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2015-09-10郭玉

考试周刊 2015年102期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郭玉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是一种相对而言灵活性比较强的方式,对促进小学生与语文老师之间的互动有着很大作用,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生成性教学对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成性教学的办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生成性教学 有效性

由于新课程不断改革,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逐渐打破传统课堂中“灌溉式”教学及单一教学手段,慢慢引入许多新的教学方式,生成性教学方式如今已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式。

一、生成性教学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成性教学方式有利于根据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整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从而给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给老师提供有益的教学氛围,为小学生提升语文综合水平提供保障。

生成性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方式更侧重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及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发言,老师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小学生提供了发表自身意见的良好教学氛围。从这一方面看,生成性教学很好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里老师“自说自话”的枯燥模式。而在生成性语文教学过程中,本身最具优势的灵活性特征使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教学需求对教学时间、内容及重点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不断丰富小学生语文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做适当延伸,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化,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生成性教学方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

生成性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从整体上概括有三大特点。

其一,采用生成性教学方式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及思维都呈现出了动态和变化的特性,以致教学环境与气氛受到很大的影响,使课堂教学氛围相对而言更具有动情、活跃性,也更加开放活跃。

其二,基于生成性教学方式灵活性的特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变得很多样性与灵活化,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随着课堂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手段及教学目标,让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共同探讨交流,展现出生成性教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性化思想。

其三,教学内容更充实丰富,能根据教学文章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拓展小学生的思考空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教学内容更具体化与多元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更频繁,使学生熟知教学文章的同时对与文章相关的延伸知识有所了解与掌握,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实现的有效性

(一)教学设计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实现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语文老师教授小学生朗诵感悟《诗经》这篇古诗词的情感时,课前对《诗经》的教学设计要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特征及教学需求进行安排,提前预设学生在《诗经》课堂中会出现的表现,从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设计出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的教学目标。语文老师可以把《诗经》这首诗用饱含情感的声音读给学生听一遍,然后让学生自行对《诗经》进行认识与朗读,学生先从《诗经》中体悟作者蕴藏的情感及诗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讲出自己对《诗经》的理解与感悟,这样语文老师就能很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个体发挥

尊重且鼓励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发挥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语文老师教授《穷人》这篇文章时,可以根据这篇文章具有大量对白的特性,把班级学生按照《穷人》里面的角色合理分成几组,以便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演绎其中一个角色。然后学生按照划分好的组进行《穷人》中的角色扮演,这样有利于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同时老师在学生对白时进行角色蕴藏的情感引导,使学生对《穷人》这篇文章掌握得更熟练、理解得更深刻。这样开放性的课堂有别于过分标准化教学课堂的沉闷无趣,注重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个性发挥,让小学生更有课堂参与感,最大限度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其语文学习效率。

(三)内容延伸

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并延伸,有利于实现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语文老师教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里面有一个场景,“父亲”与“作者”在月台等待火车的时候,“父亲”离开“作者”为了给“作者”买橘子,“作者”这个时候看着“父亲”离开时颤颤巍巍的沧桑背影,心里有着各种感悟,这些感悟很好地体现出这对父子之间的爱意。老师在教学生学习这些内容之后,可是适当对这里的内容加以延伸,让小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有没有温馨感动的场景,并让小学生把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写出来,可以让学生模仿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描述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对《背影》一文不但印象更为深刻,还对《背影》一文中的写作方式更了解与熟知,从而提高小学生对写作方式及情感手法等知识的运用能力,实现语文课程中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此才有利于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及给老师提供浓厚的教学氛围,促进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为小学生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冬梅.小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与应对[D].湖南大学,2012.

[2]杨艳.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王志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刍议[J].新课程(小学)2014,11:108.

[4]张碧海.关于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2014,37:127-128.

猜你喜欢

生成性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生成性教学视角下健美操教学的影响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