染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引发医疗纠纷比例9.1%低于对照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患者的就医满意度90.9%也高于对照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产生,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3 讨论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4]。外科医生也往往认为通过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5],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是少数,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6],除病原体外,还有血肿、异物、腹壁脂肪过厚、腹腔引流不当、忽视无菌操作、手术时机及操作时间、缝合技术及局部组织或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7]。阑尾炎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文献报道可以完全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8-11]。表中两组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7%、5.6%,也说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是客观存在的,仅从医疗的角度解决切口感染的问题是不现实的,目前没有关于如何防范切口感染引发医疗纠纷的报道。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引发医疗纠纷的患者方面的主要原因分析:在术前,医师在术前谈话中都将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并发症的可能性告知患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医学知识并没有做到普及社会大众,患者对阑尾炎的相关知识往往一知半解,虽然术前有告知,但患者往往将这种告知仅当成一种可能性,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不大,而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医师护士无论如何解释和倍加关怀,都很难改变患者的心理认知。患者往往和没有并发切口感染的阑尾炎术后患者比较,反差巨大,切口感染后需要拆线、引流脓液,脓液的引流有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一开始的脓液增多与术后发生感染前的切口对比令患者焦虑和担心,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带来需要向工作单位延长假期的社会问题也患者加剧了不满的情绪,周围亲朋好友的不恰当反馈,多种因素使患者产生了认知错误,首先怀疑医师手术的技术问题,接下来对各种治疗护理都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的情绪,最终产生医疗纠纷。对照组中13例切口感染患者就有7例产生医疗纠纷,占了发生者的53.8%,即使医师护士投入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样的医疗纠纷,也仅有3例患者对就医评价是基本满意或满意,占了发生切口感染者的23.1%,因此,未加以护理干预的患者即使最后痊愈出院也对就医评价满意度很低。

认知干预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观点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心理干预方法[12]。一方面患者术前因腹痛、焦虑等原因往往没有集中注意力听取医师术前谈话的内容,患者更关心手术麻醉是否成功,尽快解决其腹痛不适的问题,对医师谈及术后并发症的问题没有接收到充分的信息;一方面,急诊手术前医师也是注重手术前的检查、签字等准备,没有太多的时间与患者或家属细说术后并发症的问题,术后医师的查房也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术后并发症告知的模式,患者在发生切口感染前没有得到有关切口感染充分的信息,导致了患者不容易接受这个客观事实,与之相关的治疗护理也不乐意配合。观察组中11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中只有1例发生医疗纠纷,10例对就医评价是基本满意或满意,结果表明护士是医师最好的工作伙伴,从护理的度分析患方对术后切口感染的认知过程找出对策,对所有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认知干预。在切口感染发生的第1天开始就让患者逐步地认识到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临床表现、治疗时限,引导患方对切口愈合过程出现的问题正确认知,让所有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上逐步做好准备,发生切口感染后,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全程融入护理关怀,让患者心平气和地接受切口感染这个事实并积极配合。endprint

护理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或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13],实质是一种充满爱心的人际互动,其目的是帮助他人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的健康,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14]。全程护理干预中融入护理关怀,虽然需要护理人员投入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样的干预基于患者正确认知的过程,有助于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理解,增加配合度,融洽医患关系,实际上也帮助了护理人员识别高危人群、环节,间接提高工作效率,成为防范医疗纠纷的有力保障。

针对阑尾炎术后尚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措施,让患者和家属从术后第1天开始具体了解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且全程融入护理关怀,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逐步认知切口愈合的过程,在最后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切口感染的客观事实并积极配合切口感染后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间接提高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Akkary E,Cramer T,Sadek M,et al.Appendicitis after appendectomy October 2013,Vo1.11,No.30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W V Med J,2010,106(7):28-31.

[2] 陈贤新,张泽洪.国内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述评[J].中国医院,2010,14(5):43-45.

[3] 万石林.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21(18):216-217.

[4]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2

[5] 梁振家.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进展[J].蛇志,2011,23(3):283-284.

[6] 高素青,刘金淑.225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9):3986.

[7] 刘万峰.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9):1463-1464.

[8] 王桂先.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医护论坛,2010,17(23):181-182.

[9]王武.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647.

[10]张建同.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6):3756-3757.

[11] 喻逢春,姚小琴,莫伟林.预防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6):49-51.

[12] 俞雪芬,戴莉,李盛来.认知干预对牙科焦虑症患者拔牙术中血压和心率级痛苦体验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3):282-283.

[13] Tanya V.Caring: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relevance to nurs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9,30(6):1388-1395.

[14] 李惠敏,李晓玲.阑尾炎术后体质虚弱32例随访指导与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70-1271.

(收稿日期:2015-02-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程护理干预医疗纠纷切口感染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医疗纠纷病理尸检结果探讨
试析全程护理干预在患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
在举证责任倒置机制下的病案管理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