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企业放射源安全制度化管理的探索与应用

2015-09-11张开秀陈亮赵伟

科技与创新 2015年17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

张开秀+陈亮+赵伟

摘 要:通过介绍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放射源使用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加强煤矿放射源安全管理对策,以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煤炭企业;涉源单位;放射源;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7.060

我国核技术的开发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放射源作为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关键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尤其在煤矿企业,放射源应用得越来越多。放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其测量控制精度高、技术先进,且使用起来相对稳定。但是,放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安全防护问题和放射性污染防治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安全防护不当或放射源失控,则会给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带来隐患,严重时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

1 放射源使用的基本情况

目前,煤炭企业使用的放射源基本包括核子秤、密度计和测灰仪。核子秤是利用物料对射线吸收的原理对输送机传送的散装物料进行在线连续计量的新一代计量器具;密度计内含放射性元素铯137,在透过一定厚度的被测样品后被射线检测器所接收,样品对射线的吸收量与该样品的密度有关,从而反映出样品的密度;测灰仪采用双γ射线穿透法,能消除煤的疏松度、粒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快速测出煤的灰分和发热量。

2 加强煤矿放射源安全管理的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辐射环境安全与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自2003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当放射源使用单位出现人为检修厂房设备、意外事故或放射源故障维修时,可能会带来放射源产生的辐射危害。近年来,全国各地放射源失控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国家放射源相关法律法规及山东省环保厅的要求,并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枣矿集团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的放射源安全管理模式——对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执行制度化管理。

2.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放射源使用单位应成立矿长、书记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且在环保部门下设办公室,配备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放射源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使用放射源的单位配备专人负责放射源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为确保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各单位都要签订《辐射安全责任书》,做到放射源管理责任明确。

2.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集团要高度重视放射源安全管理,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要求放射源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使放射源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制订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3 严格执行安全培训制度

根据相关要求,集团内部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山东省环保厅举办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防护培训”,取得《辐射环境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合格证到期需要按时复培,确保人人持证上岗;要求各涉源单位定期集中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加强操作人员辐射安全防护、技术规范、放射源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学习。另外,单位要指定专人做好学习记录,形成业务学习纪要。

2.4 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查体工作制度化

放射性危害是无形的,根据相关要求,各涉源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明确规定各涉源单位要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每季度对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各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要按时参加行政卫生部门定期开展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辐射人员职业健康档案,使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查体工作制度化。

2.5 放射源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规范化

对每一枚放射源,购买、使用、报废均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建立从出生到死亡的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放射源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执行新购放射源审批制度,明确要求在签订购买协议的同时签订回收协议。此外,无法回收的原有放射源应交由处理资质的放射性废物库处理,并办理相关送贮证明。

2.6 放射源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化

积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放射性事故,迅速、有序地开展处置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要求涉源单位必须编制《突发辐射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要配以文字、图片,形成应急预案演练档案记录,有效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职工的辐射安全意识。

2.7 放射源现场管理制度化

近年来,通过各层次、多途径不断完善和规范,放射源现场安全管理趋于制度化。放射源现场管理要点如下:①要求涉源单位对在用放射源进行铅封,并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现场监测,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②在工作现场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放射源警示牌、警示语,墙上张贴放射源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③组织开展放射源危害性宣传教育活动,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放射源现场,非放射源维修人员不准维修放射源设备;④在放射源现场加装监控系统;⑤涉源单位必须将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具体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放射源现场,并做好记录;⑥每年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对放射源现场进行一次年度监测,将监测报告存档并上报上级行政环保部门,进一步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3 结束语

近年来,通过对放射源安全管理推行制度化管理以来,每次检查放射源时直接比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下达整改通知。涉源单位整改后将整改情况形成整改报告并上报,从而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整个集团的辐射环境安全,杜绝辐射安全事故的发生。辐射安全工作如履薄冰,因此,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紧紧围绕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并结合集团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管理,杜绝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
新形势下营改增对煤炭企业税负与利润的影响
煤炭企业政工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方法分析
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煤炭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基于三层架构的煤炭企业协同管理软件
浅谈煤炭企业涉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