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三个词语 把握鲁迅精神

2015-09-10程娇娇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5年1期
关键词:散文诗江南节奏

程娇娇

《雪》是鲁迅《野草》集中抒情性很强的极具象征意义的散文诗。它将自己的主观感情隐藏在雪、雨意象的背后,使得文章优美、隽永、意味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赞美了朔方雪顽强战斗的精神。

阅读《雪》,我们要特别关注文中的三个词语,它们有力地再现了鲁迅精神。

(一) “可是”一词第一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除了写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还写到意象雨。作者没有直接写江南的雪,而是用“暖国的雨”作引子。这确实符合读者的感受,江南情景首先会让读者想到雨,而且,还会赋予江南雨浪漫主义的色彩,甚至让人浮想联翩。但是,作者没有给读者这样的预设,相反,第一句就把读者震慑住了,他说暖国的雨是单调的,不幸的。这种情怀从何而来呢?生长在江南的作者难道不喜欢雨吗?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要告诉读者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他认为,“暖国的雨,从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与单调、不幸的雨相比,雪更加滋润美艳。因此,他更加喜欢的是江南的雪,至少,努力、奋斗过的雪才是作者最怀念,最感动的。“可是”一词让我们发现了鲁迅的感情更加倾向于江南的雪,也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二) “但是”一词第二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的前三段,作者以饱满的语言、较长的篇幅描绘了江南雪的秀美,后三段,作者以激昂的语言、较短的篇幅描绘了朔方雪的壮美。作者首先用了两个奇妙的比喻写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和活力,然后通过想象和回忆描绘了一幅冬花雪野图:用各种花草衬托出了雪的滋润美艳,用花草的颜色衬托出了雪的洁白;用蜜蜂的忙碌衬托出了雪的活力。最后加上一个温情的雪罗汉,作者告诉读者的是他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是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但是”是个有力的转折词,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温馨感人,却失去了永恒的价值。雪人最终消融了,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那么,还是坚硬、顽强的北方的雪更加惹作者喜爱。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精神已经随着朔方雪在战斗着和奋飞着了。

(三) “精魂”一词第三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诗最大的特点是韵律美和节奏美。它指的就是言之长短,声之高低。文章最后两段简短而且有力,如果说前面对江南雪的描写是优雅舒缓的,那么,后面对朔方雪的描写则是铿锵有力的。如果说前面的江南雪表达了作者的喜爱,那后面的朔方雪则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正如毕加索所认为,他不是按所看到的样子表现事物,而是按他想象的样子来表现它。鲁迅先生把自己想象成了在整个北方的天宇下孤独的战斗者。“五四”运动过后,政治气候低潮中的年轻人处于消沉时期。瞿秋白在《新青年》上说:“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只有空洞的回音。”鲁迅先生孤独战斗的心境就表现在了这篇散文诗中。文章中也饱含着对青年的“勉励”之情。“死掉的雨”,是作者自身已近迟暮年纪,青春隐逝,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在顽强地与黑暗残酷的现实做着斗争。不屈服,不放弃,才是鲁迅先生坚守的生命哲学。“精魂”不仅是坚强的雪,而且是鲁迅的精神。

(节选自《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期《浅析鲁迅散文诗〈雪〉的精神价值》,本刊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多变的节奏 丰富的意蕴

——《雪》语言特色品读

马 韬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语言大师。他不但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而且有得心应手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他犹如三军统帅,指挥调阅,出奇制胜;又如高明的魔术师,点铁成金,不着痕迹。《雪》的语言即体现了鲁迅这炉火纯青的造诣。

作为散文诗,《雪》的语言富有鲜明而多变的节奏。节奏是诗的语言的基本素质之一,也应是散文诗之可以称其为诗的条件之一。节奏来自音节、声调、句子长短和内在感情的变化。《雪》的语言就是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不时变换着句型、音节、声调的。如写江南雪景,表现喜悦、向往之情,采用的是较长的句型、大体整齐的音节和平缓的声调: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文字的节奏是舒徐缓慢的。在这种节奏中,我们仿佛看见作者注目凝神、爱怜不已的情态。而写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则用简短的句型、跳荡的音节、高扬的声调形成轻捷明快的节奏: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

寥寥数字,却拟态传神,声形毕具,生命的活力跃然纸上。到了写朔方雪的雄浑劲拔气象,就使用长短错落的句法、急促的音节、昂奋的声调,从而形成急风暴雨似的节奏: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这一段文字一气呵成,笔力遒劲,读之令人心神激越,振奋鼓舞。

《雪》的语言很富有形象性。作者状物赋形,能抓住人事景物的特征,经过鲜明突出的描画,诉诸读者的感官,引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应当指出的是,《雪》的语言的通体特色是简洁凝练,深沉含蓄。这也是鲁迅作品共同的特色。用语少许而意蕴丰富,略加点染便形神毕肖,言尽于此而意归于彼;他的语言具有醇醪的浓度、金子的光彩、神曲的音响。正如古人诗论说的:“诵之行云流水,闻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雪》正是这样一篇叫人百读不厌、愈咀嚼愈有味的优秀散文诗。

(节选自《西江月·下旬》2014年第4期《漫谈鲁迅〈雪〉的意象与内蕴》,本刊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丰富的想象 独特的句式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精彩语段赏析

贾厚明

“我没有研究过鲁迅日记,不知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期,鲁迅写下这一篇美文《雪》的时候,是不是正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住着?他是穿着薄薄的棉袍,背靠着屋内微温的炉火,透过带窗格的玻璃,凝望半空中那些如粉如沙的朔方雪花的吗?那一瞬间里,他的目光是不是越过千里万里冰封的世界,越过几十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回到了童年的南国的故乡?如果是这样,当他在纸上写下那些关于江南之雪的文字的时候,他的姿态应该是恬静的,嘴角的笑容是温情的,心里的渴念是悠远、惆怅而又饱满的。也许他的眼睛里还有些微的湿润,因为昔日不可重来,记忆只能留存于想像,既然他已经似一粒种子被风吹离家园,命运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动荡,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一点一点,时时浮出,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而后那烟雾又丝丝缕缕地离他而去,使他的心脏和躯体越发地顽强和坚硬。”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一文,以散文化的、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语言,对鲁迅先生的《雪》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上面节选的是课文第1段,主要写作者阅读《雪》的感受和联想,其着笔角度与语言风格迥异于一般的文学评论。细加品味,该语段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丰富的想象。语段开头,作者选择了一个“非常”的角度切入——设想鲁迅先生写作《雪》时的情景:先用三个问句“开想”,由鲁迅的住所到鲁迅的神情,由鲁迅的动作到鲁迅的目光,由鲁迅的外在形象到鲁迅的情感活动;接着用“如果是这样”顺势“续想”,由鲁迅的姿态到鲁迅的笑容,再到他心里的渴念,最后定格在他的眼睛。如此丰富而大胆的想象,不但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探寻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

其次,独特的句式。这段话中,黄蓓佳在语言表达方面采用了独特的句式。一是多用长句,全段近400字,仅由5个句子组成。二是反问句与陈述句交错。5个句子中,前3个句子属于问句,在不很确定的“虚拟语气”中启人深思;后2个句子则属于陈述句,“如果是这样”领起的一句,连用“恬静”“温情”等5个形容词,表现鲁迅先生灵魂中“柔软”的一面;而最末的句子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句,其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灵魂的解读,凸显其“顽强和坚硬”的一面。

猜你喜欢

散文诗江南节奏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轻快漫舞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