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进程中的山水城市——2014年9月27日在马岩松《山水城市》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2015-09-13顾孟潮

重庆建筑 2015年9期
关键词:山水北京建筑

顾孟潮

首先,要祝贺MAD近年来硕果累累!MAD继今年5月骏豪中央公园广场荣获“当代十大建筑”称号之后,不久前取得美国芝加哥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设计权,今天又有 《山水城市》新书发布、展览开幕。这些是MAD各位同仁坚持以研究探索为设计开路的思路与实践的硕果,所以能取得学术与设计的双丰收,这个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特别是MAD作出的山水城市思想研讨和山水建筑设计的成果,对于当前山水城市的研讨实践更有着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今天谈谈我对历史进程中的山水城市思考。

第一个想法是:如何理解山水城市概念

1993年2月27日,钱学森先生郑重提出“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设山水城市”的倡议。但是,这一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倡议并未能得到社会公众的响应。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钱老在讲外行话,是“贵族的乌托邦”。我国城市建设中问题很多,如仍然千篇一律地在大量照搬国内外建设平原城市的模式,推销仅仅适合平原的建筑类型的建造方法,结果造成经济、使用、美观等方面均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歪曲了山水城市概念。

为数众多的人似乎觉得“山水城市”是上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新问题,还只处于书面构想和缺乏相应实践经验的阶段。真正实践建山水城市那是十分遥远的事情。其实不然,考古发现表明,我们北京是从山顶洞人的居住走向平原居住的。从中国城市建设史可以看到,我国起码有着一千多年建山水城市的悠久历史,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能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优秀的山水城市和山水建筑,这些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大家可以看到,现存的许多杰出的山水城市——如北京、南京、杭州、重庆、武汉、青岛、大连等。属于山水建筑的佳作更是不胜枚举,如四川、贵州、山西、陕西等多山地区的许多山地建筑,其建筑文化水平之高,真令我们这些专业建筑师汗颜——如陕西米脂县的姜氏庄园,依山傍水的城堡式窑洞庄园真是一绝,在世界和中国都称得上属民居杰作(图1)。

钱学森在阐述其山水城市概念时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我想,既然是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就应该:第一,有中国风格;第二,美;第三,科学地组织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娱乐。”

马岩松建筑师沿着钱先生的思路对山水城市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马先生的观点是:山水城市的思想是对自然生命的呼唤,它来自一种精神的指引。它是人造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是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城市。他认为,山水城市中的建筑是以自然和人的情感联系为核心的有机体,它们可以是山非山,是水非水,是云非云;形式上不拘一格,精神上高度提炼。按照这样的思路MAD完成了许多建筑作品。这对于传播山水城市理念促进人们思考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图1 陕西米脂县的姜氏庄园,依山傍水的城堡式窑洞庄园真是一绝,在世界和中国都称得上属民居杰作

第二个想法是:山水城市应该什么模样,应该是根据城市的特点千姿百态

老北京就是优美的山水城市。北京,有着山水城市的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北京的城市设计当时是世界之最,被称为城市设计的典范,北京是典型的山水城市。每个四合院都是氧吧,是个小生态圈。长盛不衰地吸引着中外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旅游观光。北京其他方面我暂不说,我只说它的水。

北京有个汇通祠,建了一个郭守敬纪念馆,该馆位于什刹海西海北岸。但是,至今郭守敬还是鲜为人知。700年前的郭守敬在建老北京山水城市中立了大功。他成功地将永定河引水通漕,改造南北大运河,为寻找大都新水源,修建白浮瓮山河,实现跨河引水,建成北京第一座水库,开通惠河,将大运河之水引入北京,实现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将积水潭建成京杭运河漕运集散码头。他还开发北边的玉泉山水,解决运河与皇城的供水问题,使全北京城的山、水、河、湖、潭、海串连起来,使整个城市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然而,他对北京城市发展的这些重要贡献,连这次宣传申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材料中也只字不提,这表现出人们对山水城市的冷漠。曾经对北京建设山水城市作出奠基贡献的人——中国元代伟大的水利学家、科学家郭守敬(1231-1316)值得宣传和借鉴。山水城市是各地生活生产实践的产物,绝不是仅仅为了养眼,为了变换形式花样的目的,它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内涵、文化艺术内涵,有着经济、实用、美观的价值,是以人为本的宜居环境,蕴含着东方哲学的深意。在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探讨它的新形态。

第三个想法是:根据中国地理国情建设山水城市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山水城市建设模式和山水建筑类型对于我国是十分重要的城市与建筑类型。因为中国是山多、水多、平原少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山地占了69%,平原只有12%,所谓“七山二水一分田”。平原和耕地在我国是十分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作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国,人口众多,平均耕地水平属于世界上最少的国家,用平地、占耕地盖房子,搞城镇化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经济更非长远之计,即不符合持续发展战略。在众多地方建设山水城市、修建山水建筑,过去和今后都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做法,也是今后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自古以来,中国的山水城市发达、山水建筑比比皆是也是这个原因。所谓“天下名山古寺多”,许多寺庙便是精彩的山地建筑。这个优秀传统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新型城镇化形势下,马岩松建筑师提出“我们要研究高密度和共享前提下的私有空间和自然”的思路,这是颇有见地的,只有这样才可能走近山水城市“建造精神家园”的理想目标。

总之,城市科学和建筑科学发展史表明,山水城市应当属于一种先进的城市观念和模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其核心思想是,要建设有利于人的身心、有利于自然生态、有利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有助于克服目前城市千城一面,建筑千篇一律的问题,值得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以研究探索和实践。

MAD和马岩松建筑师在这方面锲而不舍地研究探索并不断取得骄人的新成果,实在是令人欣慰的事情。关于山水城市的书刊和展览值得认真推荐,吸引更多的建筑界内外的观众和读者,特别是吸引负有领导责任的先生女士们关注,必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此再次祝贺,并祝愿发布会和展览圆满成功!

猜你喜欢

山水北京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爱在一湖山水间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山水之间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建筑的“芯”
一处山水一首诗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